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里面“方志”和“野史”怎么理解?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简言之,方志就是地方志,是政府编撰,属于正规历史记载,资料以此为准。野史是私人行为,也许记载的东西是真实的,但一般只作参考。
鲁迅先生说,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不是看官家的史书,而是在野史里!

方志
以地区为主,综合记录该地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与现状的著作。又称地志或地方志。有关专载江河湖海、祠庙寺观、名胜古迹、水利交通的著作,亦可归入其内。方志种类大体是:①综合全国情况的有总志和一统志。②地区性方志,如省志、州志、县志、厅志、乡土志等。③专志,指山水禅林、寺庙、书院、游览胜迹、人物、风土方面的志书。方志起源很早。《周礼·春官》有外史“掌四方之志”的说法。到了西汉和魏晋时期,方志一词已屡见不鲜。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志尚处于形成阶段。当时,无论是体例内容,方志皆属地理书,其称谓亦多为地志、地记。其内容主要记叙地区的方域境界、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现存的第一部具有比较完整内容的方志书《越绝书》(相传为东汉袁康所撰),就出现在这个时期。隋唐两朝,图经盛行,以志、记为名的方志书也发展起来。所谓图经,开始多以图为主,表示疆域、山川、土地,经是图的说明,是图的附属物。隋唐时期,图经已以经为主,图反成为辅了,更加接近于后来所说的方志的性质。宋代,以记地为主的方志成为史学的一个分支。至此方志书始体例初备,自成一体。明代的方志比较前朝又有发展,数量和种类都有增加。全国有一统志,各省普遍修总志或通志,省以下的府州县亦各多次修志。此外还出现了边关志,以及村镇志等等。对于志书的性质,明代明确提出属于史的范畴。清代是地方志的全盛时期,不但种类全、数量多,在体例和内容方面也更加充实完备。清代朝廷多次下诏促令各省修志,修山水寺庙以及园林胜迹的专志也很多,还修关津志、盐井志、乡村镇里场坊市里等志。清末又新出现乡土志。与清代相比,民国时期方志的编纂,规模要小得多,体例多数亦沿袭旧志,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如注意记载农工商业的生产情况和人们的生活面貌,还增加了各种统计图表等等。中国的方志,反映地方特点,志书按时修订,包括内容广泛,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保留至今的志书(不包括山水祠庙等专志),约8500多种,其中清代最多,共6000多种,10万余卷。方志书除分藏国内各图书馆外,在国外也有不少,亦有散存于私家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方志编纂工作由隶属于国务院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领导,到1995年,全国新出版的地方志已达5000多部。

以方志为研究对象的方志学是研究方志的产生和发展、性质和类别、特征和功能、编纂理论以及整理和利用的学科。

野史
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稗官者,采录民俗民情的小官也。《汉书·艺文志》引如淳所说,“细米为稗,街谈巷说,甚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里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这种闾巷风情、街谈巷说、遗闻佚事的纪录,也叫“稗史”,如鲁迅所多次称道的《明季稗史》之类。鲁迅所说的“杂记”,大概即“稗史”之类。稗是野生的草,稗史其实就是野史。

所谓“野”,有两层含义:第一,从与在朝人士相对立而言,是在野人士(或士大夫的下层人士)所作,未经官方审定,更不是“钦定”的,甚至为官方所禁,不是藏于庙堂官厅,而是流传于“野”,当然,其中某些书也流传到官厅,在流传中经过官方删改;第二,从雅与俗、文与野相对立而言,是未经人工过分雕饰的,是原始的史料,虽然显得粗鄙,但具有原始性、真实性。

方志 :
fānɡ zhì
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也叫地方志。
野史 :
yě shǐ
旧指私人编撰的史书:稗官野史|人间野史亦堪传。

方志:就是地方志,是记述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述。

野史:非宫廷史官记撰的史书,一般都是民间流传下来的

说说你知道的野史~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评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户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原来唐朝这么差。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评价:原来我们以前学到的历史都是骗人的。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蛮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蛮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人类在退化?(身体方面)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评价:原来历史并不总是进步的。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万吨。

  评价:原来宋朝并不跟我们想象的那样差。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才停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看来我们真的误会宋朝了。

  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评价:看来宋朝时期的中国人还是挺理性的。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评价:但最后跟定都没啥区别了。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评价:其实,人类就是这样的自私。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万元人民币)

  评价:貌似现在只有欧美发达国家才这样。

  13.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当前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评价:宋代中国人的创造力真不是盖的。

  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评价:只能说那时的中国更像中国。

  15.在1233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宋史》《元史》等)


  2010-4-22 20:05 回复

  xfmonkey
  15位粉丝
  2楼


  评价:这让我想起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九章》等)

  评价:原来我们祖先什么都有,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屠杀了2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评价:原来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成吉思汗,那些崇拜它的人赶快醒醒吧!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领土](《明实录》等)

  评价:幸亏朝鲜、越南都脱离中国独立了,要不然我们今天得跟棒子一个德行。

  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吨。

  评价:排水量都接近航母标准了,比较KB。

  20.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

  评价:确实是皇帝中的异类。

  21.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评价:其实,理论都是马后炮。

  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

  评价:所谓“明亡于万历”,原来如此。

  23.自1572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7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共计约3.53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评价:资本主义萌芽?这简直是一只脚迈入资本主义了。

  24.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评价:敢情是中国间接掠夺了美洲人民。

  25.中国在明朝中后期曾经研究过坦克。(《武备志》等)

  评价:这个比较雷。

  26.1644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

  评价:人到底还是没法胜天的。

  27.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年。(《朝鲜李朝实录》等)

  评价:那时候棒子还是挺重义气的。我也终于明白,进化论并不适用于棒子。

  28.清朝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部,79070卷,禁毁6766部,93556卷。

  评价:真不知道这是修书还是毁书。

  29.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票的优势。

  评价:历史根本就是“上帝在投色子”,所谓历史大势基本纯属胡扯。

  30.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评价:这么多年都干什么了?不过,这也只能问清朝皇帝了。

  31.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评价:这冤大头,自作自受。活该!

