初二上物理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题!急!!! 谁有八年级(下)“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物理练习册的答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8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写在每题的题号前.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
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9.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10.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11.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二、填空题(每小题有两空,每题3分,共36分)
1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声的 不同。敲击后,音叉的声音会逐渐变弱,则是因为音叉的 越来越小。
14.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 ,而响度比蚊子
15.用硬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可发出声音,用力划比轻轻划的声音的 大,快划比慢划的声音的 高。
16.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的指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大小,要保证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
17.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 作为探测周围物体的工具,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和在水中 的特点。
18.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说明:声波具有 。
19.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__________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20.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
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21.如图1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1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2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图 1 图 2
23.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 传来的,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 次声音。
24.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三、实验与设计题(每空2分,共24分)
25.如图3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26.在图4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
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
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
棉线 (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7.如图5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
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
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
音色)
(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28如图6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
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
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__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
四、阅读探究与计算题(每空2分,共16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 左右,声具有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 有关,关系是

物质 温度(℃) 速度(m/s)
空气 20 340
水 20 1450
松木 20 3320
铁 20 4900
30.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 m。、知识与技能:知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知道声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音调、响度的区别。

教学器材: 锣、乒乓球、吉它、梳子、硬纸片、橡皮筋、刻度尺。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教学设计:

引入课题: 复习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靠什么传播?

引入新课:介绍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是物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放音乐,比较:同是乐音,也有区别,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大小,同一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给人的感觉也不同。我们常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新课教学:

音调:

实验:弹奏1、2、3、4、5、6、7,让学生感觉声音的高低。

(1)音调: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学生实验:图3-8、3-9.分组讨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2)影响音调的因素: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物体在1 秒内振动的次数。

介绍常见物体的频率范围及其应用:A、人的听觉频率和发声频率。B、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和发声频率。C、超声波和次声波。

响度

实验:放录音,调节音量,感受声音的大小。

响度: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实验:观察发声体的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体会在距离声源不同距离处对声音大小的感觉。

影响响度的因素:A、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B、跟听者和发声体的距离有关。介绍减小声音分散,使声音响度更大的办法。

实验演示、学生比较: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音色:

实验:播放(或演奏)不同乐器演奏的旋律,感知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色。由于音色不同,人们能够分辨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三、课堂小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声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四、课堂练习:练习讨论: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五、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课外作业。

1、知识与技能:知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知道声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音调、响度的区别。

教学器材: 锣、乒乓球、吉它、梳子、硬纸片、橡皮筋、刻度尺。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教学设计:

引入课题: 复习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靠什么传播?

引入新课:介绍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是物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放音乐,比较:同是乐音,也有区别,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大小,同一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给人的感觉也不同。我们常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新课教学:

音调:

实验:弹奏1、2、3、4、5、6、7,让学生感觉声音的高低。

(1)音调: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学生实验:图3-8、3-9.分组讨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2)影响音调的因素: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物体在1 秒内振动的次数。

介绍常见物体的频率范围及其应用:A、人的听觉频率和发声频率。B、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和发声频率。C、超声波和次声波。

响度

实验:放录音,调节音量,感受声音的大小。

响度: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实验:观察发声体的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体会在距离声源不同距离处对声音大小的感觉。

影响响度的因素:A、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B、跟听者和发声体的距离有关。介绍减小声音分散,使声音响度更大的办法。

实验演示、学生比较: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音色:

实验:播放(或演奏)不同乐器演奏的旋律,感知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色。由于音色不同,人们能够分辨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三、课堂小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声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四、课堂练习:练习讨论: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五、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课外作业。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写在每题的题号前.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
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9.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10.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11.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二、填空题(每小题有两空,每题3分,共36分)
1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声的 不同。敲击后,音叉的声音会逐渐变弱,则是因为音叉的 越来越小。
14.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 ,而响度比蚊子
15.用硬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可发出声音,用力划比轻轻划的声音的 大,快划比慢划的声音的 高。
16.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的指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大小,要保证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
17.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 作为探测周围物体的工具,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和在水中 的特点。
18.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说明:声波具有 。
19.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__________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20.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
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21.如图1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1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2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图 1 图 2
23.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 传来的,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 次声音。
24.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三、实验与设计题(每空2分,共24分)
25.如图3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26.在图4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
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
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
棉线 (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7.如图5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
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
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
音色)
(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28如图6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
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
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__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
四、阅读探究与计算题(每空2分,共16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 左右,声具有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 有关,关系是

物质 温度(℃) 速度(m/s)
空气 20 340
水 20 1450
松木 20 3320
铁 20 4900
30.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 m。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BDCCAC有事要办就不多会了,暂时回答这几题啊。不好意思

【急】三新 (新课程 新教材 新理念)初二下物理第七章 力 的前三节试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
  A 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它们一定互相接触 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D 没有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
  2、指出以下几种情况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人推车前进,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受力物体___________
  (2)桌子上放着文具盒,文具盒压桌子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受力物体___________
  (3)磁铁与铁钉互相吸引,磁铁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受力物体___________
  3、小明用力压在桌面上,这张桌子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形变,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弹力产生。
  4、下列结果不属于弹力的是 ( )
  A 形变的撑杆使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 B 手提水桶的力
  C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D 两块磁铁间的排斥力
  5、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物体形变时,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B.任何物体形变时,形变越大,弹力越小
  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小
  6、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 ( )
  A.托盘天平 B.电子台秤 C.弹簧测力计 D.磅秤
  7、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不是必要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歪斜 B 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 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8、如图所示,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为( )
  A 2.2 N B 3.6 N C 2.4 N D 3.3 N
  9、当体操运动员从高处落下,与蹦床接触的过程中,床面发生_____________,而获得___________能。
  第二节
  1.下列物体重力接近20N的是( )
  A.一个小学生 B.一辆汽车 C.一支钢笔 D.一只公鸡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重500g B.小球的质量是4.9N
  C.小球物重是4.9N D.重量和质量是同一回事
  3.如果没有了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到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再也倒不进嘴里
  4.9.8N/kg的含义( )
  A.物体的质量为1kg B.物体的重力为9.8N
  C.9.8N=1kg D.质量为1kg的物体重9.8 N
  5.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6.重1176N的石头,质量是多大?

