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下半句是什么?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还有一句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正确原句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原文: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译文: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即是指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劳累奔波乐此不疲。

扩展资料

司马迁继承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司马迁得以饱览朝廷藏书,又随汉武帝到各地巡游,增长了见识;他同时开始着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写一部“名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事”的通史的遗愿。

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正确原句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指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

其意说天下人忙忙碌碌奔波不休,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天下人熙熙攘攘争来夺去,不过是为了浮名虚利而已。此一句几乎概括了所有人的人生。


引申的典故

关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还有一个引申的典故,说的是乾隆皇帝巡游江南,途径金山寺,问寺中高僧说:

“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

高僧说:“只有两条船”。

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

高僧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之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为了各自利益而奔波,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人很多时候在提出需求的时候,并一定能表达他内心最高的愿望,因为他只是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就争持而已。



此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上下文是: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注释:熙熙:形容拥挤、热闹的样子。壤壤:通“攘攘”,纷乱的样子,与“熙熙”同义。 译文: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
满意请采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下半句是什么?~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原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翻译:天下的人乐融融,都是为财利而来;天下的人闹嚷嚷,都是为着财利而往。
出自:《货殖列传序》两汉:司马迁
节选: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翻译:这不是空话啊。所以说:“天下的人乐融融,都是为财利而来;天下的人闹嚷嚷,都是为着财利而往。”兵车千辆的国君,食邑万户的诸侯,食禄百户的大夫,尚且还都怕穷,更何况普通的平民百姓呢!

扩展资料《货殖列传》是论述春秋末年到汉武帝年间的社会经济史的专章。在序文中,作者驳斥了老子的“小国寡民”的历史倒退论,肯定了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合理欲望,并试图以此来说明社会问题和社会意识问题。
作者认为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必然推动社会生产的分工和社会各经济部门的发展,而人的道德行为又是受他占有财富的多少制约的,从而谴责了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垄断政策,抨击了当时以神意解释社会问题的唯心主义观点。

原句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指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
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释义:所以说:“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千乘之王,万户的诸侯,一百家的你,尚且担心贫穷,更何况普通编户百姓吗!

扩展资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白李柏# 天下熙熙,皆来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 - 作业帮
(17798106469):[答案] 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劳累奔波乐此不彼

#白李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意啊? - 作业帮
(17798106469):[答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原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

#白李柏# 世间攘攘,兼为利往,前面那句是什么? -
(17798106469):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往.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白李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选自司马迁<<史记?
(17798106469):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整个一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商)人,热闹纷乱都是为了一个利益来来往往.

#白李柏# 谁能告诉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南北可分家”的下联是什么?
(17798106469): 江上茫茫,皆因势去,东西终汇海

#白李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什么意思?
(17798106469): 意思是: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都是为利而往.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白李柏# 天下熙熙,莫为利来;天下攘攘,莫为利往 什么意思 -
(17798106469): 天下熙熙,莫为利来;天下攘攘,莫为利往的意思是:天下人会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也会为了利益各奔东西,总而言之一句话,人的行为都是围绕利益而转动的.

#白李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分析 -
(17798106469): 出自 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 原文: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翻译: 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白李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否翻译成:天下的(?
(17798106469): 我想是这个意思.我查到: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出处就是这句话.我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我还可以翻成英语:The communication of human beings all stems from interest.

#白李柏# 《史记》中有记载当时交易、信用、赊账等行为的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哪一篇? - 作业帮
(17798106469):[答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史记·货殖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