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历史的来历 汉字的起源和来历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0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参考资料: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言时间: 11-9 21:06 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说文解字》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迸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元命苞》则说,仓颉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
然而,《尚书孔传》和《拾遗记》则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文籍也在他那个时代兴起,这显然要比黄帝时代早得多了。 ·
在疑古思潮的影响下,《经学六变记》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手制定的。幸好此书流传不广,而且用—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甲骨文韵设现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酌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
随着仰韶文化陶器记事符号的发现,不少专家认为那是具有汉字性质的符号。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确实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陶符等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炅山或斧、锛、旦等,于是人们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然而,平心而论,现有陶符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汉字起源于陶刻符号的结论似乎过早,不过陶刻符号的发现和释读,毕竟使人们看到了解决汉字起源问题的曙光,人们寄希望于有更多的出土资料和更多的研究成果。
发言时间: 11-8 20:43 造字原理: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有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卜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

形声:此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但形声字,也因古今语言音韵变迁,不少古代同类形声字在今天的官话已无共同音素了。

会意:这个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诗经的《大雅•棫朴》亦云:“周王寿考。”。苏轼的《屈原塔诗》也有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一语。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别注意的是,后代的文字学家针对许慎的前述的定义也作了大量的解释。其中包括“形转说、声转说、义转说”三类,只是这三种说法有人认为不够全面,当代古文字家林沄先生也有解释说“转注”就是一个形体(字根)记录两个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例如“帚和妇”与甲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

假借:这法简言之,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可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闻,本意是用耳朵听东西的意思。例如《大学‧第七章》中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但后来被假借成嗅觉的动词(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错用)。

总结以上六书,前两项,“造字法”也;中两项,“组字法”也;后两项,“用字法”也。这六个原理,是古代文字学学者归纳出来的字学理论。其所含汉字构成法则,是长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个人独创的。

汉字的结构:汉字由一个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维方式(欧语系是一维文字)在特定的空间、配置在一个正方块内而组成,因此有方块字的别称,从结构上来看,汉字有以下特色:

单一字内就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在表达同样的事物时,可比表音文字用更短的篇幅表达同样的讯息,所以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
一个汉字乃由四百多个表意象形字母为基本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等,像积木一样组合而成。
一个未知文字的含意,可拆字,从组成字根以及空间的配置推断出其字义。当时代演进出现新事物难以词的方式来表达时,也能以字根组合原则,合成出新字来用,例如中文的铀字,就是近代为了表现一种新发现的化学元素而新造的字。
汉字组成的字根空间配置对字义有影响:如同样是“心跟亡”的合体,左右排是“忙”,上下排是“忘”,排列不同,导致不同含义;文字右边有“乂”这个字的部件,这表示右手(手的左偏旁表示左手)持某物对左边字根作某事(金文、甲骨文考古的发现),如果右手上面拿东西就变成“攵”,有这个字根的,几乎都是攻击性或是用暴力达成某件事,例如攻、败、敲、收、散、政、牧、敕等等。

字形(汉字书法):“国”这个字的笔画汉字有各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即有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字体,汉字的字形不一样。

规整的字体(如楷书、宋体、隶书、篆书等)书写下的汉字是一种方块字,每个字占据同样的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笑”、“尖”;左右结构,如“词”、“科”;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回”;复合结构,如“赢”、“斑”等。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画。

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不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

读音:汉字是多种方言的共同书写体系,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大陆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有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在各种汉语中是普遍存在的。

汉字虽然以表意为主,但并非没有表音成分,最常见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来词的音译,比如沙发。此外,还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词,如(一命)“呜呼”、“哈哈”大笑等。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别是该国国内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国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底线,比如“Bush”绝不能音译成“不死”。

由于汉字本身不表音,自汉朝到20世纪汉字在数量上、写法上虽有变迁,但无法看出发音的变化。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推测它们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发音。有学者经研究认为:汉朝之前,一个汉字发音为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类似今日的韩、日语。详见上古汉语。

汉字在日语中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往往一个字有很多读法,原因来自中国不同时期传入日本的发音。

在朝鲜语中则大致为一字一音,没有训读。

除了日本以外,其他汉字使用国也有使用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陆地区由于官方废除已基本不使用,台湾仍在使用,一般人也明了其意思。

注音: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读若准”。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如“女为说己者容”中,使用“说者曰悦”来进行注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于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袜音韈”等。

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据传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响。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

