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教育的含义 如何理解教育的概念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4

教育包含“教”和“育”两种含义。

“教”是指传授,既把前人归纳总结的文化知识传授出去,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掌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属于理性实在的可见世界;

“育”是指培育,既引导人们认识和合理利用自然的热情,启发人们向善的心智,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属于灵性变化的可知世界。教中带育,育中含教,教与育结合才能称之为教育。

扩展资料:

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传授知识;

第二层次是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后培养能力;

第三层次是在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提高素质,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些内在的品质,更多的是文化的积淀、知识的内化和转化的结果,也与个人的智商、情商等相关。

困难的解决要靠知识完成,深层次的美与丑需要知识判断,善与恶的区分需要知识甄别,幸福的人生要靠知识铺路,高尚的心灵需要知识启迪。能力培养是教育的过程,传授知识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如果传授知识的基本功能没做好,肯定无法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论教育》 

如果有人问起:读了十几年的书,有什么收获?那么,我的确不知作何回答,脑海里如雾缭绕,一片茫然。

以前的课本,几乎都作废纸卖了;以前的知识,也几乎都还给老师了。

所以,回首前路,雾霭消散后,仅可见一些熟悉的身影:其中,只有极少数,是目前还保持着联系的恩师和好友;余下的,则渐行渐远,慢慢地成为似曾相识的陌生人。

——从“多读书,以后用得上”,到“读书多,如今记不起”,我也不知该作何感想。尤其是那些顶尖名校毕业,却不能养家糊口,而被大众视为笑柄的“聪明人”,常常引我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教育,顾名思义,即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方式;育人,是目的。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学习,来提升个人的道德与才能(道德为主,才能为次)。诚如古人所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

而如今的“教育”,实是“教”而不“育”,可谓本末倒置——当然,这正是现代教育模式的通病。

古人云:“教子宜幼,教妇初来。”童年及青少年,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若此时,为了应付考试而埋头苦学,甚至“两耳不闻人间事,一心只顾死读书”,实是莫大的悲哀。

曹雪芹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有许多学问,远比课本上的知识,重要且有用——譬如,实用的生活常识,防险保命的技能,为人处世的智慧。

无处不雨,安能不湿?我们能左右的事太少,而能左右我们的事太多:若事事圆满,人生便不会有种种无奈;与其在抗拒中绝望,不如在顺从中改变。而改变自己,总比改变社会,要来得容易。

如今,我以过来人的身份,正告莘莘学子:

古典文籍之中,不乏金玉良言。譬如《论语》,其中有不少处世的基本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初学者而言,好书不必多读,良言不必多记;食而不化,愈多愈伤身——在学习课本的同时,能够牢记上述4条准则,并随时随事,注意省过修善,便已足够。

读书当循序渐进,宜先少后多,先低后高。从《论语》中获益匪浅之后,再广泛品阅其它儒家经典,并不为迟。

若“修己”到了“以敬”(受人尊敬)的地步,再去感悟道家经典(《菜根谭》《庄子》《道德经》),最为合宜。

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而道德的提升,比知识的积累,远为艰难;若定力和恒心不足,便终究难成大器。

此外,需特别注意的是:主动学习,更为受益。自然成熟的瓜果,远比人为催熟的,来得香甜。同理,主动成熟的人,远比被岁月和旁人催熟的,来得优秀。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须知韶华容易逝,莫教人生悔误多。



教育分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就其广义来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

怎样正确理解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

一,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一)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1.生产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可能性)
◆劳动使思维的器官——脑得到发展
◆劳动产生了交际工具——语言
2.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进行需要教育(必要性)
教育最初具有两种社会职能:转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这种转递,社会才能延续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
(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1.教育具有社会性,动物活动以本能为依据
◆教育是为了社会的延续和个体的生存,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不能通过遗传获得,而动物的活动在种族演化的过程中已获得,与生理需求有关.
2.教育转递的是社会积累的经验,而动物不能将经验类化
◆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没有语言,不能将经验积累起来转递,因此,动物的活动始终停留在同一水平上.人类则有第二信号系统,将经验类化,使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3.动物的转递只是消极地适应环境,人类则可以改造环境改造社会 .
二,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有目的地培养人
社会活动非常复杂,要揭示教育的本质特征,还必须找出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地方.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和方法教育的分析,就会发现,教育活动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可见,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培养人.简言之,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这一特殊性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活动是以人为对象;二是教育活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


#贾怨的# 1、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和定义教育?谈谈你的理由. -
(18513263073): 一句话:教育就是促使人成长的活动.

#贾怨的# 如何理解教育3个面向的内涵 -
(18513263073): “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个面向”的阐述虽高度凝练,却内涵丰富,揭示出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其实现途径.“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看成“一体两翼”的关系.所谓一体,指的是教育要面向现...

#贾怨的# 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认识 -
(18513263073): 什么是教育?教就是影响了他,育就是引导了他.影响人并且引导人,他被你教育.如老师教,老师凭他的学历去教学生(影响),育就是让学生把不知道的东西弄懂(引导),再如父母(你懂的),,你的问题很广,我随便说说,

#贾怨的# 教育学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怎样正确理解教育的概念 -
(18513263073): 获得知识,学会做人,最终,培养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贾怨的# 怎样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
(18513263073):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

#贾怨的# 如何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 -
(18513263073):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

#贾怨的# 文题"最高的教育"的含义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
(18513263073): 最高的教育:教育是我们大众都所知晓的教书育人之意,而最高的教育可以是指“最优质的教育”、“最简单的教育”、“最高学历的教育”、“最高境界的教育”等等,从不同的理解就有多重含义. 首先“最高学历的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等教育,学习是无止境的,所以学历也可以随着学习而一步步上升. 其次“最高境界的教育”,教育可以分各个行业的教育,分专业、分能力、分方向的教育,是学图形、计算、软件还是学文学,不同领域有不同的高水平教育人. 最后,我们人人都需要追求“最高的教育”,学海无涯,让我们学进书海!

#贾怨的# 怎样全面理解全纳教育的意义 - 作业帮
(18513263073):[答案] 尽管全纳教育的发展已近10年以及国外全纳教育的书籍也已出版了几十本,但是对全纳教育的定义,就目前来看,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实际上,这种情况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情况.各位学者和各位实践者、由于各自的背景不同、研究的领域或学...

#贾怨的# 联系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 作业帮
(18513263073):[答案] 教育是每个国家在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学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而接受教育则是他们的权利与义务,成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决定了学生的未来道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