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南京市2006年中考试卷!! 2006年南京市语文中考试卷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南京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蒹葭苍苍, 。(《诗经》)
②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⑦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⑨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花抒怀的两句诗是 , 。
⑩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空)

学校开展“爱我南京”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小雨和小晴等组成合作小组,选择了以下几个专题。(14分)
【魅力南京】
2.小雨负责作南京简介: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屹立在长江之畔的南京,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名城。她具备山川形胜之妖绕,饱含兴衰荣辱之沦桑,是自然和历史恩锡给人类的礼物。她的一草一木都是风景,一诗一赋都是绝唱,她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南京人民。
(1)文中两个加点的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2分)
龙蟠( ) 哺( )育
(2)文中画线的两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改正。(2分)
“妖绕”改成 “恩锡”改成
【人文南京】
3.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2分)、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下联改为:
【青春南京】
4.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要求从下面三幅图标中推选一幅,并说明理由。(3分)

小雨说:“我推选第一幅图标,因为它用南京、青年两个词的英文首字母NY组合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南京青年在建设新南京中的活力和朝气。”
你说:“我推选第 幅图标(第一幅除外)

【书香南京】
5.活动初,大家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时下,经典作品稍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被“大话”,《三国》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了“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 (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
我们的中文经历T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1)结合对上面材料的理解,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应该是:
。(2分)
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2)你从《西游记》《水浒》《繁星•春水》中选择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2分)
《 》的阅读心语:

(3)除了撰写阅读心语进行宜传的形式外,你还有什么好主意?(1分)

二(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4分)
【古诗阅读】
6.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辫已忘言。
(1)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1分)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2分)

【古文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②自是数年之后( )
8.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
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2)安用重法邪?
译句:
1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1分)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1分)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14分)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遮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巧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今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蛇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1.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3分)
(1)
(2)
(3)
12.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分)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人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粉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14.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3分)

15.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3分)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第()首,我的发现是: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18分)
宛如英雄
上中学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灰白。他寡言少语好脾气,即使有的同学在他眼皮底下十分调皮,他也从不呵斥。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课总是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许多个午后,在沉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乐的脉搏。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他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难忘。每当他那木讷苍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
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同学们请注意!请注意!"(A)他的双手骤然在空中抓握成拳,一络白发披到领前。这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①。他说,这休止是智者的沉族,是伟大的沉双。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杭争。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致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爆发力。
“听!仿佛险恶巨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缓起来,“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着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始的—(B)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际的向导。
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注:①〔休止〕这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

16.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阅读全文,概括回答。(3分)

17.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用本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音乐老师听出了贝多芬心里“
”的音乐。、
18.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3分)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含义:
(2分)
作用: (1分)
19.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请从本文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3分)
( )句赏析:

20.“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音乐中有,文学中也有。下列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不具有这种效果的一项是( )(3分)
A. 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最后一课》
B.着父亲艰难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背影》
C.我向藤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
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孔乙己》
21.文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60字以内)(3分)

三(50分)
22.请以“其实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其实很简单
南京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卷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
1.(10分)①白露为霜②潮平两岸阔③天涯若比邻④大漠孤烟直⑤柳暗花明又一村⑥留取丹心照汗青⑦沙场秋点兵⑧出淤泥而不染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小题分,增、删、漏、倒一字不得分)
2.(4分) (1)pán bǔ (2) 绕→娆 锡→赐(每小题2分)
3.(2分)
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4.(3分)
示例(一)我推选第二幅。①第二幅把两个“青”字变形处理成了一对手拉手舞动的青年,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团结。②“n”是南京的“南”的拼音首字母,图标下半部分将两个“n”变形组成“心”的图形,突出了团结的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 我推选第三幅。因为第三幅对“青”字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使之酷似一个青年人在展翅高飞,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热情。
5.(5分)
(1)倡导南京人阅读经典名著。(意同即可) (2分)
(2)答案略。符合所选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人物形象特点,语言表达清楚即可。(2分)
(3)答案略。采用切实可行的形式,能达到倡导阅读经典名著的目的即可。(1分)

