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轴题5道 初中物理压轴题答案也是看不懂啊 求解释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1解:(1)钢材的质量M=0.45吨=450千克
所以钢材增加的重力势能为:Ep=MgH=450*10*12=54000(焦耳)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功率η=54000/(3*72000)=1/4
即滑轮组的机械功率为:百分之二十五.
(2)因为钢材做匀速运动
时间T=1(分钟)=60(秒),上升高度为12米.
所以钢材的上升速度为:V=12/60(米/秒)=0.2(米/秒)
因为钢材在三段绳的作用下运动
所以这根绳的移动距离为36米
所以绳丝拉动的速度为V'=3V=0.6(米/秒).
(3)η=W有用/W总=(M'gV)/(3F*3V)=M'g/9F,M'=1吨=1000千克
所以F=M'g/3η=1000*10/[9*(1/4)]=40000/9(牛顿)

电学:
7.解:(1)因为I1:I2=1:2且I2=1.5A所以I1=0.75A
又PA:PB=5:4,P=R*I^2 所以:RA:RB=5:1
当S1,S2都断开,R1短路,R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则:0.75*(R1+RA)=E
当滑到另一位置时,则:1.5*(R1+RB)=E 所以联立,削去RA,RB,得:R1=E/2
当S1,S2均闭合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R1和R2并联.R2=8Ω
并联电阻为R=(R1*R2)/(R1+R2)=(8E/2)/(8+E/2)
所以功率P=E^2/R==24W
解得:E=8V (E=-24V舍去)
所以电源电压为8伏.
(2)由(1)得:R1=4Ω
当滑动变阻器滑到某一位置时,
R1短路,R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则电路中的总功率为:P'=E*I=8V*0.75A=6W
R1的功率为:P1=R1*I1^2=4Ω*(0.75)^2=2.25W
所以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p=P'-P1=6W-2.25W=3.75W

1解:(1)钢材的质量M=0.45吨=450千克
所以钢材增加的重力势能为:Ep=MgH=450*10*12=54000(焦耳)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功率η=54000/(3*72000)=1/4
即滑轮组的机械功率为:百分之二十五.
(2)因为钢材做匀速运动
时间T=1(分钟)=60(秒),上升高度为12米.
所以钢材的上升速度为:V=12/60(米/秒)=0.2(米/秒)
因为钢材在三段绳的作用下运动
所以这根绳的移动距离为36米
所以绳丝拉动的速度为V'=3V=0.6(米/秒).
(3)η=W有用/W总=(M'gV)/(3F*3V)=M'g/9F,M'=1吨=1000千克
所以F=M'g/3η=1000*10/[9*(1/4)]=40000/9(牛顿)

电学:
7.解:(1)因为I1:I2=1:2且I2=1.5A所以I1=0.75A
又PA:PB=5:4,P=R*I^2 所以:RA:RB=5:1
当S1,S2都断开,R1短路,R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则:0.75*(R1+RA)=E
当滑到另一位置时,则:1.5*(R1+RB)=E 所以联立,削去RA,RB,得:R1=E/2
当S1,S2均闭合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R1和R2并联.R2=8Ω
并联电阻为R=(R1*R2)/(R1+R2)=(8E/2)/(8+E/2)
所以功率P=E^2/R==24W
解得:E=8V (E=-24V舍去)
所以电源电压为8伏.
(2)由(1)得:R1=4Ω
当滑动变阻器滑到某一位置时,
R1短路,R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则电路中的总功率为:P'=E*I=8V*0.75A=6W
R1的功率为:P1=R1*I1^2=4Ω*(0.75)^2=2.25W
所以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p=P'-P1=6W-2.25W=3.75W.

8.解:(1)全断开时,电阻R1,R2与电灯L串联.
U'为R1和L两者的电阻之和,电流为I',此时PL=1.5W
由题意:RL=36/6 Ω =6 Ω
所以I'^2=PL/RL 则:I'=0.5A
因为I:I'=2:1,则I=1A,则E=U'+I'*RL即:I'*(R1+R2)=U'=(E-3)V,则:R1+R2=2E
因为U:U'=7:5 , 所以:U=7(E-3)/5
只闭合S2时,电阻R1被短路,电灯L与电阻R2串联,电流表为I.
此时:I*(R2+RL)=E ,所以R2=(E-6)Ω
只断开S1时,等L被短路,电阻R1,R2并联,U1为R1两端的电压,
此时:I"=E/(R1+R2)=0.5A 所以:U=E-I"*R2=E-(E-6)/2=(E+6)/2
又U=7(E-3)/5,解得:E=8V
所以R2=(E-6)Ω=2Ω ,即定植电阻R2的阻值为2欧.
(2)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E*I
因为I'=I"=0.5A,I=1A
所以只闭合S2时,电阻R1被短路,电灯L与电阻R2串联,电流表为I,
此时电路有最大功率Pmax=E*I=8V*1A=8W
即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8瓦.