近代以来,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俗称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号仍是台湾教学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国大陆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汉语拼音。

由于汉字以本身表义为主,注音方面较为薄弱。这个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献,不至于产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样,用字措辞太悬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断古代声韵的难度。例如“庞”从“龙”而得声,但今日北京话前者读“páng”,后者为“lóng”。如何解释这样的差异,就是音韵学所探讨的课题。

汉字与词语:汉字是汉文组成的最小单位。

语素是汉文表意的最小单位,类比于英语的“词汇”和“词组”的总称。绝大多数汉字可以独立构成语素,比如“我”,类比于英语中的单一字母构成的词汇,比如“I”。现经白话文大多数词语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的,不过,和英语中“词汇”和“字母”的关系不同,语素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个汉字独立构成语素时的意思有相关性,因此相当程度上简化了记忆。

词语包括语素和若干个语素形成的短语。

汉字的高效率,体现在几百个基本象形字,可以合成表示天上地下的各种事物的上万汉字;几千个常用字,又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准确掌握这数十万词语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种负担。汉语常用词汇约为几万条,总词汇量约有百万条,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显得有些令人望而却步,但由于大多数汉字构词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并非遥不可及。因此,仅就词汇而言,其学习难度并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样数量外文词汇的记忆强度则要大得多。

而从古文的角度来看,用字本义,比起五四白话文运动以降过度依赖词语,会来的精确且有效率,例如朱邦复先生就提畅精确使用汉字的复古作为。

汉字的数量: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日常所使用的汉字约为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时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汉字数量的首次统计是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行的,共收录9353字。其后,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日本的《大汉和字典》收字48902个,另有附录1062个;台湾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个;《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20世纪已出版的字数最多的是《中华字海》,收字85000个。

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目前最大的汉字编码是台湾的国家标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录可考证之繁简、日、韩语汉字共76,067个,但并不普及,只有在户政系统等少数环境使用。台港民间通用的大五码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GB1803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最新的内码字集,GBK收录简体、繁体及日语、韩语汉字20912个,而早期的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而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个,另有两个扩展区,总数亦高达七万多字。

初期的汉字系统字数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学习的困难,单一汉字能表示的意义有限,于是有许多单一的汉语意义是用汉语词语表示,例如常见的双字词。目前汉语书写的发展多朝向造新词而非造新字。

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

由于汉字书写复杂,“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现在一般认为汉字也有突出优点,初始学习难度虽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海量英文单词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输入问题基本解决后,“汉字落后论”及“汉字拉丁化”已实际上逐渐被大多数人抛弃。