  7.有一物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重力为5.88N,问,能否用测量范围是500g的天平测量此物块的质量。
  1.下列物重约是600N的物体是 ( )
  A.一头大象 B.一个成年人 C.一本书 D.一只书包
  2.航天飞机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中飞行,如果科学家要在其中进行实验,下列操作不能正常进行的有 ( )
  A.用温度计测温度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C.用电子表测时间 D.用天平测质量
  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4:5,若甲物体质量为16kg,则乙物体的重力大小为
  N,甲、乙两物体重力之比是
  4.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被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
  G/N 比值G/m
  (N/kg) 比值G/m的平均值(N/kg)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m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4)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弹簧测力计下挂质量为0.5kg的物体(在弹簧测力计的称量范围内),则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

  第三节

  1.下列实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
  A.自行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轮间的摩擦
  C.自行车轴与轴承间的摩擦 D.自行车脚踏板与鞋底的摩擦
  2.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
  A.旱冰溜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 B.机动车的转动部分要加一些润滑油
  C.螺丝刀的手柄处刻有一些花纹 D.行李包的包底装有四个小轮
  3.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下推动同一大箱子,这种现象说明( )
  A.压力小,摩擦力小 B.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C.推力大,摩擦力小 D.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小
  4.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是有摩擦力的
  B.一个物体只有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或有相对滑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D.运动的物体一定要受到动摩擦力的作用
  5.无论是木锯还是钢锯,它们的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因为( )
  A.这样使锯齿更锋利 B.这样使锯齿能产生最大摩擦力
  C.锯齿用得太久,齿被撞歪 D.可以使锯口加宽,减小材料对锯齿的摩擦力
  6.如图所示,重500N的一袋大米静止放到传送带上,米袋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5倍。米袋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
  7.在校运会爬杆比赛的赛场上,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同学分别以0.5m/s和1m/s的速度匀速上爬。试比较他们与爬杆之间的摩擦力大小:f甲 f乙。(填“>”、“=”或“<”)
  【拓展与提高】
  1.重为去100N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如果用20N的沿水平向南的拉力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
  2.如图,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_______N.


  3.如图,传送带上物体A正与传送带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匀速运动,空气阻力不计,试问此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其施力物体又各是什么?

p55
6.(A)
7.(D)
8.(B)
9.A点接触水面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具有磁铁,衔铁被吸下,接通触点使工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灯泡发光,发出警报.


#颛冠海# 初二上册物理题
(13052132342): 两张纸相互靠近,用到的知识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颛冠海# 初2上册数学和物理题
(13052132342): (1)解:设长为5x,宽为3x. 由勾股定理,得 (3x)²+(5x)²=68 9x²+25x²=68 34x²=68 x=根号2 则(3x)²=18 由于(3x)²=18>(4.17)² 所以3x>4.17 长方形的宽可达到4.17. (2)由勾股定理,得 ab²=(10²+8²) =164 由于ab²>(12.5)² 所以ab>12.5 这一长度够.

#颛冠海# 初二上册物理题目
(13052132342): 利用时间相等来解决! t=s1/v1 =100/800=0.125秒 所以 s2=v2*t=20*0.125=2.5m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颛冠海# 初二上册物理题
(13052132342): 一、单选题 1、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模型法的是(A ) 2、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的光屏互换位置,这是光屏上(B ) 二、多选题 1、下列描述的景物属于虚像的是(ABD ) 2、试...

#颛冠海# 初二上册物理题
(13052132342): 答:D.比实际位置高了的标杆虚像 解:从标杆顶部射来的光斜射到水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标杆顶部的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颛冠海# 初二上册物理题
(13052132342): 1.洗澡时镜子会变模糊,而过一会又会变清晰 这是因为这时水是由汽化转化为液化. 2.洗澡时卫生间内会有很多雾 因为当水到一定温度时,就会产生水蒸气,而水蒸气的样子类似于雾.

#颛冠海#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试题
(13052132342): 1:相对静止 2:运动状态

#颛冠海# 初二上册物理题
(13052132342): 选择:B 当撤去一个外力作用时,物体失去平衡,在另一个外力的作用下他做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匀加速运动(撤去的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匀减速运动(撤去的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匀变速运动.(撤去的力既不与运动方向相同也不与运方向相反)故选B.

#颛冠海# 新课程 新教材 新理念 -
(13052132342): 新课程 新教材 新理念——对新教材的认识和体会江苏省江阴市中小学教研室 张 洁我市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之一,从2002年秋季起,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的教学全部使用新教材.这标志着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在我市拉开...

#颛冠海# 求初二上物理试卷!!!!!!!! -
(13052132342): 、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物理是一门以 、 为基础的科学.在第一堂物理课上,老师把刚刚从火焰上拿开、水已停止沸腾的烧瓶塞好,倒过来,向瓶底浇冷水,看到的现象是 .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时间的主单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