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适应性运动的例子 心理学中哪部著作是关于适应性,比较著名的作品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在心理学上,适应性运动是一个人通过反复练习,逐渐适应某种环境或行为的过程。一个常见的适应性运动的例子是学习驾驶。
初学者在学习驾驶时,需要全神贯注地掌握技能,他们的视线需要在道路上不断移动,手部的动作也在调整方向盘的角度,脚下的踏板更是需要频繁地切换。这种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这种新的环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反复的练习,学习者的大脑和身体会逐渐适应这种行为。他们的视线、手部动作和脚下的动作都会变得更加熟练和自然。这就是适应性运动的过程。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调整,大脑和身体会逐渐适应某种行为或环境,从而提高了技能的表现和效率。
除了学习驾驶之外,适应性运动还可以表现在许多其他方面,如体育运动、音乐表演、绘画等等。无论是在哪个领域,适应性运动都是通过反复练习和调整,使大脑和身体逐渐适应某种行为或环境,从而提高技能的表现和效率。

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听一个声音时,耳朵转向声音的方向,所谓"侧耳倾听";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把视线集中在该特体上,盯着眼睛看,所谓"举目凝视";当沉浸于思考或想象时,眼睛常常是"呆视着",好象看着远方一样,周围的对象就被感知得模糊起来而不分散注意了。   人在进行视知觉的时候,眼睛的视线总是对准所注意的对象的某一点,这一点成为眼睛的注视点,并且不断地转动着视线以转换注意的目标。眼睛是以跳动的方式将视线转换到新的目标上去的。在每次转换目标以后,眼睛稍许停顿片刻,注视这一目标,然后再跳动到新的注视点上去。在注意对象的时候,眼睛就是这样不断地以注视、跳动、再注视……观察着所知觉的对象。可以利用照相、电影摄影,或者记录眼球运动时眼肌的电位变化,来研究注意时眼球运动的轨迹,以确定注意时对象的不同部分所起的作用。

视觉的适应就是明适应与暗适应。在光亮的地方进入电影院是暗适应反之明适应
嗅觉的适应就是就而不问其臭

在心理学中感觉的适应的例子?大家帮帮忙~

感觉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刚走进花园,你会闻到一股花香味,但过了几分钟,就闻不到了。这种现象就是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这是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长时间的刺激作用,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既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引起感受性的降低。所有感觉都存在适应现象,但适应的表现方式和速度不尽相同。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时,开始时我们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楚,一段时间后,眼睛就能分辨出黑暗中物体的轮廓了。这种现象叫暗适应(dark adaptation)。相反,由漆黑的室外走进明亮的室内时,开初感到耀眼炫目,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要稍过几秒钟,就能清楚地看到室内物体了。这种现象叫明适应(light daptation)。视觉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强(或弱)向弱(或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弱(或强)光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的弱(或强)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降低)。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视网膜的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突然进入暗处时尚未恢复,所以不能立即看清物体。进入暗处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来恢复,即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多,含量逐渐增加,对弱光刺激的感受性逐渐提高,这样就能逐渐看清物体了。反之,明适应是由于感光物质被大量分解,对强光刺激的感受性很高。此时神经细胞受到过强的刺激,因而只感到眼前一片光亮,甚至引起疼痛,睁不开眼,同样看不清物体。几秒钟后,感光物质被分解掉一部分后,对强光的感受性就迅速降低,从而能看清物体。在视觉适应过程中,除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发生变化外,还有中枢机制参与。

与视觉适应相比,听觉适应就不那么明显。在听觉适应问题上一般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一般的声音作用之后,听觉感受性有短暂的降低,并认为听觉适应具有选择性,即在一定频率的声音的持续作用下,只降低对该频率声音(包括邻近频率的声音)的感受性,而不降低对其他频率声音的感受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即使是一个普通强度的声音的持续作用,也不存在听觉适应现象。但是,如果用较强的声音刺激,如工厂机器的噪音,持续作用于人的双耳,则确实会引起听觉感受性降低的适应现象,甚至会丧失听觉感受性。