  3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万对阵2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评价:嗯,这个……

  本帖所列事实仅供参考,毕竟本人不是历史专业。有几位同学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我在这里对各位表示感谢。

  补充1.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评价:其实,金庸小说的历史背景基本都是反的。当时萧峰阻止辽军南下,其实是救了他们。

  补充2: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心史》等)

  评价:进化论同样不适用于鬼子。

  补充3: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朝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朝。

  评价:当我们的“专家”在不遗余力地为“康乾盛世”大唱赞歌的时候,是否想到了有一个朝代正在默默地受着后人们无端的非议,而这个人民生活水平十几倍于“康乾盛世”的朝代却正在人们尽情挥洒的刀笔之下“积贫积弱”着呢。

  PS又PS:不少人怀疑中国史料的真实性。确实,很多史料都有不少错误,但如果通过对几种史料的对比分析,很多错误都是可以被纠正的。如果只看《明史》《清史稿》,得出的结论自然是明朝有如人间地狱,清朝跟天堂似的;如果只看《元史》,南宋简直弱得没边了。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所修史料可靠性程度从高到底排列如下:

  东周(春秋+战国)>汉朝>宋朝>明朝>元朝>唐朝>清朝


  这些转贴好长时间了,我也不知道源头是哪里

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稗官者,采录民俗民情的小官也。《汉书·艺文志》引如淳所说,“细米为稗,街谈巷说,甚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里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这种闾巷风情、街谈巷说、遗闻佚事的纪录,也叫“稗史”,如鲁迅所多次称道的《明季稗史汇编》之类。鲁迅所说的“杂记”,大概即“稗史”之类。稗是野生的草,稗史其实就是野史。

所谓“野”,有两层含义:第一,从与在朝人士相对立而言,是在野人士(或士大夫的下层人士)所作,未经官方审定,更不是“钦定”的,甚至为官方所禁,不是藏于庙堂官厅,而是流传于“野”,当然,其中某些书也流传到官厅,在流传中经过官方删改;第二,从雅与俗、文与野相对立而言,是未经人工过分雕饰的,是原始的史料,虽然显得粗鄙,但具有原始性、真实性。


#于琼峰# 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中加粗的词语 -
(15592753440): 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加粗,关键要结合文章的文体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1、议论文中最后一句话词语加粗是启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记叙文中最后一句话词语加粗是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中心思想,照应开头(题目),若有描写,含蓄点明中心3、说明文中最后一句话词语加粗是与开头相呼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揭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旨.

#于琼峰# 看些文言文题,几乎都看不懂意思,更别说做题了,想点实际的办法. - 作业帮
(15592753440):[答案] 第一个劝告:要有耐心.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很多时候,文章句子尤其是诗词,只看一遍两遍是很难理解的. 如果让你翻... 试着从中寻找有用的提示. 举些例子: 首先,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风格.通常情况下正史和野史轶闻的风格是有区别的,书信...

#于琼峰# 高考考过的题型第二年不考了,还有必要复习吗? -
(15592753440): 高考试卷考的是思路,是知识点,做题方法,你复习他,是学习解题思路和知识点的贯通,如果你都能把握住这些点,你考试就没有问题了,因为你看一眼就知道在考什么知识应该怎样去解答

#于琼峰# 如何高效阅读 pdf -
(15592753440): 对于大部分书籍,重要的内容只占全书的20%左右,所以学会高效阅读很重要.阅读中,最好能练成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简单构架思维导图的习惯和能力,这样可以大大的提升阅读效率.现在,我已经养成了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

#于琼峰# 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怎么理解 -
(15592753440): 带着问题进课堂是因为没学过,不懂,当然有问题;带着问题出课堂是因为经过老师的讲解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多的相关的想法见解和疑问

#于琼峰# 铭字解释是什么 -
(15592753440): 1、用作名词,意思是:文体名.刻在器物或石碑上,警惕自己或赞颂他人的文字. 2、用作动词,意思是:刻文字于器物上. 3、用作动词,意思是:比喻记得很牢. 4、用作名词,意思是:刻在器物上的文字.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

#于琼峰# 问鲁迅语录“野史,是真正的历史”
(15592753440): 这句话并不是先生的原话,而是后人总结先生的一个观点 先生在几篇文章中都表达过... 《明季南北略》、《明季稗史汇编》和《痛史》等许多野史. 同样,在这篇文章中,...

#于琼峰# 红楼梦》第一回中“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是什么意思? -
(15592753440): 因为汉唐是封建时代最强盛的两个朝代,持续时间比较长,发生的故事比较多,野史为了吸引观众,就假借这两朝

#于琼峰# 史记,野史不要注释译文能看的懂吗?
(15592753440): 要看你自身的古典文学水平,一般高中时候努力学习古文都能看懂,比如史记首卷: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这种类型的描述文字完全可以看懂,当然其中不乏难以理解的,比如: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凭字面意思很难理解,就需要配备文言文字典这类工具才可以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