第9题 我就不做了,和7,8两题一样,分步将题目意思转化为式子,并同时画出相关的电路图,你拭着做做看,不懂再说.

杠杆和滑轮的题目也是一样,和第1题大同小异.无疑就是有多少根绳同时作用的区别罢了.

至于另一题的我知识点还需要回顾一下,就暂时不解了.自己多琢磨看看咯!!!!!!!!

1解:(1)钢材的质量M=0.45吨=450千克
所以钢材增加的重力势能为:Ep=MgH=450*10*12=54000(焦耳)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功率η=54000/(3*72000)=1/4
即滑轮组的机械功率为:百分之二十五.
(2)因为钢材做匀速运动
时间T=1(分钟)=60(秒),上升高度为12米.
所以钢材的上升速度为:V=12/60(米/秒)=0.2(米/秒)
因为钢材在三段绳的作用下运动
所以这根绳的移动距离为36米
所以绳丝拉动的速度为V'=3V=0.6(米/秒).
(3)η=W有用/W总=(M'gV)/(3F*3V)=M'g/9F,M'=1吨=1000千克
所以F=M'g/3η=1000*10/[9*(1/4)]=40000/9(牛顿)

电学:
7.解:(1)因为I1:I2=1:2且I2=1.5A所以I1=0.75A
又PA:PB=5:4,P=R*I^2 所以:RA:RB=5:1
当S1,S2都断开,R1短路,R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则:0.75*(R1+RA)=E
当滑到另一位置时,则:1.5*(R1+RB)=E 所以联立,削去RA,RB,得:R1=E/2
当S1,S2均闭合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R1和R2并联.R2=8Ω
并联电阻为R=(R1*R2)/(R1+R2)=(8E/2)/(8+E/2)
所以功率P=E^2/R==24W
解得:E=8V (E=-24V舍去)
所以电源电压为8伏.
(2)由(1)得:R1=4Ω
当滑动变阻器滑到某一位置时,
R1短路,R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则电路中的总功率为:P'=E*I=8V*0.75A=6W
R1的功率为:P1=R1*I1^2=4Ω*(0.75)^2=2.25W
所以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p=P'-P1=6W-2.25W=3.75W.

8.解:(1)全断开时,电阻R1,R2与电灯L串联.
U'为R1和L两者的电阻之和,电流为I',此时PL=1.5W
由题意:RL=36/6 Ω =6 Ω
所以I'^2=PL/RL 则:I'=0.5A
因为I:I'=2:1,则I=1A,则E=U'+I'*RL即:I'*(R1+R2)=U'=(E-3)V,则:R1+R2=2E
因为U:U'=7:5 , 所以:U=7(E-3)/5
只闭合S2时,电阻R1被短路,电灯L与电阻R2串联,电流表为I.
此时:I*(R2+RL)=E ,所以R2=(E-6)Ω
只断开S1时,等L被短路,电阻R1,R2并联,U1为R1两端的电压,
此时:I"=E/(R1+R2)=0.5A 所以:U=E-I"*R2=E-(E-6)/2=(E+6)/2
又U=7(E-3)/5,解得:E=8V
所以R2=(E-6)Ω=2Ω ,即定植电阻R2的阻值为2欧.
(2)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E*I
因为I'=I"=0.5A,I=1A
所以只闭合S2时,电阻R1被短路,电灯L与电阻R2串联,电流表为I,
此时电路有最大功率Pmax=E*I=8V*1A=8W
即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8瓦.

第9题 我就不做了,和7,8两题一样,分步将题目意思转化为式子,并同时画出相关的电路图,你拭着做做看,不懂再说.

杠杆和滑轮的题目也是一样,和第1题大同小异.无疑就是有多少根绳同时作用的区别罢了.

至于另一题的我知识点还需要回顾一下,就暂时不解了.自己多琢磨看看咯!!!!!!!!

