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稳定结构?为什么最外层的电子数小于4的都易失电子?而最外层的电子数≥4的都易得电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最外层电子数是8时形成的是稀有气体构型,能量最低,所以稳定。一般来说最外层小于4空易失电子,大于4容易得电子,但是特例也有很多。

~


#瞿转影# 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
(15268144615): 不是绝对的 1、一般情况下,主族元素内层电子为充满,稳定状态,不容易得电子或失电子 2、最外层经常不是充满状态,对化学性质影响最大 3、过渡元素次外层甚至倒数第三层也不充满,对元素的性质影响也很大

#瞿转影# 在化学中,为什么金属元素电子少于4个,它就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电子一般多于4个,它反而容易得到电子? -
(15268144615): 你要知道化学反应的方向是:不稳定------稳定 而原子以最外层8个电子(H除外)为稳定结构.所以如果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例如说3个,要么失去这3个电子,要么得到5个电子,你说哪种更容易,当然是失去这3个.事实上:一般情况我们规定,原子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的元素就叫金属元素,失去这些电子而变得稳定的性质叫“金属性”.最外层电子多于4个的依次类推,是非金属.而最外层4个电子的,既不容易得也不容易失,所以最容易与大量元素化合,例如C能与多种元素化合形成形形色色的有机物,种类占的百分比非常大.我的解释请勿以太过专业的角度看,但是对于高中、对于你来讲足够准确了.

#瞿转影# 为什么金属原子趋向达到稳定结构时要失去电子?而不是得到电子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 -
(15268144615): 只针对主族金属.一般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这样也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瞿转影# 金属单质最外层电子小于4,容易失电子形成离子变成稳定结构,那为什么有时候金属离子要得电子变回单质形... -
(15268144615):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8电子稳定结构是初中对结构认识比较浅的时候给出的一种简易的判断方法.很多情况证明了,不是8电子也一样有稳定结构.其次单质内部不变成离子也可以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比如N2 ,虽然没有阴阳离子存在,但是不影响它的稳定性.至于金属,虽然外层有电子,但是不失去电子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金属键,增大了稳定性,使得很多金属相对都是比较稳定的.

#瞿转影# 是因为什么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15268144615): 分子结构,碳的分子晶体结构很稳定,键能很高,熔沸点很大,同时碳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

#瞿转影#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四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
(15268144615): 说实话,你的问题没怎么看懂,比如说金属元素钠吧,电子排布2 8 1,很容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于是原本的次外层此时就变成最外层了,此时的最外层就是8个电子,不就是稳定结构了么.怎么就有你说的电子数就不是8了呢

#瞿转影# 原子的结构以及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的问题 原子什么时候稳定? -
(15268144615):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在原子内一些特定的稳定的轨道上绕核运动.既然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那么当有若干个电子时,它们是怎样分布在不同电子层上的? 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把电子层...

#瞿转影# 怎么样的原子较易失去电子呢?
(15268144615): 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或半径较大的原子,较易失去电子(一般为金属元素,如:钾K,钙Ca等)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少于4的原子(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如:硼B,碳C等)则较易获得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瞿转影# 为什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
(15268144615): 举一简单例,一氧化碳,CO,氧通常的化合价为-2,那么此时C的化合价为+2,也就是失去两个电子.所以你说碳与非金属物质反应不用得失电子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为什么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如...

#瞿转影# 关于化学问题
(15268144615):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时易失电子(氦除外,是稳定结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例如非金属(稀有气体都稳定)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时易得电子 例如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