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风民俗写作文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1. 以民风民俗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民风民俗水花——―傣族泼水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影响力最大的,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又叫“浴佛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一般持续三至七天,第一天用傣语叫做“麦日”于农历除夕相似;第二日叫做“恼日”(空日);第三天叫做“叭网玛”竟为守岁。

人们把“叭网玛”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水去佛像前浴佛,然后就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人们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古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四处飞溅,在这一天谁身上的水最多,甫叮颠顾郯该奠双订晶谁今年就更幸福,更美满!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去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到佛寺浴佛是,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一朵朵水花在天空胜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呀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赞歌,水的祝福,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幸福的世界。

欢声笑语在耳边回荡,一支支舞蹈在眼前浮现。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入夜、村寨鼓乐想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有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水花象征——吉祥;水花象征——健康;水花象征——幸福!。

2. 以“民风民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标题:欢欢喜喜过大年俺记得嫩过年,四岁多叽,到哩年下,俺屋娘就做不洋。

嫩姑时机,俺屋娘在酒埠江合作社营业。叽上早就拿些哩,年 下冇气息,要忙到夜杯叽咋个时候。

俺屋娘要工作,就要俺直爱婆屋里过年。早就跟东塘车站个人哇好哩,要叽边搭些俺直,到哩修配厂停一下。

俺嫩姑时机也老 拉,晓得走爱婆屋里个路。嫩姑时机坐湘运个班车,早上得东塘上车,沙路,走些灰是光嘣。

到哩修配厂,俺边得车子上下来,原来是俺屋娘早就哇好哩日子,要大 舅来接俺,同来接俺个还有大表姐,其实大表姐比俺屋娘只细得几岁人。大表姐接过从车上递下来个竹蓝,里边有尾子布、沙子盐、红砂糖、煤油、洋碱(即香 皂)、火柴等。

大舅穿着一身棉布衫裤,腰里扎着一根萝白手巾,路边放着一部木式土车子。俺喊过大舅和大表姐后,就坐到木式土车子上直。

大舅干咳了一声,推 起土车子朝山坳里直哩。到大舅屋里,要过一条垅,翻一座山,又过一条垅,就到哩。

­ 嫩时大舅屋里,有五只妹姬,一只乃姬。大舅 母早就在屋里打茫,当俺得土车子上下来,表姐表妹和表弟就都围哩上来,问光样个事,问嫩样个事。

俺细哩就有个坏习惯,不见鸡腿不开口。爱婆晓得俺想咋个, 背起俺就进屋。

乡下个早饭,一般在九点多,俺到大舅屋里时,有可能过哩吃早饭个时辰。大舅母笑着哇:“仔叽,就等你啦!”吃饭在高桌子上,但俺是不上高桌 子吃饭个,偏要直坑橙上坐,因为坑橙个火架里有炉盆火,暖和。