1解:(1)钢材的质量M=0.45吨=450千克
所以钢材增加的重力势能为:Ep=MgH=450*10*12=54000(焦耳)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功率η=54000/(3*72000)=1/4
即滑轮组的机械功率为:百分之二十五.
(2)因为钢材做匀速运动
时间T=1(分钟)=60(秒),上升高度为12米.
所以钢材的上升速度为:V=12/60(米/秒)=0.2(米/秒)
因为钢材在三段绳的作用下运动
所以这根绳的移动距离为36米
所以绳丝拉动的速度为V'=3V=0.6(米/秒).
(3)η=W有用/W总=(M'gV)/(3F*3V)=M'g/9F,M'=1吨=1000千克
所以F=M'g/3η=1000*10/[9*(1/4)]=40000/9(牛顿)

电学:
7.解:(1)因为I1:I2=1:2且I2=1.5A所以I1=0.75A
又PA:PB=5:4,P=R*I^2 所以:RA:RB=5:1
当S1,S2都断开,R1短路,R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则:0.75*(R1+RA)=E
当滑到另一位置时,则:1.5*(R1+RB)=E 所以联立,削去RA,RB,得:R1=E/2
当S1,S2均闭合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R1和R2并联.R2=8Ω
并联电阻为R=(R1*R2)/(R1+R2)=(8E/2)/(8+E/2)
所以功率P=E^2/R==24W
解得:E=8V (E=-24V舍去)
所以电源电压为8伏.
(2)由(1)得:R1=4Ω
当滑动变阻器滑到某一位置时,
R1短路,R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则电路中的总功率为:P'=E*I=8V*0.75A=6W
R1的功率为:P1=R1*I1^2=4Ω*(0.75)^2=2.25W
所以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p=P'-P1=6W-2.25W=3.75W

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60 kg,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通过滑轮组在25N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物重的0.1倍求:
(1)在图上作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3)物体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底面积为0.4m2的大木箱原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某人用小车将它从斜面底端匀速推上斜面顶端,整个过程用时10s,已知木箱重400N,人重600N,人对木箱的推力为75N,斜面长为4m,斜面高为0.5m,求:
(1)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木箱沿斜面向上的速度
(3)人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4)这种情况下的机械效率

3.某公寓楼高40m,完成此建筑需要浇注钢筋混凝土10 4m3,还需要其它建筑材料3.5×104t,(已知混凝土的密度为2.5×103kg/m3)
(1)要从地面向楼顶提供自来水,加压设备至少需要给水施加多大的压强?
(2)若每天把120m3的水从地面送到楼顶,每天至少对水做多少功?
(3)测量表明,该楼的地基所承受的压强不得超过1.2×106pa,若房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103m2,则此大楼另外添加的装饰材料,各种设备等物质及进出大楼的人员总质量不得超过多少?

1

初中物理中考压轴题及解析~

例1、边长1dm的正方形铝块,浸没在水中,它的上表面离水面20cm,求铝块受的浮力?(ρ铝=2.7×103kg/m3)
解法一: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上=ρ水gh上=1.0×103kg/m3×9.8N/kg×0.2m=1.96×103Pa
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F向下=P上?S=1.96×103Pa×0.01m2=19.6N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下=ρ水gh下=1.0×103kg/m3×9.8N/kg×0.3m=2.94×103Pa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F向上=P下?S=2.94×103Pa×0.01m2=29.4N
铝块所受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29.4N-19.6N=9.8N

解法二:V排=V物=(0.1m)3=10-3m3
F浮=ρ水gV排=1.0×103kg/m3×9.8N/kg×10-3m3=9.8N
答案:铝块所受浮力是9.8N。
说明:
(1)解法一适用于规则物体,解法二说明浮力大小只与ρ液、V排有关,与物体密度和深度无关。
(2)题中铝块密度是多余条件,用以检验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若误将ρ铝、代入公式,求出的将是物体重力。
在用公式求浮力时,要在字母右下方加上脚标。

例2、容积为1000m3的氢气球,吊篮和球壳的质量为150kg,在空气密度1.29kg/m3的条件下,这气球能载多少吨的物体停留在空中?现在需要载900kg的物体而保持平衡,应放掉多少立方米的氢气?(氢气密度为0.09kg/m3).
解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气球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gV=1.29kg/m3×9.8N/kg×103m3=1.264×104N
分析它们的受力,气球能载的物重应是浮力与它自身重量之差:
即在空中能载的物重为:G1=F浮-G=1.264×104N-150×9.8N=11.17×103N
它的质量为:
它现在多载的物体的质量为:△m=1140kg-900kg=240kg
即:△F=240×9.8N=2352N
这一个力也是由气球产生的浮力,如果放掉了一部分的氢气后,体积变小浮力也变小,所以应放掉的氢气体积为:


