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经典古代智慧故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1、聪明的县令

  古代有一个县令很会判案。

  一天,有两个人来衙门打官司。

  原来这两人是为了一匹绢布。他们都说这绢是自己的。县令说:“好吧,你们都说是自己的,我看这样好了,把绢剪了,一分为二,各人一半,行了吧?”于是他就命令手下把绢剪了,一人一半。两人只好各自拿着绢回家了。

  县令对手下的说:“你们分别去看他两有什么表现。难过的人是绢的主人,高兴的那个就抓起来。”

  衙役暗中去观察,果然看见一人很开心,一人很难过。他们就把那个高兴的人抓了起来,一审问,绢当真不是他的。

  (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但被损坏,而且被别人无端地占有,这个人当然很难过了;那个人得到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肯定很开心。聪明的县令显然十分了解常人的这一心理,并以此推断案情,设了一个小圈套,让那个贪婪的人钻。)

  2、管仲守信助齐称霸

  齐桓公即位后,听取了鲍叔牙的意见,拜请管仲为大夫,主持齐国政务。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齐国出兵攻鲁,鲁败。鲁庄公请求将鲁国的遂邑献给齐国以求和,齐桓公答应了。于是,齐、鲁两国在柯地订立盟约。待到鲁国国君将要在盟约上签字的时候,鲁将曹沫突然拔出匕首逼着齐桓公说:“您如果不还给侵占鲁国的地盘,我就杀了您。”齐桓公迫于无奈,只好答应了。曹沫则又退回到作为臣子的位置上。这时,齐桓公很后悔刚才被威胁所作的许诺,想不还给鲁地并欲杀了曹沫。管仲马上献谋说:“您被劫持答应了曹沫的请求,然后又背信杀了曹沫,仅仅是除掉了一时的心头之恨。这样做,您作为一个国君就会失信于各国诸侯,得不到天下人的声援。您切不可这么做。”齐桓公顿时大悟,于是就把过去三次打败曹沫所获得的鲁地均还给了鲁国。当各国诸侯得知齐桓公守信还地的事,都觉得齐国是一个守信重义的国家,纷纷依附于齐国。到齐桓公七年,各国诸侯与齐会盟于甄地,齐桓公终于被推举为霸主,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管仲购鹿计

  齐国大治,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终于称霸中原。但惟有楚国自恃强大,上不尊周天子王命,下不听齐国号令,时时侵略邻国,掠夺土地财物。齐国若不能征服楚国,霸业形同虚设,盟主的地位也难以巩固。为此,齐桓公召集群臣,垂询征服楚国之策。

  当时,齐国的几员大将纷纷请战,建议集结重兵再联合诸侯的军事力量攻打楚国,以兵威震慑楚国称臣。相国管仲力排众议,他分析说:“楚国之所以抗拒王命,正是倚仗地大兵强,国家富足,才敢于妄自尊大。现在出兵,齐楚交战,旗鼓相当,纵使获胜,也要将齐国数年积蓄的财物耗尽;再说,大战之后齐楚两国人不知要有多少生灵将化为白骨,遗弃疆场。”一番话使齐桓公愁眉不展,令众臣哑口无言。当大家问管仲有何妙计征服楚国时,管仲笑而不语,似乎早已想好了对策。

  不久,齐国的商人奉相国之命到楚国去购鹿,并四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当时,楚国多鹿,只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价格并不贵。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做起这桩生意,鹿价暴涨。楚成王和大臣们闻知此事感到可笑,他们认为齐桓公为了购鹿耗费齐国钱财,和十年前卫懿公好鹤亡国没有什么区别,楚国从此高枕无忧,等待齐国大伤元气,霸业遂不可得,而楚国正好坐收天下。楚成王暗中下令,把鹿价继续提高。

  楚国人见一头鹿的价格已经与数千斤粮食相同了,谁也不肯放弃这个发财的好机会,于是做工的离开作坊,种地的抛下农田,购买猎具钻进深山老林去捕鹿,几乎要把整个楚国的鹿群捕尽杀光。楚国的官兵看了眼红,也停止了训练,将行军作战的兵械改成猎具,偷偷上山加入了捕鹿大军。

