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 电学 欧姆定律 物理电学欧姆定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1)根据I=U/R,I变小,则U变小或R变大。
答案:电压在逐渐变小、电阻在逐渐变大。
(2)灯丝烧断了,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则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增大。(灯泡两端分得的电压小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两端的电压) 答案:D
2.解:在串联电路中,U=UR=4V R=U/I=4V/0.2A=20Ω I1=I+0.4A=0.6A
R总=U/I1=4V/0.6A=20/3Ω 则1/(1/20+1/R1)=20/3 R1=10Ω
答:电路的总电阻R总和为20/3Ω,R的阻值为20Ω,R1的阻值为10Ω.

1(1)灯泡在发光时,灯丝电阻是逐渐变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因为R大了所以I小了
(2)D 当灯丝断了时,相当于把U表和I表串联起来了,所以I表几乎无示数,U表示数几乎为0
2 R1U/I=4V/0.2A=20欧姆
由题得:I变=I2=0.4A
则支路2总电阻R2/I2=4V/0.4A=10欧姆
所以R=R2/2=5欧姆
R总=U/I1+I2=4V/0.2A+0.4A 自己算吧

1.电阻和温度成正比,温度升高,电阻也升高
2.D
此时灯丝烧断,电路变成电压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直接测电源电压
因为电压表电阻很大,所以和电流表串联基本没有电流
即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比原来大,选4D
3.先算出该电阻R1的阻值:R=U/I=4V/0.2A=20欧
因为并联后电流0.4A,即电流变为原来两倍
又因为电压不变,根据R=U/I
所以电阻R是电阻R1阻值一半,即10欧,R总=R+R1=30欧
(比值做的方便,还可以依次求R的阻值)

1,由于温度的改变,灯泡的电阻变大了,电流就小了。
2,D
2I=U÷R
∴R1=20欧
∵I=I1+I2
∴I2=0.2A
∵U=U1=U2
∴R=20欧
∴R总=10欧

原因可能是灯丝受热,电阻发生了变化。

应该是D因为在电学中,常常将电流表看成一节导线,它的电阻很小,一般忽略不计,灯丝烧断之后,电压表相当与直接测量电源电压。

1(1)温度 因为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电流越小;(2)D 因为灯丝断了,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所以电流表没示数;电压表与灯泡并联,U=IR,电流变小,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有示数且比原来大。
2.R1=U/I1=4V/0.2A=20欧姆
R2=U/I2=4V/0.4A=10欧姆
1/R=1/R1+1/R2=1/20欧姆+1/10欧姆=3/20
R=20/3大约等于6.7左右
也可以用R=U/I得方法也可以算出来

初中物理电学题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研究在一段电路中的电压 、电流 和电阻 的数量关系.它的研究方法是先。保持电阻不变,调节电压,可以发现,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也就是电压越大,电流越大(注意是先有电压先的,不能说 电流越大,电压越大,就好像有了你爸才有你)。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大小(一般用滑动变阻器),可以发现,电阻与电流成反比。这个实验要有,电流表,电压表。才能观察。

初中的知识几乎忘记了,应该是这样,纯手打了,望采纳。

首先不看定值电阻因为滑动变阻器减少一半电路电流增加0.75A-0.5A=0.25A,所以划片p移到a端电路电流增加0.25*2=0.5A因为算上R2电流为0.5A,所以当电路中只有R1也就是P移到a,电路电流就变为0.5A+0.5A=1A就是R1为1A阻值为5Ω有欧姆定律U=IR得电压为5V。
2)已知电压为5V 因为串联,I1=I2=0.5A由欧姆定律得R=U/I得R2 =10Ω
纯手打求采纳(不会欧姆定律都可以再问我)


#熊版振# 初三物理,总结电学
(15955895994): 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 公式:I=U/R 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

#熊版振# 初中物理 欧姆定律
(15955895994): 这个根据欧姆定律对整个电路进行考虑就很容易了:划片左移,整个线路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U0、U2增大;R1减小,U1=U总-U0-U2,减小较多;U1+U2=U总-U0得到,分到R1和R2上的总电压减小,△U1>△U2.划片右移,整个线路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U0、U2减小;R1增大,同理U1=U总-U0-U2,U1增大,而且U1+U2=U总-U0,其和值增大,说明U1增大值大于U2减小值,所以△U1>△U2. 结论:无论划片怎样滑动,都有△U1>△U2,完毕!

#熊版振# 初三物理上册欧姆定律有哪些要点 -
(15955895994): R=U/I,这就是欧姆定律,这个是最重要的,以及它的变式U=RI和I=U/R

#熊版振#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 -
(15955895994): 每只彩灯的电压为4V,总电压为220V,故应串联220/4=55只彩灯.总电阻为20*55=1100欧姆烧断一只,电阻为1080欧姆电流=220/1080=0.2037037A电压=4.07V

#熊版振#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欧姆定律——电功率)最好用字母表示.感激不尽! - 作业帮
(15955895994):[答案] U=I*R I=U/R R=U/I P=I*U P=W/t P=U的平方/R P=I的平方*R

#熊版振# 初三物理 欧姆定理
(15955895994): 串联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加在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 并联中,电阻变大,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小,总电流变小,加在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且其他干路不受影响 一般情况下定值电阻和电源电压不变, 所以有以下关系串联: I=U/R 电流越大电压越大 电流处处相等 U总=U1+U2…… U1/U2=R1/R2 串联分压,R1越大U1越大,另一个越小,同理R2越大U2越大 并联: U=IR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压处处相等 I总=I1+I2…… I1/I2=R2/R1 并联分流 R1越大I2越大,另一个越小,同理R1越大I2越大 不懂的话来问我、

#熊版振# 初中电学欧姆定律
(15955895994): 选D 电流为原来的1/2 则总电阻是原来的2倍 原来的总电阻是30欧 所以现在的总电阻为60欧 所以变阻器的电阻为60-10=50欧

#熊版振#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
(15955895994): 电流,电压跟材料的属性无关,而电阻跟导线的长度L,导线的横截面积S,导线的导电率ρ有关,R=ρL/S(永远记住导线的体积不变);所以,比如拉直为原来的2倍以后,横截面积就变为LS=1/2L1*S1,S1=2S原来的两倍(其他条件不变),所以电阻变为R=ρ(1/2)L1/2S=1/4R1,R1=4R,变为原来的四倍

#熊版振# 初中物理 - - 欧姆定律 -
(15955895994): 电源电压为U,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当滑片P在中点c时电流为I1,P位于d点时为电流I2,P位于d点时电流为I3.则有U=I1*30欧+7.2V______其中I1=7.2V/(R/2)U=I2*30欧+Uad ______其中I2=Uad/(R/5)U=I3*30欧+Uab ______其中I3=Uab/R将以上六式联立,解方程组得:U=12V,R=90欧

#熊版振# 初三物理!有关欧姆定律!急急急急,解释!高悬赏! -
(15955895994): 相信我没错的!1-5:B、A、A、D、D6-8:C、A、D说明:1、令电源电压为60V.I1=60/30 : I2=60/20: I3=60/10 即:2:3:6故选B.2、并联电路:I干=I1+I2=1+2=3A 故选A.3、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电压表测滑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