例3、如图3所示,底面积为80cm2的容器中盛有深30cm的水。将一质量为540g的实心铝球投入水中。问:
(1)铝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投入铝球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3)若用一根最多能承受4N拉力的细绳系住铝球缓慢向上拉,当铝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时绳子会拉断?(已知ρ铝=2.7×103kg/m3,取g=10N/kg)。
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
由题意可知,V排= ,得V排=0.2×10-3m3
所以,F浮=1×103kg/m3×10N/kg×0.2×10-3m3=2N

(2)设投入铝球后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则:
H=V/S=0.2×103m3/80×10-4m2=0.025m
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是:
P=ρ水?g?H=1×103kg/m-3×10N/kg×0.025m=2.5×102Pa

(3)设当铝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露时,绳子会断,此时的浮力为F浮',则:F浮'=G-F拉
即ρ水?g?V排'= G-F拉
V排'= =1.4×10-4m3
V露=V-V排'=0.2×10-3m3-1.4×10-4m3=0.6×10-4m3

例4、如图4所示的直筒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筒内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a、b两实心小球。已知a球的体积为80cm3,是b球体积的3.4倍。两球用细线相连能悬浮在水中。现剪断细线,a球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40Pa。试求:
(1) 细线被剪断前后水面的高度差。
(2) a、b两球的密度。(本题g取近似值10N/kg)
解析:
(1)分析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剪断细线后,a球上浮,由悬浮变为了漂浮,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液面下降,由p=ρgh可知应有:Δp=ρgΔh
故液面下降高度为:Δh= =0.004(m)=0.4(cm)

(2)经分析可知a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应为液体下降的体积,所以,a球漂浮时露出部分的体积V露=ΔhS=0.4×100=40(cm3)
此后球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Va-V露= Va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对a来考虑,a球漂浮时有:ρ水gV排=ρagVa,故,ρa= ρ水=0.5×103kg/m3
把a、b看作一个整体来考虑,a、b一起悬浮时有:ρ水g(Va+Vb)=ρagVa+ρbgVb
将Va=3.4Vb代入解得:ρb=4.4ρ水-3.4ρa=2.7×103kg/m3
说明:例3与例4都是浮力与压强结合的题目,解这一类问题时,一定要抓住液体压强的变化,是因为液体中的物体浮力发生了变化,引起液体的深度的变化,才引起了压强的变化。另外 ,例4还有一个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例5、一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有13.5cm3的体积露出水面,若将体积为5cm的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刚好全部浸在水中,求:金属块密度?
解析:这是两个不同状态下的浮力问题,分析步骤是:


(1)确定木块为研究对象,第一个状态是木块漂浮在水面,第二个状态是木块浸没水中,金属块与木块作为整体漂浮在水面。
(2)分析木块受力,画出力的示意图。
(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列方程求解:
甲图中:F浮=G木…………(1)
乙图中:F浮'=G木+G金…………(2)
(2)式-(1)式得:F浮'- F浮= G金
代入公式后得:ρ水gV木-ρ水g(V木-V露)=ρ金gV金
ρ水V露=ρ金V金
ρ金= ?ρ水= ×1.0×103kg/m3=2.7×103kg/m3
答案:金属块的密度是2.7×103kg/m3。
说明:
(1)涉及两种物理状态下的浮力问题,往往要对两个不同状态下的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列出两个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出结果来。
(2)本题的另一种解法是:木块增大的浮力等于金属块重,即ΔF浮=G金,
代入公式:ρ水gΔV排=ρ金gV金
其中ΔV排=13.5cm3,(它等于没有放上金属块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代入数据后:1.0g/cm3×13.5cm3=ρ金×5cm3
ρ金=2.7g/cm3=2.7×103kg/m3
变换角度分析问题可以提高思维能力。

*例6、如图,一只盛有水的大瓷碗内放一根粗细和质量都均匀,长度为L的木直尺,搁在碗沿上静止.尺子的1/4浸在水中,1/4在碗沿外.求尺子的密度.
解析:分析尺子的受力情况是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浮力F浮、碗边对尺子的支持力N,如图所示,其中支持力N是通过支点的,对转动没有意义。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G×OB=F浮×OA……⑴
设尺子的密度为ρ,横载面积为S,则:G=ρgSL……⑵,
由阿基米德原理,它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S(L/4)……⑶
再由△AOD∽△BOF得: ………⑷
故由⑵⑶⑷联合⑴解得:ρ=5ρ水/8=0.625×103kg/m3