嗅觉的适应速度因刺激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一般的气味1~2分钟后即可适应,而强烈的气味则要经过10多分钟。特别强烈的气味,如引起痛觉的气味,则令人厌恶,难以适应甚至完全不能适应。与听觉适应一样,嗅觉适应也具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并不影响其他气味的感受性。味觉适应较慢。长时间接受辣味刺激,导致对辣味的感受性降低,以至后来吃辣的食物时感到不是很辣;厨师由于连续地品尝咸味,到后来做出来的菜愈来愈咸。这些都是味觉的适应现象。

触压觉的适应较明显。平时几乎觉察不到身上衣服对我们皮肤的接触和压力。经常看到有些人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却到处寻找他的帽子。实验表明,只要经过3秒钟,触压觉的感受性就下降到原始值的25%左右。温度觉的适应甚为明显。例如,用冷水洗澡时,开始觉得水是冷的,经过几分钟后,就不再觉得水冷了。相反,用手触摸热水,开初觉得水很热,慢慢地就不觉得热了。但要注意的是,对于特别冷或特别热的刺激,则很难适应甚至完全不能适应。
痛觉的适应是很难发生的。例如,只要用针稍微扎一下,你马上就会感到痛。正是痛觉适应的这一特点,它才成为伤害性刺激的信号而具有保护作用。

感觉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机制有助于我们精确地感知外界的事物,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幅度十分巨大,如在夜晚的星光下和白天的阳光下,亮度相差达百万倍,如果没有适应能力,人就不能在变动着的环境中精细地分析外界事物,以作出较准确的反应。

岳晓东《登天的感觉》有关于这一方面的内容。


#戈性清# 请从心理学上分析,校园里打篮球的男生是不是多数不是健身,而是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 -
(19860955880): 那不一定,我相信刚开始的初衷肯定是喜欢这项运动,后来打得好的肯定有吸引女孩注意的想法,男性吸引异性的生常思维,你说女生穿得漂亮是不是想吸引男生的注意力呢,一个道理

#戈性清# 如何在心理上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跨越? -
(19860955880): 1. 接受新的挑战:从高中到大学,你将面临更多的学术和社交压力.要适应这种变化,你需要接受这些挑战并努力应对.2. 建立新的支持系统:在大学里,你需要重新建立你的支持系统.这可能包括新朋友、教授和顾问.与他们建立联系并寻求...

#戈性清# 心理学有趣案例 -
(19860955880):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

#戈性清# 为什么机能主义代表美国心理学的兴起 -
(19860955880): 起源及发展 机能主义是近代心理学发展中与构造主义相对抗而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想,它主张心理学 的目的不在于把心理分解为一些元素,而在于研究心理适应环境的机能作用.机...

#戈性清# 3. 举例说明在运动竞赛中某种心理战术的运用. -
(19860955880): 在比赛分数很接近的时候,这时候罚球了,如果罚进就胜利,罚不进就输球,你想想换成你,你心理压力大不?另外还有场外观众摇晃手上的道具干扰你视线,可想而知心理压力大不大~~

#戈性清# 人类剩余的90%据说人类大脑剩余了90%的空间无法或者是难以开发
(19860955880): 人类大脑只开发了10%说法荒诞 “你智力中'隐藏的90%'都被埋没了……发现、释... “心理学上,虽然实证不能支撑某种观点,但仍然被认为正确,是因为这种观点的不...

#戈性清# 跪求!!!心理学是怎样研究行为的?从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四个方面阐述,最好还举例说明~~ -
(19860955880): ***本世纪早期,在心理学中掀起了一场行为主义运动,这场运动后来被称为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但是,这场运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心理学领域之中,而且它在整个人学研究领域中都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一众所周知,现代心理学诞生...

#戈性清# 运动心理学 试述专家与新手的运动记忆有何差异 -
(19860955880): 这种运动记忆的区别主要涉及学习的程度、记忆的持久性及记忆的准确性. 先论述学习程度的区别:专家的学习程度高,很多动作、甚至所有动作都熟练到了条件反射的程度,所以很小出差错;新手多数动作都不熟练,甚至发生遗忘.例如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