目前汉字系统已经基本稳定,但汉字的规范化、生僻字的自然消亡仍在继续进行。

汉字的起源一直是个巨大的谜题。世界考古学界将文字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世界大多数古文字都湮没于历史,甚至曾被人们遗忘了十几个世纪,而东方的汉字却伴随历史的风云激荡,一脉相承,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是什么赋予了汉字强大的生命力?汉字又是如何产生的?
文明晨曦
5400年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将楔形文字压写在一块块泥板之上;5000年前,古埃及人在巨大的石碑和神庙中凿刻下神文,古希腊人称之为圣书字;3300年前,古代中国人在龟甲上留下占卜记事的文字。这几种文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
中国的上古神话中,苍颉创造了文字。在汉代的古墓中,人们发现了苍颔最早的画像。他端坐于地,脸上赫然是4只眼睛。据说,苍颉是黄帝的史官,智慧超人,通于神明。《史记》的开篇是五帝本纪,以黄帝为始,黄帝的时代大约在5000年前。但如果黄帝的史官苍颉只是一位文字的整理者,那么当时的文字有可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甲骨文之前有一段漫长的岁月被后人遗忘,有人称它为文字的史前阶段或初文阶段。
从上个世纪开始,中国考古学家们不断在黄土之下发现史前先民的遗迹,遗迹中出现的种种符号,让人们不断地惊喜和猜测,寻找着汉字起源的线索。
郭沫若、于省吾等人曾认为文字的产生可以一直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仰韶文化。郭沫若认为半坡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于省吾也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这些符号是否真的与汉字起源有关系,后来的考古发现给了人们一个答案。这些符号大部分为简单的几何形符号,专家们认为,它们没有记录或传达语言的作用,可能只是为了个人或本族制陶业的需要,在陶器上画出的简单符号,与汉字的发展并没有传承关系。
1969年,在宁夏贺兰县工作的李祥石意外发现了大麦地岩画,岩画中的几个符号结构与汉字非常相似。李祥石带领助手经过数次的拓摹,在8000余幅岩画中发现了1500个符号。这些岩画符号如果是文字,它将把汉字的起源推前数十年。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山东莒县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种大口尖底的陶罐,它们伴随主人静静躺了5000年。在这种被称为大口尊的陶器上部,人们发现了更接近于古文字的象形图案。与大口尊出土地点相距900公里,浙江余杭良渚镇也出土了类似的符号。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与浙江的良渚文化,在4500年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存,当时两地的生产力发达,记录语言的要求可能已经出现。
在孤立出现的符号中,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出土非常奇特,年代也更为久远。在一片龟甲上,发现了与甲骨文极其相似的符号。如果这就是汉字,中国的汉字史将界定在8000年以前。
由于考古证据的缺乏,人们仍然无法解开中国汉字起源的远古秘密,但在这些已知的线索中,隐隐透露着来自过去的信息:生长于亚洲东部的先民,用他们的观察和想像创制了文字,这些线索像是优美的图画、像是炽热的舞蹈,记录了中国人的故事,记录了这块大地的文明……
尘封甲骨
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使失落了3000多年的殷商文明突然以一种文字的形象呈现于人们的面前。这些刻于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清光绪25年,执掌国子监的大臣王懿荣患了疟疾,按照中医使用“龙骨”入药。他意外发现从药铺买来的“龙骨”上刻有文字。经过研究,他认为这一定是未知的远古时代的文字。那一年是公元纪年的1899年。这个著名的故事,最初刊登在1931年北京发行的《华北日报》上。后来,几乎所有涉及甲骨文发现的书籍都转述过。
故事的虚实已经无从分辨,但发现甲骨文确实是王懿荣的一大功绩,正是他的学识和眼光,使甲骨文在经历3000年后惊现于世。就在甲骨文发现的第二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王懿荣投井殉国,悲壮地结束了生命。之初,很多人不相信王懿荣的说法。而当时的古董商人也隐瞒了甲骨真正的出土地点,为了保证盈利的渠道,他们确实编造了很多谎言。有的说在汤阴出土,有的说在汤阴的麦里出土,有的说在卫辉出土。此时,有一位名叫罗振玉的金石学者,他坚信甲骨所刻是了不起的历史秘密。在胞弟等人的协助下,他发现甲骨文的实际出土地是河南安阳县的小屯村。接着,他又在甲骨文字中发现了重要息。卜辞里面发现殷王名溢十余,所以他恍悟卜辞的出土地应该就是商朝都城。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汉字系统。学者们发现,甲骨文字不但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而且,它脱离原始文字阶段进入成熟期已有一段时间。它的文字的数量很多,根据最新的统计,单个的文字已经超过4000,它可以表达很复杂的概念,词性包括名词、动词、代词、副词等,它已经具有指事字、会意字,最重要的是出现了形声字。
中国目前出土甲骨共15万多片,这些甲骨让人们了解了一个久远的年代,也留下一个巨大的疑问:甲骨上的刻写,是当时唯一的书写方式吗?其实这是一种很罕见的、比较特殊的书写方式。因为商代主要的书写工具是竹木简。然而,出土文物中竹木简的痕迹无可寻觅,就在出土的甲骨之上,人们意外发现了用朱砂书写的遗迹。朱书的笔道很粗,刻得很细,笔道周围的朱砂迹还残留着;所以用毛笔在竹木简上书写是当时主要的书写方式。甲骨文的研究,开启了一段尘封数千年的古代文明,被风沙掩埋的历史一点一点地再现。
鼎立九州
金文,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历经华夏文明中1200余年的历史,因为与一种金属的结合,堪称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的独一无二。
