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朝廷用人文言文阅读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1. 【找一篇关于古代贤士不被朝廷重用而有感而发的文言文找一篇关于

滕王阁序 唐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晏子论用人文言文翻译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忠臣之行何如?」

对曰:

1.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

2.进贤选能,不私乎内

3.称身就位,计能定禄

4.睹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

5.不权居以为行,不称位以为忠

6.不掩贤以隐长,不刻下以谀上

7.君在不事太子,国危不交诸侯

8.顺则进,否则退,不与君行邪也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忠臣的德行是什么样子?」

晏子回答道:

1.不遮掩君王的过失,进谏于君王之前,不宣扬君过于外

2.推荐贤良选拔能人,不偏向于自己的内亲

3.度量自己的德才而居官位,权衡自己的才能来接受俸禄

4.发现贤良之人不居官在他之上,接受俸禄不超过贤者的数量

5.安于自己现在的职位去作应作的事,尽力称职就是忠于职守

6.不掩盖贤良和隐瞒他们的优点,不刻薄下属来献谀国君

7.国君在位时不侍奉太子,国家危急时不交好诸侯

8.君臣相得时就立身朝廷,君臣相背时就辞官,不参与国君作邪僻不正当之事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古之莅国治民者,其任人何如?」

晏子对曰:「地不同生,而任之以一种,责其俱生不可得;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责焉无已,智者有不能给,求焉无餍,天地有不能赡也。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古代君临天下治理百姓的君王,他们任用人的情况如何?

晏子回答说:土地有不同的性能,而不同性能的土地只能栽种某一种植物,要求它什么都能生长是不可能的;人有不同的才能,而不同才能的人只能任用他办某一个方面的事,不能苛求他什么事都取得成功。要求没有穷尽,即使聪明绝顶的人也有不敏捷的时候,要求没有止境,天地也有不能给足的时候。所以圣明的君主任用人,谗谄阿谀的小人不能靠近他的左右,结党营私的人不能在他的朝廷上理事;任用人的长处,不过问他的短处,任用人的擅长,不勉强他的拙劣,这就是使用人的概要了。

晏子位为齐国宰相,他效忠国家、礼敬贤士、态度谦虚、智慧充溢。他这饱含教益的言论为后人发现良才、善用人才明示了很好的标准和方法。果能照此法而行,何患不能精英荟萃?

3. 明史章正宸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章正宸,字羽侯,会稽人。从学同里刘宗周,有学行。崇祯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礼科给事中。劝帝法周、孔,黜管、商,崇仁义,贱富强。

礼部侍郎王应熊者,温体仁私人也,廷推阁臣,望轻不得与。体仁引为助,为营入阁。正宸上言:“应熊强愎自张,何缘特简。事因多扰,变以刻成,综核伤察,宜存浑厚。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帝大怒,下狱拷讯,竟削籍归。

九年冬,召为户科给事中,迁吏科都给事中。周延儒再相,帝尊礼之特重。正宸出其门,与搘拄。岁旦朝会,帝隆师傅礼,进延儒等而揖之曰:“朕以天下听先生。”正宸曰:“陛下隆礼阁臣,愿阁臣积诚以格君心。毋缘中官,毋修恩怨,毋以宠利居成功,毋以爵禄私亲昵。”语皆风刺延儒。延儒欲用宣府巡抚江禹绪为宣大总督,正宸持不可,吏部希延儒指,用之。延儒欲起江陵知县史调元,正宸止之。延儒以罪辅冯铨力得再召,欲假守涿功复铨冠带,正宸争之,事遂寝。其不肯阿徇如此。未几,会推阁臣,救李日宣,谪戍均州。

福王立,召复正宸故官。正宸痛举朝无讨贼心,上疏曰:“比者河北、山左各结营寨,擒杀伪官,为朝廷效死力。忠义所激,四方响应。宜亟檄江北四镇,分渡河、淮,联络诸路,一心齐力,互为声援。两京血脉通,而后塞井陉,绝孟津,据武关以攻陇右。陛下缟素,亲率六师,驻跸淮上,声灵震动,人切同仇,勇气将自倍。简车徒,选将帅,缮城堑,进寸则寸,进尺则尺,据险处要,以规中原。天下大矣,渠无人应运而出哉?”魏国公徐弘基荐逆案张捷,部议并起用邹之麟、张孙振、刘光斗,安远侯柳祚昌等荐起阮大铖,正宸并疏谏,不纳。改大理丞,正宸请假归。鲁王监国,署旧官。事败,弃家为僧。

以下答案供参考:

4.A.望轻不得与 与:给予

B。迁吏科给事中 迁:升官

C。正宸争之,事遂寝 寝:止息

D。宜亟檄江北四镇 亟:紧急 答案:A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章正宸“有学行”的一组是:

①从学同里刘宗周②体仁引为助,为营入阁③应熊强愎自张,何缘特简④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⑤召复正宸故官⑥正宸痛举朝无讨贼心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⑤⑥ 答案:C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章正宸上言阻止王应熊“入阁”,结果惹怒了皇上,被送入监狱拷打审讯。

B 周延儒再次任宰相,章正宸在周延儒门下做事,他们俩的关系不好,章正宸与周延儒意见常不合。

C 章正宸说“陛下隆礼阁臣,愿阁臣积诚以格君心。毋缘中官,毋修恩怨……”这些话,是在讽刺皇上。

D 章正宸向福王上疏时,陛下应亲率六军驻扎在淮上,人人齐心同仇敌忾,勇气自然会倍增。 答案:C

4.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C 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按:追究.(2)D 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3)C “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错,根据原文信息“兵部议,寝不行”可知,兵部并没有采纳亨信的建议.(4)①让:责备;孰与:哪赶得上、与…相比,哪一个好;死法、死敌:死于法度、死于敌手.句子翻译为: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②但:只;虽:即使;谁与:和谁.句子翻译为: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答案:(1)C(2)D (3)C(4)①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②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参考译文: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考中永乐二年进士,授予工科给事中.晋升为吏科右给事中,因受牵连获罪被贬谪到交址为小吏.过了九年,仁宗即位,才召入朝中为御史.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居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晋级一等.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当时皇上派遣官员测量两镇军田,一军八十亩以外,都征税五升.罗亨信说:“文皇帝时,诏令边防军队尽力垦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今天为何忽然采取这一举措呢?塞上诸军,防卫边疆劳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自冬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开始割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算算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人民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皇帝采纳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当初,罗亨信曾上奏说:“也先专等时机挑起事端,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来防备.不然,恐怕贻留大患.”兵部议论,废置不用.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军民纷争而出.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出城的杀.”又与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罗亨信登城告诉他们说:“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也先徘徊而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那时候,皇帝被俘,敌骑兵日 *** 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信与总兵杨洪凭借这座孤城守卫着交通要道,对外抵御强敌,对内保卫京城.戴头盔之处,头发全秃光.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答应了他.回去八年后,死于家中.。



~


#驷鸣宽# 诫兄子严,教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
(19155713110):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援前在交趾①,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②,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

#驷鸣宽# 文言文 《取信于人》 阅读题 (选择题要有解释)拜托 回家作业 -
(19155713110): 1、C 赏赐百千强 赏就是奖赏的意思,本文中并无“罚”的意思 2、D,都是“十分、非常”的意思A的“尔”,第一个是 你 的意思,第二个是 语气助词 B的“其”,第一个是“那个”的意思,第二个是“他”的意思 C的“以”,第一个是“用”的意思,第二个是“把”的意思(这个你最好把全文给我看看) 3、(如果)你能给我攻取继元(人名?)的一城或一寨,(那我)不但免除你的死罪,还当赏赐给你一个官来做. 年末时候,这个人过来将刘继元的一个城诱降过来了.郭进将他的这件事上报给了朝廷,请求给他一官半职. 为人要言必践,行必果 ,承诺的事情必须做到.

#驷鸣宽# 文言文《此琴弗古》阅读答案 -
(19155713110): 原文: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

#驷鸣宽# 文言文 <<贞观政要>>中的至公之道的翻译 -
(19155713110): 【原文】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①.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②.故知君人者,以天下...

#驷鸣宽# 我要语文八年级上册详细的复习提纲..急.......人教版的 -
(19155713110): 一、词汇积累绥靖 阴遏 锐不可当 编算...

#驷鸣宽# 翻译以下文言文:
(19155713110): 纯仁凡是荐举人才,一定凭天下公众的议论,那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是纯仁所推荐的.有人说:“担任宰相,怎么能不罗致天下的人才,使他们知道出自自己的门庭之下呢?”纯仁说:“只要朝廷用人不遗漏正直的人,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知道是我所荐举的呢?”

#驷鸣宽# 文言文阅读(19分)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
(19155713110): 试题答案:小题1:B小题2:B小题3:C小题4:(1)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译出大意给1分;“敢”“死法”“孰与”“死敌”,译对一处给1分.)(2)谋臣只专注于收积粮,不知道人心不稳定,即使有粮食,将和谁一起来防守?(译出大意给1分;“但”“务”“虽”,“将谁与守”宾语前置,译对一处给1分.)

#驷鸣宽#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郑雍,字公肃,襄邑人.进士甲科,调兖州推官.韩琦上其文,召试秘阁校理、知太常礼院... - 作业帮
(19155713110):[答案] 4.B 5.C 6.B7.(1)郑雍推辞说:“中丞因为我的言论而失去职位,而我自己却填补他的空缺,这不是用来让风俗淳厚的办法... 皇帝听从了郑雍的意见.郑雍出使契丹回来,调任右谏议大夫,说:“朝廷用人重内轻外,选用州郡的长官,很少从朝廷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