  楚国大富,铜币堆积成山。谁知第二年,楚地大荒,农田无人耕种,粮米只有二三成的收获。楚人欲用铜币去邻国买粮食,但到处买不到。原来管仲早已联络各国,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不准卖给楚国粮食。楚成王这时才明白了齐桓公好鹿是管仲的计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管仲见时机已到,请齐桓公下令出征,集合八路诸侯之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国边境,大有席卷残云、摧枯拉朽之势。此时的楚军人饥马瘦,战斗力大为削弱,怎能与齐国精兵与各路诸侯劲旅交锋? 楚成王内外交困,无可奈何,只好派大臣向齐桓公低头求和,表示听从齐国号令,不再割据一方,欺凌邻国了。为了表示诚意,奉献金帛8车,派使犒劳八路诸侯之师,又准备了菁茅在齐军前呈祥,然后具表向周天子进贡。

  管仲不战而屈强楚,对于巩固齐国霸主的威望,起到了重要作用。

  4、以弃为保

  春秋时期,东周王朝衰微,出现了齐、晋、秦、楚、宋等国相争霸主的局面。宋襄公自视爵位较高,便想得到盟主地位。公元前639年,他约各诸侯国在鹿上开会,以主盟者自居,按爵位排定了各国国君登坛的次序。楚成王心中不快,但还是同意了在盂地与诸侯会盟。会盟期至,宋襄公的弟弟目夷建议带些军队赴盟,不要对楚国掉以轻心。襄公不听劝告,他还害怕目夷在他走后暗地派兵前往护驾,便带着目夷前去赴会。楚、陈、蔡、许、曹、郑六国国君均如期而至。当宋襄公以盟主身份说话时,楚王不从,楚王令随从脱去礼服,露出重铠戎装;取出小旗向坛下一挥,楚人全都脱衣露甲,手执兵器,涌到坛上,捉住宋襄公。楚王向诸侯宣布了宋襄公罪状,让各国诸侯在盂地稍候,等他挟持宋襄公伐宋归来。目夷趁乱逃回宋国,在睢阳城作好迎敌准备。楚王本想挟宋襄公逼迫宋国投降。宋国却宣布目夷为国王。楚王只好变要挟为商量,问若送回宋襄公,宋国将作何酬谢? 宋国回答:“原来国君已被你们挟持,这已有辱我们国家,你们放不放他回来无所谓。”楚王看到宋襄公已无价值,气急败坏,下令攻城。结果连攻三日不下,只好退兵,宋国免除亡国之危。楚国没有达到灭宋的目的,留着宋襄公又无用,只好把他放了。目夷听说宋襄公被释放,立即派人把襄公接回来,仍旧让宋襄公当宋国国君,自己重居臣位。

  5、晋先轸激楚将子玉

  公元前633年,楚国包围了宋国,而宋国曾有恩于晋文公,故求救于晋。晋文公在大夫狐偃的谋划下,采取了伐曹、卫(曹已归楚,卫与楚联姻)以释宋围的策略。楚将子玉对晋文公不报当年落难时楚成王厚遇他的恩德反而进攻与楚关系密切的曹、卫二国,非常恼火,觉得晋文公太不知礼义了,他向楚成王要求出兵攻打晋国。楚王不答应,只给了他很少的战车和军队。子玉只好派部下宛春去向晋侯提出要求说:“只要晋国恢复卫侯的君位并把土地还给卫国,我也就解除对宋国的包围。”晋大夫先轸向晋侯献谋说:“楚国的要求是合乎礼义的,我们如果不答应,就等于出卖了宋国。但我们又不能真正放弃曹、卫二国,所以,不如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来离间它们与楚国的关系,然后将来使宛春逮捕以激怒楚国,等打起仗来再说。”晋文公依从了这一谋略,曹、卫二国果然与楚国断绝了关系。

