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中魏主指的是谁?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魏主指的是魏国的皇帝。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题材,是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魏书》中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

写作特点:

《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其实,这个看法并不是很妥帖的。

自《史记》、《汉书》开始,历代“正史”中都有少数民族历史记载的专篇。十六国时,出现了许多记述各个割据政权史事的专书,可惜大部分都失传了。

《魏书》记述了我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四世纪末叶至六世纪中叶(即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的历史,内容涉及到它的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实现封建化和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关系的历史。

《魏书·序纪》还追叙拓跋氏的远祖至二十余代的史事,虽未可尽信,但却大致阐述了拓跋氏的历史渊源。因此,研读《魏书》,对于认识我国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这一客观事实,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


#师支聪# 材料中的“魏主”是指谁? -
(17536817145): 北魏孝文帝 讲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孝文帝,原文拓跋宏,后改为元宏.孝文帝改革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翻译: ...

#师支聪#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材料二: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魏主... - 作业帮
(17536817145):[答案] (1)北魏孝文帝;减少民族矛盾,学习汉族文化,增强国家实力,巩固鲜卑贵族统治. (2)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穿汉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 (3)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

#师支聪# “魏主”“帝”指的是?
(17536817145): 1:.孝文帝 2:.秦始皇<秦>.汉武帝<汉>.武则天<唐>.明太祖<明> 楼下的有读过书没!误人子弟啊

#师支聪#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 - 作业帮
(17536817145):[答案] (1)(2分)北魏孝文帝;鲜卑(2)(2分)巩固鲜卑贵族统治;迁都洛阳(3)(3分)材料一:说汉语.材料二:改汉姓.其他如:学习汉族礼法、官制律令等.(4)(1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师支聪# 谁知道【魏书】的内容? -
(17536817145):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 早在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就曾由邓渊编写代记十余卷,以后崔浩、...

#师支聪# 资治通鉴中的魏主是谁 -
(17536817145): 此问题是一道 历史单元测验试题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

#师支聪# 《魏书》的作者是谁?
(17536817145): 《魏书》,纪传体史书,北魏断代史. 作者魏收,字伯起,北齐巨鹿人,少能文,才华卓著,先后在北魏、东魏、北齐三朝担 任官职.因在北魏、东魏所任官职与文书历 史有关,所以,北齐王朝授受他撰写魏史. 《魏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 魏王朝1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24卷,其中 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魏书》记 述了北魏拓跋氏兴起的历程,是我国历代 “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 著作,具有开创意义.《魏书》还新增了 《官氏志》、《释老志》两篇,说明作者在 自觉地反映历史的时代特点.后人评价此书 说,“追踪班马,婉而有则,繁而不芜,持 论序言,钩沉致远”,这是比较中肯的.

#师支聪# 阅读下列材料:魏主日:“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 ——《魏书》  请回答... - 作业帮
(17536817145):[答案] (1)山西大同.洛阳. (2)原因:为了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要把都城设在先进地方,要有利于改革;黄河流域历来是帝王兴起之地. (3)根本原因;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

#师支聪# 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
(17536817145): 试题答案:⑴孝文帝 (3分)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3分)(答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亦可酌情给分)⑵①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3分)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1分)

#师支聪#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
(17536817145): 试题答案:(1)北魏孝文帝.(2)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3)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任选2例)(4)促进了民族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