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因其往往现身于礼器的鼎和乐器的钟,所以又称钟鼎文。中国的青铜器自古以来就被蒙上了一层尊贵而神秘的面纱。相传,黄帝曾采集铜矿石铸鼎于荆山之下,用巨鼎镇住了中原的气脉,从而镇住了九州八方。鼎,成为王权的象征、成为上天给予凡人权力的神器。远古的传说渐行渐远,那个造鼎的时代也成为上古之谜,消失于人们的视线。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的先秦青铜器铭文约有一万四千余篇,其中商周金文共约万余篇,春秋战国金文三千余篇。据容庚《金文编》第四版记载,金文单字数共计3722个,其中已识的字2420个,仍有一千多字无人能解。
自宋代以来,人们就注意对金文进行搜集、著录和研究,现代考古学对金文的解读进入了更为科学的阶段。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利簋,它的出土为我们确定了周朝立国的确切时间。利簋全文共32字,记载了武王灭商后第八天,在一个叫“阑”的地方,赐给右史“利”一些青铜,于是利就铸造了这件器物。它所记录的代商时辰与《逸周书》及《尚书》中描述的完全吻合,无可争辩地肯定了牧野之战的具体日期。此外,有专家认为,铭文还提供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岁鼎”。“岁”即为木星,“岁鼎”指的就是那天清晨有“木星中天”的现象。结合利簋铭文记载,专家们综合天文、历法等知识,得到了武王克商的确切年代,公元前1046年。
在利簋上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铭文逐渐趋于工整,线条变得圆曲婉转,与商代一两字的族徽文相比,长篇的铭文开始出现。也就是说从西周早期开始,金文的史料价值在增加,它的文字比较长,记载了当时的很多战争、礼制等重要的活动。
据史书记载,及至武王克商以后,西周势力南抵长江以南,西至甘肃,北达华北平原北部,东至山东半岛,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当时的世界上,没人能够忽视这个强大王朝的存在。毛公鼎,号称天下第一铭文,全文共497字,其字体奇逸飞动,气象雄浑。铭文记述了周宣王对毛公的任命和勉励,如此古老而完整的文献,郭沫若先生称它“抵得上一篇《尚书》”。有人说,中国商周金文里所表现的章法之美,令人相信苍颉四目窥见了宇宙的神奇,获得自然界最深妙的秘密。金文到此发展到它的顶峰。
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之后,周平王继位,为躲避犬戎的侵扰,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中国的历史走到了一个诸侯争霸的新时期——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旧的礼制迅速崩溃,列国纷争的局面愈演愈烈,各国的文字也呈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
战国中后期,竹简、帛书的手写体文字占到主导地位,它们普遍具有扁平欹斜、简易草率的倾向。这时,文字不再被统治者和贵族所垄断,儒、法、道、墨等各种思想流派相继产生,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用手中的笔墨书写着后世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对货币、度量衡等实行大规模的统一政策,他命令李斯等人对当时的秦国文字统一整理,以一种新的字体颁布于全国,与秦文不符的六国文字全部废除,这种字体后世称之为小篆。“书同文”的政策,一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汉字长期混乱的局面,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规范化运动。
隶行天下
2002年,酉水河畔一口古井中,三万六千枚秦简相继出土,而此前各地出上秦简的总数不过三千枚。令人震惊的是,这居然是一份秦代的官署档案,其纪年从秦始皇二十五年一直延续到秦二世二年(前222——前208年),十余年间一年不少,几乎跨越了整个秦代。
就在历史学家们为如此丰厚的秦代史料欢欣鼓舞的时候,一个匪夷所思的文字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春秋战国时代,“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大力推行“书同文”政策,以小篆统一中国文字。然而,在累积十余年的官署档案中,竟没有一枚竹筒上写有正规的小篆。事实上,除了李斯的泰山刻石,后世对秦代小篆的踪迹一直鲜有发现,而秦隶却随着简犊大量出土,这不禁令人疑惑,秦王朝究竟是以小篆为文字还是秦隶推行的“书同文”呢?
关于隶书,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狱吏,因为得罪秦始皇被捕入狱。他原本负责文书一类的工作,深知小篆书与的复杂。为消磨时间,程邈在狱中苦思十年,将小篆删繁就简、化圆为方,创立了一种新的字体,这就是隶书。据说秦始皇看后非常欣赏,不仅释放了程邈,还将隶书发交官府,辅助小篆使用。如果按照这个故事,在天下初定,“书同文”政策大力推行的时候,隶书还没有创立。
1975年在湖北云梦一处墓葬的棺椁中发现了大量竹简。两千多年的竹简,字迹依然清晰。从字形上看,很多字的写法与正规篆书明显不同,跟西汉早期的隶书却极为相似。据专家判断,这是典型的秦隶,秦隶的出现不禁让人想起“程邈造隶”的传说。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一段记载引起专专家的注意,它似乎透露出一个特别的讯息。书中说,曾经有个临淄人发现了一处古墓,墓中放置的竟然是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位齐国君主的棺椁上隐约有隶书的字迹。但是,这次发掘毕竟是郦道元辗转听来,棺椁上的字迹早已无从求证。而在“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春秋战国时代,最忠实继承了西周王朝文字传统的是建立在宗周故地的秦国,后世的隶书也是从秦国文字演变而来。
1982年1月,《文物》杂志上的一篇发掘简报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在四川青川县发现的一处战国墓葬群中,有一片木版显得非常特殊。青川原属于巴蜀,也就是说当时那个地方应该用巴蜀文字,可是实际上青川木犊上面用的字是秦文字。经过一番周密的考证,专家将木版的书写时间定为秦武王二年,即公元前309年,这比秦始皇统一中国整整早了88年,比云梦秦简也早了几十年。有了简读文字的证明,再辅以大量的兵器铭文、印文、陶文,隶变开始的时间已不仅仅是猜测。