爱婆就装了饭来喂,俺细哩不欢喜吃蔬菜,只欢喜吃腿巴。俺扯些胫根谷茫,看碗里有腿不?如果 冇得,嫩就衔口饭不吃也不咽。

大舅母欢喜开玩笑,事先不加腿,只加些黄菜在碗里。俺就衔着这口饭,佳火。

直到爱婆把腿加些来,俺才正式开口吃饭。爱公一年 养一伴鸭,叽欢喜吃 *** ,俺欢喜吃腿,所以俺吃腿呀,从年头吃到年尾。

大舅母杀哩养双,连唐腿一块剁,一只养双就有四只腿。­ 爱 婆屋里人多,过年就格外个闹热,也格外个做不洋。

先是洗洗刷刷,里里外外搞简洁,桌、椅、板橙,门、窗、床、柜,锅、碗、瓢、盆,都搞些灵光。表姐们除了 这些事,还得担满水缸,听老辈人哇,正月三日不担水、不扫地下。

柴也得把灶下堆些咋个样。嫩时自家作豆腐,表姐们轮流上阵,直推磨。

俺嫩时还小,咋个都做 不得,只在边上看热闹。磨圆哩豆子,还要作米豆腐。

俺就欢喜吃米豆腐,只是现在个米豆腐冇得嫩姑时机好吃。年下嫩几日,大舅母带些表姐们,做个冇停息。

晚 上还要炒薯皮、薯丝、豆子,俺晓得,就等呀,不直困觉,有东西吃罗。­ 爱公是屠员,过年有肉吃。

嫩光大品碗,堆堆一碗粉子肉, 巴掌姑大块。嫩时过年,也冇春联,也冇炮仗,就是俺带个火纸枪最神气。

场上五分钱一张个火纸,俺屋娘帮俺买哩两张。俺个火纸枪是板车蒂子做个,硬是有光 响,扳一下,“啪”,冇担心就吓勒光乐些。

有时俺就直吓一下表姐,吓些叽边是光酿。表姐就告状到大舅母嫩里,大舅母为哩不驳表姐个面子,就装做打俺几下, 口里还边哇:要你死日,要你死日!俺笑笑就走开哩。

表姐们就骂:死秋乃,死过直!­ 穿上大舅母做个新布鞋,别提有多神气哩,走 些路来,那叫爽!年下三十日,杀鸡过年,先在神堂前烧点纸,上柱香。大舅母就喊俺也到厅屋直,直叩个头。

嫩姑时机,厅屋上席,正中间,贴着毛主席个像,两 边个字后来才认得:听毛主席话,跟 *** 走。大舅母哇:秋乃,你给毛主席叩个头罗!俺那里晓得叩咋个头呀,倒是表姐们一个个都跪在神堂上,叩起了头。

当然 叩头不能免,俺就跪下叩头。刚叩完,表姐们就唏唏,要俺向毛主席下保证,以后不死日哩,而且还要哇出声来。

俺叩了头,起身躲到爱婆怀里,爱婆背起俺就走出 哩厅屋。­ 年饭,好闹热个。

加俺秋乃,十一个,一大桌打围。平时表姐表妹是不能上桌的,大年三十个年饭,个个都能上桌,也不会 打筷子脑。

俺上桌也没讲究,一手抓一只鸡腿。大舅母笑着说:你慢点吃,冇那个敢跟你抢。

粉子肉,粉皮煮鸡,腊肉,腊鱼,活豆腐,黄菜,一桌子个菜呀。­大舅母并不上桌,加点菜在边上吃,又把老口标哇勒出来哩:大人茫插田,细孩茫过年。

————————————————————————————————家乡对每个人来说,总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个农村集镇,狭长的街道贯穿南北,足有三里多路。

从南到北有两个拐弯,延伸出几条小巷。大街小巷都是用麻石铺成的路面,南来北往的脚步将条石磨得发亮。

赶集的人们天蒙蒙亮便从街的两头鱼贯而入,寂静的老街刹时变得喧嚣起来。 小镇地处县城东部的中心,是方园几十里内的集散地。

这里除了有些市井生活气息外,更多的仍然是沿袭着乡土的习俗。遵循传统的做法,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四时八节。

过年当算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大家印象特别深刻的节气。接着是端午、中秋典故的年年重温。

与此同时,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特有的习俗——七月半的茄饼。每年的农历七月半前十天,家家户户忙着祭祀祖先,俗称过节。