例7、一木块浮于足够高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如图7所示,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75cm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若未投入木块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0。试分别表示出木块漂浮时、木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和F2;
*(4)从未投入木块到漂浮,从漂浮到浸没的三个状态中,水对容器底部第二次增加的压力为木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n分之一,求n的取值范围。
解析:设木块在水面上的体积为V1,浸入水中体积为V2。
(1)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
即:F浮=ρ水gV2=103×10×75×10N-6N=0.75N

(2)由二力的平衡:F浮=G木,又因G木=ρ木V木g
所以ρ木= = =0.75×103kg/m3

(3)考虑到容器为圆柱形,木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F1,F1=F0+ρ水gV2
木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F2,F2=F0+ρ水g(V1+V2)

(4)水对容器底部第二次增加的压力为F',F'=F2-F1=ρ水gV1
据题意有:
n=
因为,F0>0,则,n>4。

E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是高中的内容

初中的话,理解成电池的电压就行了,也就是“U电源”


#平股哲# 初三物理试卷压轴题,浮力题 -
(13024435808): 我们看看,他们有可能 两个都是浮体 A浮,B沉 两个都沉 首先排除两个都是浮体,否则他们的浮力就相等了 然后排除两个都沉.因为密度A:密度B=1:2,所以他们的体积比理应是2:1 根据浮力公式F=pgV,他们的浮力比应该也是2:1,与题目不同,所以排除两个都沉.所以只能是A浮起来,B沉下去了 A的浮力=重力=mg B的浮力=p(水)gV(B) 所以 mg:p(水)gV(B)=8:5 所以 m:p(水)V(B)=8:5 得到m/V(B)=1.6看清楚,这个就是B的密度!所以A的密度就是1.6/2=0.8

#平股哲# 急求中考物理计算压轴题,主要是压强和电学,要有难度!不要简单的 -
(13024435808): 没法复制图片,给邮箱1.电影画面每隔1/24秒更换一次,由于人的眼睛存在反应时间,所以会出现“眼见未必为实”的奇怪现象.如图所示,屏幕上出现...

#平股哲# 初中物理浮力压轴难题
(13024435808): 解:0.1dm=0.01m 铝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1=P1S=ρgh1S 铝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2=P2S=ρgh2S 上下压力差F2—F1=ρgh2S—ρgh1S =ρgS(h2—h1) 铝块受到的浮力F浮=F2—F1 =ρgS(h2—h1) =1000kg/m3*10N/kg*0.1平方*0.01m =1N 铝块受到的浮力F浮=F2—F1 =ρgS(h2—h1) =1000kg/m3*10N/kg*(0.1m)平方*0.01m =1N

#平股哲# 重庆南开中学物理力学压轴题 滑轮第五题的三个答案二页第五道 拉滑轮的23图就是该题的图 我计算之后都能算出来 只是想看看是不是对的 - 作业帮
(13024435808):[答案] 1、310N 2、63/65 3、70

#平股哲# 五道初中物理题……
(13024435808): 1.1/3a 2.长12.5宽8 3.6 4.4 5.下移

#平股哲# 求初中物理经典题 -
(13024435808):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360米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3分 钟.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运动,通过1.8千米的路程,用多少时间?2.质量156克,体积为30厘米的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若是 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铁的密度...

#平股哲# 2011北京中考物理压轴题 -
(13024435808): (1)电源两端的电压U;(2)电阻R2的阻值;(3)电阻RA的电功率PA.答案: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A时,等效电路如图3甲所示;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B时,等效电路如图3...

#平股哲# 五道初二物理题 -
(13024435808): 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用电器2.选用“220V 3A”的电能表 原因很简单:电路总功率P=6*60W+200W=560W 2个电能表的额定功率P1=U1I1=550W<560W P2=U2I2=660W...

#平股哲# 初中物理浮力压轴超难题 -
(13024435808): 铝球的重力N-F1=V排水p水g 带进去可以计算出排水的体积也就是铝球整体的体积.M铝=p铝V铝 可以计算出铝的体积.V排水-V铝=V空V空=V排水-V铝 =F浮/p水g-M铝/p铝 =(N-F1)/p水g-M铝/p铝 =带进去数就可以了.

#平股哲# 中考物理的压轴题,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13024435808): 分析:由F浮=ρ液V排g得:V排水/V排酒=F水Xρ酒/F酒Xρ水=0.9X0.8X10³/0.8X1.0X10³=9/10; 由此可知:小球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浸没. 所以:V球=V排酒=F酒/ρ酒g=0.8/0.8X10³X10=1.0X10^-4m³; 而F水=G球=ρ球V球g,则:ρ球=F水/V球g=0.9/1.0X10^-4X10=0.9X10³kg/m³. 谢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