在随后的发展中,隶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汉字一些基本的笔画,点、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也是在隶变过程中形成的,它的形态也就更加丰富,写起来更有节奏感,方块汉字实际上就是在隶变过程当中形成的。隶书的简易和快速书写以及在笔势上的改进,促进了楷书、行书及草书的发展,汉字字体趋于完善。
汉字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它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血脉相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绵延的笔画书写五千年的文明兴衰,汉字是一个超越时空、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灵 它将占地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人们,用同一种符号连接在了一起,它独有的魅力将会继续影响着世界
挥毫千秋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纸张的出现,让汉字的书写跨越过千年的简帛时代,让笔墨的气息不经意中添了灵动与潇洒。而整个文明的进程,也在这看似一小步的跨越间,被悄然推动了……
书法时代的辉煌
楷书,后来作为官方正式字体,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再衍生新的字体。汉字发展到楷书阶段,基本完成了它的演变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方块字”。典型的楷书结构,它的横画总是要向右上略做倾斜的,正好符合手拿着毛笔运动的最方便的路线,完全画一条水平线,不方便;画一条垂直线,不方便。楷书里面它的“悬针”的那个针尖,恰好是笔锋最容易出尖的地方。所以楷书无论从笔画还是结构体势来看,都最符合毛笔的特点和手的特点。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时人对王羲之的赞誉,痴迷他书法的唐太宗,则用了“尽善尽美”一词来形容。除了王羲之,还有他的儿子王献之,后世并称为“二王”。王献之以行书的笔意写楷书,以草书的笔意写行书,介于二体之间,却又兼备二体之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魏晋是属于书法的时代,追求书写的美感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也真正成为中国文人一种心灵的寄托和一种不能须臾或忘的精神活动,而汉字在期间折射出的光彩,前无古人,闪耀至今。北朝石刻书法统称为“北碑”,又以北魏成就最高,故又称为“魏碑”。它们不是名家墨迹,甚至难考姓名,但却以多样的形式,鲜明的特色,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影响至深。创建于1087年的西安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博物馆,被人们誉为“书法艺术的故乡”,而碑林兴起的源头就是对唐代《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的保存。《石台孝经》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为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尚书》、《诗经》、《论语》、《尔雅》等12部经书,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石刻经书,被称为“世界最大最重的一部书。”有人把《开成石经》比喻成当年的“高考教材”,这部历时7年,由楷书刊刻的石经,促进了儒家经典的流传,同时也对经籍用字起到了强有力的规范作用。
为汉字规范奠定基础
在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汉字规范化运动中,有一本书是不可不提及的,它就是《干禄字书》。所谓干禄就是去追求功名,《干禄字书》就是作为追求功名需要用的文字规范的这种书。《干禄字书》的撰写者叫颜元孙,他的家族有太多值得大书一笔的地方,远祖可上溯到孔门弟子颜回,而其高祖父颜之推和伯祖父颜师古,皆以考注经史闻名于世。《干禄字书》无疑为汉字的规范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但真正使《干禄字书》起发展作用的却是颜氏家族的另一个成员,颜元孙的侄子——书法家颜真卿。《祭侄稿》是颜真卿为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在这场叛乱中,时任平原郡太守的颜真卿,以一介儒生的文弱,挺立在抗击叛军的城头,而颜氏一门有30多个亲属殉国,可谓满门忠烈。后人崇尚颜真卿书风的雄浑,更敬慕他的气节,将其视作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文献有记载的唐朝善书者有640多人,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墨客,无不以一种高调的姿态和充沛的热情参与其间,成为一场隆重的视觉盛宴。
百年沉浮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那时很多知识分子认为实现普及教育、救国图强就是要革汉字的命,要改革汉字。然而,汉字与中国文化休戚相关,几千年的积淀使它一脉相传,改革究竞从何而起?
切音字运动的开展
卢赣章懂英文,到过南洋,他想要让中国富强,要普及教育,必须改革汉字。1892年,卢赣章编写的《一目了然初阶》出版,这是第一套由中国人创制的汉语拼音方案。由此,汉字改革的大幕以拼音运动的形式正式拉开。并因卢赣章的“切音新字”而命名为“切音字运动”。
1900年,另一位切音运动的倡导者以“台湾和尚”的身份出现在山东沿海的港口,他搭乘的船并不是来自台湾,而是来自日本,来者也并不是和尚,而是被朝廷通缉的罪犯,他的名字叫王照。王照曾经是戊戌变法中的风云人物,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没有人能想到,他此次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回国,是为了推广一套叫做《官话合声字母》的拼音方案。王照在裱褙胡同创立了“官话字母义垫”。由于身份特殊,他让学生在前面讲授,自己则躲在屏风后面指点。官话字母的影响力正渐渐扩大,这时,王照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去自首。这样在出狱以后,反而可以公开出面推广《官话合声字母》。经过一番磨砺,王照终于出狱,此时的他更为坚忍执著,全力推行拼音方案。几乎于此同时,卢赣章又编写了一套新的拼音方案《中国切音新字》,1905年,他专程将此书送到北京、满腔热忱地希望得到清政府的支持。然而,方案呈交了3次,全部被驳回。晚年的卢赣章仍在坚持教授切音字。据统计,1892到1911年的切音字运动,共提出切音字个人方案28种,掀起了中国汉字改革的第一个高潮。