  6、秦穆公重用百里奚

  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当时虞国的近邻晋国势力较大,晋献公想称霸于诸侯,早就想灭掉虢国,可中间隔着虞国不便行动,便向虞国借道进军。当时虞王身边近臣宫之奇、百里奚等已看透晋国的阴谋诡计,再三向虞王进谏劝阻。可是虞王贪图晋国所送来的宝玉、骏马,不听忠告。结果,晋国在灭虢回军途中,也把虞国灭掉。虞君和百里奚等都成了晋国的俘虏。后来,秦穆公派人到晋国求婚,晋献公答应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百里奚便作为陪嫁的奴隶,跟着送婚的队伍前往秦国。百里奚觉得很耻辱,半道里便偷偷溜了,跑到宛,被楚人抓住了,楚人把他当作是别国诸侯派来的奸细。当时百里奚已70多岁了,楚人看他上了岁数又挺老实,便让他去放牛放马。秦穆公结了婚,发现少了一个陪嫁的奴隶,经查问,方知逃走的百里奚原来是虞国的一个很有才能的大夫,十分惋惜,便想用重金去楚国把他赎回来。有人劝阻说:“楚人让百里奚放马,是因为不知道他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要是您送重礼去请,这不是告诉楚王百里奚是个能人吗? 那他还会放百里奚回来吗?”秦穆公一听有理,便按照当时普通奴隶的身价,派人拿上五张公羊皮去楚王那儿说:“敝国有个奴隶,叫百里奚,逃到了贵国,请让我们赎回他,治他的罪。”楚国痛痛快快地答应了。百里奚来到秦国,深为感动,倾其所知,和穆公谈了三天,穆公大喜,见其果然贤能,遂任命百里奚为国相,授之大权。举国尽知,他是国君用五张羊皮

  换回来的,所以称之为“五大夫”。百里奚还向秦穆公推荐了蹇叔,两人一起辅佐秦穆公,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整理:zhl201610



~


#刁泽单# 历史智慧故事 -
(19752064968): 历史智慧故事:《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生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是孙权所为.

#刁泽单# 古人幼时后聪明的故事 -
(19752064968): 1、司马光砸缸 2、曹冲称象

#刁泽单# 古人小时后聪明的故事 -
(19752064968): 小甘罗拜相 甘罗(生卒不详)战国末期秦国下蔡(今属颍上县甘罗乡)人. 甘罗,甘茂之孙,战国时著名的少年英雄.甘罗12岁任秦相吕不韦的侍从,朝野鲜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吕不韦请老臣张唐应命,屡劝无效.甘罗去见张唐,分...

#刁泽单# 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 - 你还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许多寓言故事都非常有哲理?我国古代的许多
(19752064968): 郑人买鞋、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刻舟求剑、揠苗助长、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楚人隐形、邯郸学步、买椟还珠、齐人偷金、智子疑邻、曲突徙薪、磨杵成针、讳疾忌医、杯弓蛇影

#刁泽单# 古今中外哪些故事是善于动脑,勤于思考 -
(19752064968): 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故事:1、司马光砸缸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捉迷藏.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命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

#刁泽单# 摘抄描写曹冲、爱迪生等的智慧故事 -
(19752064968): 曹冲称象 短文意在称赞曹冲幼时过人的智慧.年龄不在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 故事:曹冲年少聪明善于观察,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意识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孙权曾经送来...

#刁泽单# 有没有古代益智的小故事? -
(19752064968): 《故事1》袋鼠与笼子 有一天动物圆的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

#刁泽单# 10个历史经典故事 -
(19752064968): 前秦:伍子胥过昭关,勾践卧薪尝胆,商鞅南门立木,触龙说服赵太后.秦汉:鸿门宴,萧何月下追韩信,白马盟.三国两晋:诸葛亮七擒孟获,刘禅乐不思蜀,祖狄北伐.呵呵,你说只要十个就只说到这啦!

#刁泽单# 古人的智慧故事 -
(19752064968): 曹冲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