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年龄段,人的心理特征有什么不同 各个年龄段学生心理的显著特征?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理论:

1、0岁至1岁,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内心良好感受,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不良情绪,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主义。

2、1至3岁,自我满足的羞耻和怀疑,将训练,自我训练,可以做出决定,积极和严格,自信,关心自我,空虚。

3、3至5岁,积极内疚,快乐,快乐,主动,方向,目的,对自己深刻的思考目标和成就感到内疚。

4、5至12岁,勤于自卑,能够被生产工作所吸引,以完成工作为荣,不适合感情和自卑,无法完成任务。

5、12至20岁,身份对内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了模棱两可的角色,没有固定的标准。

6、20至24岁,亲密,与寂寞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受,避免亲密,冷漠。

7、24-65岁,繁殖,停滞,投资人的能力,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人际关系。

8、65岁以后自我整合令人失望,秩序感和意义,害怕死亡,对生活和生活中曾经或未曾发生过的事情感到痛苦和失望。



扩展资料: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生理欲望和作用在个体身上的文化力量的结合。它具有渐成说的特征:各阶段逐渐产生“一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紧接着另一阶段”(引自Evens,1967,P.294)。

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其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与这八个阶段密切相连的。人的发展历经这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

核心任务处理的不成功或者是失败,则会出现个人同一性残缺、不连贯的状态,处理的成功与失败即为两个极点。婴儿期时的最优状态是基本信任的状态,最劣的状态是基本不信任的状态。核心任务的处理结果会影响人的一生。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

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理特征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理论:

1、0~1岁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 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

2、1~3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作决定 积极严厉,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

3、3~5岁 主动对内疚 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 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内疚

4、5~12岁 勤奋对自卑 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 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

5、12~20岁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憧憬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感到伪

6、20~24岁 亲密对孤独 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避免亲密,关系淡漠

7、24~65岁 繁殖对停滞 能投人工作,有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

8、65岁以后 自我整合对失望 有秩序感和意义感 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

~


#贺很荣# 阐述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如何进行心理护? -
(19379733782): 我觉得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肯定是不一样的,首先对一个人来说,从零岁到12岁,也就是叛逆期这段时间,他们都是对外具有强烈的欲望的,那么在心理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往上走的时候可能对事情的看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想听其他人的一些建议.

#贺很荣# 人类的年龄阶段分为几种?性格会有怎么样的改变? -
(19379733782): 人的心理发展表现出若干个连续的阶段,由于研究者们的划分标准不同,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区分也不一致.我国学者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综合主导活动、智力和个性特征,将个体划分为如下阶段:①乳儿期(0一1岁);⑦婴儿...

#贺很荣# 人在不同年龄段得心里特征是怎样的?
(19379733782): 吃吃吃.睡睡睡.玩玩玩.

#贺很荣# 不同年龄阶段,人们的心理特征有什么不同?(十余岁: - ----- - 廿余岁:------- - 年届三十:-----……
(19379733782): 【别人的伤痛,是掠过身畔一股无管】一直到【任何涟漪】是10余年

#贺很荣#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征是出自哪里的?想用来做参考文献 -
(19379733782): 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及特征 一、新生儿、乳儿、婴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一)年龄阶段:0-3岁 (二)一般特点: 新生儿:出生到1个月 1、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为独立的生活; 2、个体的心理现象在这个阶段开始发生. 由于新生...

#贺很荣# 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表现 -
(19379733782): 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幼儿可能是更依赖,所以哭闹寻找妈妈是主要的.到中学和小学高年级段,他们更依赖于同伴的帮助.到中老年可能情绪趋于稳定,波澜不惊.具体可以看看艾里克森的年龄性格发展理论.

#贺很荣# 20岁人的心理特征 -
(19379733782): 不可能分的这么细,具体到某个年龄,发展心理学是按照年龄段分的,你所说的20岁是属于青年期.青年期的一般特征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生活空间扩大;开始恋爱、结婚.青年期的认知发展...

#贺很荣# 什么是心理年龄?心理年龄是越大越好吗?
(19379733782): 在人的一生中,经历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与老年各个年龄阶段.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在不同年龄表现不同的心理特点.人的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乃至同时代同社会而具体生活条件...

#贺很荣# 不同的年龄段,人们的心理特征有什么不同?根据蜘蛛网的文章内容简要?
(19379733782): 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在成长.所谓的成熟,就是不断变得残忍

#贺很荣# 心理过程的规律及其一般特征? -
(19379733782): 个人觉得是因为人有一种先天认识倾向,寻找差异与同一,以此为标准进行分类整理.这是认识论中一个粗浅的看法,或许和你问的有些相近.休谟把因果联系的产生归结于人的一种心理习惯,也有相似的意思. 认知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意识,认知是什么,从字面来看,认知就是认识并知道.认知开始的时候就是简单的认知,看到一个画面、生物、现象等等,多次重复就是看到到认识了,通过简单的规定或者约定后期就是以约定的声音、手势、文字、图案来代表,基本上就从认识到了认知,这种模式的认知从古至今到未来一直会延续下去,因为发展中的新生事物都会通过以此来行程简单的认知.这种初期的认知就是许多人重复的认知过程,认识到知道是什么.这种表象的认知对文明的发展也停留在初级的贡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