汉字简化运动的开展
就在切音字运动的实践者们在外来文化的启发下以拼音的方式为汉字改革寻找出路的时候,汉字简化这条从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中延伸而来的变革之路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陆费逵,中华书局的创始人,一位有着革新思想和实业精神的教育家、出版家。1909年,他在主编的《教育杂志》上,率先发表了名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的文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把简体字作为正体字使用,奏响了简体字运动的前奏。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会里头提出了一个减省现行汉字笔画的提案,简体字运动有了突破性进展。
1935年春,一篇名为《推行手头字缘起》的文章突然在诸多报刊同时出现,文章选字第一批手头字300个,由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郭沫若、巴金等200名文化界人士和15家杂志社联合发表。随着简体字运动的日益发展,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采用钱玄同主编的《简体字谱》草稿的一部分,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字,同年10月,国民政府以中央政府主席、行政院长、教育部长的名义通令全国,要求全国推行。然而,事情很快有了变化。1936年2月,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训令“简体字应暂缓推行”。但是,扎根于群众的简体字不推而行,在共产党领导的地区,简体字获得了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汉字改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天后,在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第一个全国性文字改革组织——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宣告成立。此后,一系列文字改革机构相继诞生。1952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1953年10月,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成立。1954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建立,它们的诞生,拉开了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的序幕,也显示了一个新生国家改革古老汉字的决心和力量。新中国从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当前文字改革的3项任务,就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公布。这是对千百年来流行在民间的简体字的规范,也是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的第一项成果。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方案吸收了以往注音系统的优秀成果,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实行音素化拼音方法,辅助学习汉字。
百余年来,为了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一代代爱国知识分子在汉字改革的道路上执著探索,而古老的汉字置身于传统与现代的漩涡,守望着命运的沉浮起落,它所承载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更是一个日渐强大的国家永远不可忘记的历史。
方正流长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大批外国探险者来到风雨飘摇的中国,他们在大量盗取中国文物的同时,也揭开了这个文明古国一个个尘封地下的秘密。
参照汉字结构创造文字
1922年6月,比利时传教士凯尔温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掘开了辽兴宗皇帝的陵墓永兴陵,从中出土了辽代哀册。哀册就是皇帝、皇后、皇储他们的墓志专有的名字,一般的大臣和官员就叫墓志铭。契丹哀册的出土让契丹国文字在失传数百年之后重见天日。
汉字产生之后,很早就传播到各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国家,在很长时间里,汉字和文言都是这些民族的正式文字。在长期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各民族逐渐掌握了汉字的结构规律,创造出更加适合自己民族使用的文字。
契丹崛起于唐末,兴盛于宋,立国后,改国号为辽,逐渐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统治者参照汉字的形体结构创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正好处于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割据局面,无独有偶,在与其相邻的西夏国,他们的文字同样是根据汉字创制的。公元1036年,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参照融合了契丹文字的造型创制西夏文字,3年始成,共5000余字,笔画繁多,结构繁杂。西夏大力推行西夏文字,但汉字并没有因此而废弃,它与西夏文同时并用,直到王朝的结束。
日本文字与汉字的关系
大唐政府清明,思想开放,文化繁荣,在国际上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好形象,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日本朝野上下出现全面学习模仿中国的热潮。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家为汲取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而派遣的官方外交与留学使团。
