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经典成语故事+100个必背文学常识,孩子更聪 形容文学艺术的成语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4
【《盲人摸象》】   
大街上有人牵过一头大象。四个瞎子听见了,都想知道这奇怪的野兽是个什么样儿。可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   
有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长牙齿。他说:“我知道了,原来大象就跟又粗又长的萝卜一个样儿。”另一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大耳朵。他说:“不,大象就跟大簸箕一个样儿。”第三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说:“不像簸箕,也不像萝卜,大象就跟舂[chōng]米的木棒一个样儿,不过粗一点儿罢了。”第四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说:“你们都错了,大象就像一根绳儿。”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呢?四个瞎子争了半天,结果还没弄清楚。   
“盲人摸象”和“瞎子摸象”都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有人观察事物,只看到了事物的一小部分,就自以为看到了整个事物,可以说他是“盲人摸象”或“瞎子摸象”。

形容“文学”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文学”的成语有:
叹为观止、韦编三绝、笔酣墨饱、美女簪花、白雪阳春。
叹为观止 [ tàn wéi guān zhǐ ]
释义: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 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请已。”
造句:
1.这里的天然奇景令人叹为观止!
2.看看那些叹为观止的电影和引你深思的电视节目。
3.这一增速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但并非真的出人意料。
4.帕特森的电子书发布量也让人叹为观止。
5.这件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
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释义: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造句:
1. 刘老先生读书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所以他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瞭若指掌。
2. 我们读书如果能做到韦编三绝,就一定会取的很大进步.
3. 哥哥读书总是习惯反覆研读,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
4. 要想把这本书吃透,没点儿孔夫子韦编三绝的精神还不行!
5. 少年毛泽东韦编三绝,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
笔酣墨饱 [ bǐ hān mò bǎo ]
释义 :
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出 处: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造句:
1.前两句写画意诗情,笔酣墨饱,挥毫落笔,兴会淋漓;后两句,写自己羽毛自惜,不妄不滥,高自期许,不随流俗,寄托他对封建浊世的清高超逸思想。
2.八个大字,一气呵成,字迹如行云流水,笔酣墨饱,精熟至极,即便是柳三根不识字之人,也觉得字迹漂亮,大气磅礴。
3.二字雄健洒脱,笔酣墨饱,笔走龙蛇,当为书法大家所为。
4.不说笔走龙蛇,但笔酣墨饱却还是能形容姬昊写字时的感受。
5.为义边看边赞,说道这状子笔酣墨饱条理清晰,想必此次去城隍庙定会一告而准。
美女簪花 [ měi nǚ zān huā ]
释义:
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出 处: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造句:
1.这些散文写得风格秀丽,如美女簪花,没想到作者竟是个山东大汉!
2.小巧清秀的字体,犹如美女簪花,却又隐约带着一股诸葛若兰的娇蛮之气。
3. 你们看徽宗钱币,所铸范和一体,体态各一,或如美女簪花之自然窈窕,或如天孙织锦文彩斑斓,若“宣和”。
4. 绣工匀整,针线细密,设色精妙,如美女簪花,深得书法精髓。
5. 10月10日,十全十美日!送你四盘佳肴:十全十美,美不胜收;十全十美,美轮美奂;十全十美,美意延年;十全十美,美女簪花!最后,愿你的生活十全十美!
白雪阳春 [ bái xuě yáng chūn ]
释义: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 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造句:
1. 春回大地寒微晓,白雪阳春花枝俏。春风贺喜无言语,吉祥如意你在笑。今年春风总得意,一句平安喜讯报。寄语短信风捎到,祝你立春快乐哈哈笑!
2. 伴着白雪阳春,这些梅花一一绽放,主人欣赏之余,悠闲弹筝。
3. 被水淹日晒失声21载经高手调理再奏白雪阳春。
4. 悠悠同窗情,绵绵伴此生,高山流水千年调,白雪阳春万古情。
5. 生有自来死而后已好梦渺难寻白雪阳春绝调竟成广陵散。

1、百家争鸣 [ bǎi jiā zhēng míng ]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释义:只要是诸子百家;都像蜜蜂一样出来;各执一词;重视所好;因此游说;联合诸侯。
示例:为了促进学术进步,评论界必须百家争鸣,不能强求统一。
2、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释义:百花仙子只管在此下棋;哪知道人间帝王忽然有圣旨,命他让百花都竞相开放。
示例:春天里,百花齐放,争芳斗艳。
3、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释义: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泰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
示例: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4、妙笔生花 [ miào bǐ shēng huā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释义: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他的诗文词采才富丽,感情才奔放,因此名闻天下。
示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写作时就能作到妙笔生花。
5、飞来神笔 [ fēi lái shén bǐ ]形容作品文句精彩。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飞来神笔(神来之笔)。”
释义: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十分优秀,真是文句精彩极了。
示例:自己也觉得仿佛是神来之笔,如用别的韵语形式去写,便决不能有此力量。


#充吕是# 破釜沉舟的典故 - “破釜沉舟”成语的由来?
(15156537500):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这就是历史典故“破釜沉舟”的由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战斗到底的决心.

#充吕是# 让孩子懂道理的100个成语故事怎么样 -
(15156537500): 一直在给女儿讲成语故事,希望能够让她尽可能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但总是不能形成系统的教育方法.这个强大的应用解决了我的问题,经典的成语,优美的画面,专业的讲读,带给女儿良好的学习环境,谢谢开发者!

#充吕是# 经典成语故事十个赏析 -
(15156537500): 自相矛盾【典故】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充吕是# 成语和寓意 - 庄子里的成语和寓意故事有那些
(15156537500): 出自《庄子》及其注解的成语有: 扶摇直上、鹏程万里——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御风而行——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

#充吕是# 寓言故事的成语有什么
(15156537500): 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驴技穷 杞人忧天

#充吕是# 求30篇成语故事文言文带翻译,越短越好急急急!!!如果合适哈加分
(15156537500): 1.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 “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

#充吕是# 西周时期有哪些成语典故
(15156537500): 西周时期的成语:老马识途—齐桓公成为霸主之后,齐国到处立威,并帮助弱小国家.有一次燕国求救,齐桓公派兵帮助燕国击退敌人.来到一处地方全是沙漠,大家迷了...

#充吕是# 寻求找一些成语,要有成语的相关故事以及道理是什么.
(15156537500): 唇亡齿寒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充吕是# 百字以内小故事 -
(15156537500): 1.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