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非遗技艺的介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中国十大非遗技艺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珠算、针灸、年画、刺绣、陶瓷、花灯、泥塑等。

1、皮影戏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剪纸

一般指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古琴

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4、珠算

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5、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6、年画

这种利用木板水印进行制作的中国民间艺术,是由古代的门神画发展而来的常见民间工艺品,现代社会中,通常会在春节时期将其用于装饰环境,内部还含有吉祥喜庆、祝福新年的意思。

7、刺绣

这种由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组成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是有着三千多年历史,利用各种线材料按照一定色彩和图案在绣料上进行穿刺,构成花纹的中国十大国粹之一,而在中国目前最为常见的刺绣品种主要可分为蜀绣、粤绣、湘绣和苏绣四种。

8、陶瓷

这种源起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品,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这种利用黏土、长石和石英制成的传统陶瓷美术品凭借着较高的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而现在的陶瓷产品凭借着耐辐射、硬度高、耐高温腐蚀等优势而在国民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9、花灯

这种源自于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传统民俗工艺品,集生活功能和艺术特色于一体,是目前国内各大节日中常见的物品,人们还会在佳节喜日里用这种品种繁多,制作讲究的花灯来祈求平安和增光添彩。

10、泥塑

这种利用细腻的黏土塑造出各种人物、动物的古老民间传统艺术,目前主要流行于我国陕西、江苏、天津、河南等地,这种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还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皮影戏



  • 昆曲: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百戏之祖”。它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

  •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工具的艺术,分为软笔和硬笔两种。它是汉字书写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字体和不同流派中有着丰富的变化和独特的风格。

  • 中国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以其简洁的线条和丰富的寓意而广受欢迎。剪纸的题材多样,有吉祥图案、人物、动物、花卉等,是节日、婚礼、生日等场合的重要装饰品。

  • 中国篆刻:篆刻是以印章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篆刻的印文有篆、隶、楷等多种字体,通过刻、凿、琢等技巧表现出来,是中国文人墨客的必修之课。

  • 中国木版年画: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年画以吉祥如意为主题,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常用于装饰房间、门楣等。

  • 中国古琴:古琴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它以琴声清越、悠扬而著称,被誉为“国乐之父”。古琴的演奏需要高度的技巧和修养,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必修之课。

  • 中国皮影:皮影戏是中国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以皮影为道具,通过灯光照射,呈现出形象生动的人物、动物等形象。皮影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龙舞:龙舞是中国传统的舞蹈形式之一,以其磅礴的气势和精湛的技艺而著名。龙舞通常由多人共同表演,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吉祥之意。

  •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它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通过精湛的技艺和工艺,建造出各种形式的建筑,如宫殿、寺庙、园林等。

  • 中国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以其丰富的习俗和文化内涵而著名。端午节的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寓意驱邪避害、祈求安康。端午节还有许多与健康相关的习俗和活动,如打马球、抹额等。

想要了解更多非遗可以看看这本书

这些非遗技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还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情感和记忆。



~


#厉俭王#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的类别有哪些 -
(18872454878): 比较熟悉和应当知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间文学: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刘三姐歌谣、阿诗玛、江格尔、格萨尔等; 2、民间音乐:兴国山歌、花儿、聊斋俚曲、川江号子、古琴艺术、蒙...

#厉俭王# 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
(18872454878): 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有长城、周口店、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平遥古城、敦煌莫高窟、苏州古典园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中国古琴艺术、昆曲、热贡艺术、中国书法、南京...

#厉俭王# 中国非物质遗产有多少项? -
(18872454878): 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其中,共有32个“非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个项目被列入优秀实践名册.可以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 3000多岁的古琴、中医针灸和中国篆刻,人尽皆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书法”和“中国珠算”,传统的木结构手工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藏医药浴、妈祖信俗,还有京剧、南音、西安鼓乐…… 这40项代表中国入选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活着的人类财富,被列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文化瑰宝.

#厉俭王# 介绍一些中国传统的技艺,如剪纸.书法等 -
(18872454878): [编辑本段]剪纸的简介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厉俭王#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化有哪些?
(18872454878): 传统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共计24项) 356 Ⅷ-6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 373 Ⅷ-23 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374 Ⅷ-24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375 Ⅷ-25 蜡染技艺 376 Ⅷ-26 扎染技艺 380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385 Ⅷ-35 生铁冶铸技艺 388 ...

#厉俭王# 位居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榜首的是哪一类非物遗产”?中国
(18872454878): 共10大类518项,传统戏剧类入选数量名列榜首 春节、针灸、梁祝传说、景德镇制瓷... 山西孝义的碗碗腔、安徽的泗州戏等. 传统手工技艺类在名录中占到89项,主要包括...

#厉俭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与范围有哪些 -
(18872454878):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

#厉俭王# 急求 - 中国有什么是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做作品<br/>
(18872454878): 昆曲(2003.11),中国古琴艺术(2005.11),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11),{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2009.9)},侗族大歌(2009.11)

#厉俭王# ...速度 速度我国在文化方面,还面临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和挑战.如我国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速度快得惊人,一大批老艺人去世,使得不少民间技艺濒临... - 作业帮
(18872454878):[答案] 1 政府加大保护力度 2 公民的自觉维护和素质的提升 3 改变旧思想和观念 现在有很多民间绝活和艺术没有传人 老一辈人的思想保守 不肯传授 使得很多艺术 绝技 失传 再有现在的年轻人不懂的珍惜生活和环境 抱着 旧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