在古代,日本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公元405年,一个叫王仁的朝鲜人带着《论语》到日本讲学,并教授汉字,具有文化修养的日本人开始使用汉文记事。8世纪以前汉字是日本记录书面语的工具。遣唐使在长安学习唐文化的同时,也精心研究汉字,据传,日本遣唐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学僧空海结合汉字创制了日本片假名和平假名。空海在唐朝精研书法,借鉴草书形成新的字母形式,创制了日本平假名。其实,平假名确实是从中国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但并非空海一人所创,它早期为日本女性专用,由于宫廷女人长年抄写《万叶集》,而“万叶假名”的汉字都有固定字音,写着写着,无形中便简略了汉字,变成类似草书的字体,就成为“平假名”。学习汉字的日本宫廷子弟或考上大学的精英,为了将汉字念成日本本国固有语音,在汉文旁加上种种拆解汉字而形成的各种助词与记号,就形成了后来的“片假名”。有传说,片假名最初的创制者是吉备真备。
日本文字以汉字为素材。并且在应用中与汉字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汉字在日本社会的广泛应用和深入普及。与汉字相联系,中国的书法艺术也传到了日本。虽然历史无法确定究竟是谁将汉字改造为日本的文字,但是庞大的遣唐使团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汉字早已流布四方
在武则天和唐高宗的陵墓前,伫立着64尊藩巨石像,他们所代表的是唐朝的盟国和友好邻邦。不仅仅是在唐朝,汉字早已伴随文化流布四方。朝鲜文字原来一直用汉字,只不过加上他们自己的读音,叫做吏读。越南也是在秦代的时候就跟中国有来往了,他们一直也是用汉文作为他们的文字,一直到后来才发明了自己的文字叫做字喃。东至渤海、朝鲜、日本,南至安南、缅甸,西至西域,北至漠北,这一片广阔的空间,超越漫长悠久的历史,用汉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形成了一个汉字文化圈。
随着周边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崛起和民族自觉意识的产生,一些曾使用汉字的国家先后放弃汉字。韩国创造了自己的训民正音,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也提出了废除汉字,越南也已经实行拼音化。虽然这些曾经饱受中华文化浸润的国家如今都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他们语言中仍明显留有汉字遗迹,朝鲜语、越南语和日本语词汇的6成以上都是由古汉语派生出的汉字词组成的,中国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本土文化里。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汉字的起源和来历~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慕贝昨# 关于汉字的来历,要简单点的 -
(15829061058): 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 汉字的来历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他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是想问题.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

#慕贝昨#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
(15829061058):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

#慕贝昨# 简要谈谈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
(15829061058):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汉字.可是,大家知道汉字是怎样发展来的吗?在这里,我就介绍一下汉字的历史. 有这...

#慕贝昨# 汉字来源
(15829061058):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 一、神话传说: 传说有一次,黄帝的军队和蚩尤的军队交战,交战甚欢,难分难解.黄帝想改变一下战术,叫仓颉拿作战地图来,但发现地图已丢失.只好收兵再作商议.回营后黄帝很生气,责怪仓颉没办好.仓颉说,现...

#慕贝昨# 汉字的来历 -
(15829061058):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慕贝昨# 汉字的来历
(15829061058): 汉字的来历:汉字起源于生殖崇拜文化,发明于太极文化(异于自然产生说),创造于刻契、绘画、结绳、编贝等.总体来说中国汉字的发展,前后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半坡陶文→东夷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慕贝昨# 中国汉字的起源 -
(15829061058):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

#慕贝昨# 汉字的起源是啥 -
(15829061058): 汉字的起源 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作斗争.在斗争中,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诞生了.但语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到较远一点的...

#慕贝昨#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
(15829061058):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

#慕贝昨# 汉字的由来 -
(15829061058):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