在供奉先人的饭菜中,有一样东西是绝对少不了的,那就是茄饼。这个风俗不知何时兴起。

3. 写春节习俗的作文范文

春节是所有学生盼望的节日,但是与此同时老师会留一些作文作业,你是否还在为怎么写作文而苦恼,以下是考试吧为大家整理搜索的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春节习俗作文400字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4. 以民风民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六百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23762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5.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写春节的谢谢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临近年末了,春节也即将来临.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喜庆的“福”大街上人们都忙着买年货,家长领着孩子在服装店里买新衣服.许多大人们忙着清洗着自己的房屋.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节即将来临,好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 春节终于到了,当钟声响起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遍每个角落,窗外的草地上已经有许多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在游戏.我重睡梦中醒来,第一反应是我又长了一岁,穿上新买的衣服,和屋外的伙伴们一起玩耍. 大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孩子都在旁边捂着耳朵驻足观看,鞭炮响完后,就是孩子的乐园.孩子冲到鞭炮堆里去寻找未燃的鞭炮,比一比谁找的数量多.看着伙伴们都认真的在寻找,我也拿着一根小木棍努力的找着. 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对联,看着一副副春联,我不禁想到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春节号长春”.家家的门前都被装扮成了红色,我不禁看到了节日的气息.还看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与祝福. 拜年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每当到外婆家拜年时,外婆总会端来一杯用冰糖泡的冰糖茶,让我喝,接过茶一口下肚,那个甜味一下甜到心底,真想再喝一杯,接着就向外婆说着吉祥的话,拜完年后外婆就会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红包塞进我的手里,此时我不必像平时那样看父母的脸色,而是大大方方的把红包接过,心里美滋滋的. 夜幕降临后,人们都在屋外放烟花,这激动人心的时刻,“3——2——1”瞬时,烟花四射,仿佛如惊雷般的响声出现,我忙出来观看,这一看可了不得,天空呈现迷人的黑色,再加上灿烂的烟花,让人目不暇接,红的,紫的,蓝的,绿的,金的……五彩缤纷,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高,就象在比美似的,只见一个金色的点,高高的飞起,这五彩的烟花仿佛就是印在天上.地上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欢呼声随着烟花飘荡在节日的夜空中! 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你年一定充满朝气,一定充满着希望.来源:网络综合-迎新年作文:欢度春节_600字。

6. 以“春节习俗我知道”为主题写一篇作文选取自家过春节最有特色的

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待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可以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可以,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接着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可以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终于可以吃汤圆啦!此时的我,心情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今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美好期盼.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习俗有种一种期待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开始做汤圆吧!希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7.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六年级450整理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形成一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土家族过节的风俗习惯.土家族是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然而我很荣幸的当上这个家族中的一员.土家族是跟着汉族一起过春节的,但是过年的风俗却大不相同.比如说:⒈过年的时候要打糍粑,糍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当上家常便饭,而汉族却是大鱼大肉(这就是富与贫之间的差距啊!);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吃完团圆饭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阴间的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而汉族却只是简简单单的守岁;⒊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脸水倒掉.因为洗脸水相当去金银财宝,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孙孙在这一年就会大不幸,而汉族却要在大年初一彻彻底底的打扫一次;⒋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须把欠的债还清.俗话说得好嘛“新年有新气象”(这条和汉族差不多).土家族过年的风俗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如果想知道的话,就来到贵州,来到这个多民族的地方。



~


#燕忽闹# 民风民俗的作文 -
(13069546362): 民风民俗的作文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多种居民,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西乡山区很普通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

#燕忽闹# 各种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
(13069546362): 风俗习惯 傣族的家庭和婚姻过去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其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

#燕忽闹# 以民风民俗为话题的作文 -
(13069546362): 抢挑金银水的来历 很早以前,沔阳州有个年轻后生叫望财,种地谋生.祖上没给他留下多少财产,只有几亩薄地,日子过得很清苦.眼看一年一年过去了,望财的家境仍未啥变化.平淡、紧巴的生活,让他一次次萌生发财的念头.可是,想归想...

#燕忽闹# 请帮我写一篇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 -
(13069546362): 桃花源上接五强溪,下连武陵,相传是古代秦人躲逃连年战乱和苛捐兵役的避难之所.他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自劳自食,繁衍子孙,独成一方风水.至今这里古扑的民风民俗,仍展示着她作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

#燕忽闹#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200~300字 -
(13069546362): 傣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上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

#燕忽闹# 围绕“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个主题写一篇作文请大家帮我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作文.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 - 作业帮
(13069546362):[答案] 桃花源上接五强溪,下连武陵,相传是古代秦人躲逃连年战乱和苛捐兵役的避难之所.他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自劳自食,繁衍子孙,独成一方风水.至今这里古扑的民风民俗,仍展示着她作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里有一村...

#燕忽闹# 写一篇民风民俗的作文.
(13069546362):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长的民间节日.黎明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冀一年...

#燕忽闹# 民风民俗作文500字 -
(13069546362):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

#燕忽闹# 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 -
(13069546362): 土家族吊角楼 吊角楼是鄂西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有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苗族、土家族多居住在山区,坡度较大.建房时都喜欢建造有古色古香的吊角楼.这种吊角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万字塔...

#燕忽闹# 中国各地特色的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
(13069546362): 傣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上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