二(46分)
(一)(14分)
6.(3分)
(1)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愉悦)(意同即可) (1分)
(2)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意同即可) (2分)
7.(2分)
(1)他的
(2)这 (每小题1分)
8.(2分)
B
9.(4分)
(1)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
(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2分)
10.(3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
(2)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1分)
(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分)
(二)(14分)
11.(3分)
(1)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1分)
(2)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1分)
(3)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1分)
12.(2分)
通过举例子,强调了“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的特点确实存在,让人信服。(言之成理即可)
13.(3分)
D
14.(3分) (意同即可) (2分)
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倒春寒”的现象,,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造成的灾害。先讲现象,再讲灾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意同即可) 15.(3分)
(1)我国西北的一些干旱地区,由于气候过于干燥,就没有春天的物候现象出现。(意同即可)
(2)由于地势高低的不同,春天到来的时间也不同。(意同即可)
(三)(18分)
16.(3分)
寡言少语,平凡朴实,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意同即可)
17.(3分)
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有酝酿着愤怒和抗争
18.(3分)
含义:贝多芬的音乐能让人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使人获取悲壮美与幸福感,
使平凡的人能够超出平常的自己,得到升华。(2分)
作用:点明题意,揭示主旨。(1分) (意同即可)
19.(3分)
A句 以“骤然”写动作之快,以“抓握成拳”写力量之大,以“一绺白发披到额前”写激动的外表,写出了音乐老师在聆听音乐时的激动情绪。或:通过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音乐老师的聆听音乐时的激动情绪。(意同即可)
B句 通过肖像描写,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音乐老师沉浸在音乐中的情形,突出了他对学生精神的感染。或:以景写人,以午后的阳光映衬着老人的白发,突出他不同寻常的形象;以“向导”的比喻揭示他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意同即可)
20.(3分)
D
21.(3分)
答案略。能在描述中运用一定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对音乐的感受即可。

三(50分)
22略

http://www.365jy.net/home/Html/shiti/168.html
http://www.jhzk.net/sjzx/huaxue/zkhx/200608/8.html
http://www.shengwu.com.cn/huikao/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42
这里有的快看吧!
祝你中考大捷!-.-

http://www.360doc.com.cn/showWeb/0/6/339167.aspx
这是语文的答案,其他的帮不了你了

急求南京市2006年中考数学试卷~

  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数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下列各题所附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果 与 的和为0,那么 是 ( )
  A.2 B. C. D.
  2.计算 的结果是 ( )
  A. B. C. D.
  3.去年南京市接待入境旅游者约876000人,这个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B. C. D.
  4.9的平方根是 ( )
  A. B.3 C.±3 D.81
  5.某地今年1月1日至4日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
  日 期 1月1日 1月2日 1月3日 1月4日
  最高气温 5℃ 4℃ 0℃ 4℃
  最低气温 0℃ ℃ ℃ ℃
  其中温差最大的是 ( )
  A. 1月1日 B. 1月2日 C. 1月3日 D. 1月4日
  6.其市气象局预报称:明天本市的降水概率为70%,这句话指的是 ( )
  A. 明天本市70%的时间下雨,30%的时间不下雨
  B. 明天本市70%的地区下雨,30%的地区不下雨
  C. 明天本市一定下雨
  D. 明天本市下雨的可能性是70%
  7.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菱形 B.等腰梯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8.如图,点A、B、C在⊙O上,AO‖BC,∠OAC=20°,则∠AOB的度数是 ( )
  A.10° B.20° C.40° D.70°
  9.在△ABC中,∠C=90°,AB=2,AC=1,则sinB的值是( )
  A. B. C. D.2
  10.如图,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2m,CD=5m,点P到CD的距离是3m,则P到AB的距离是 ( )
  A. B.
  C. D.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 ( )
  A.(3,7) B.(5,3)
  C.(7,3) D.(8,2)
  12.下面是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户比乙户大 B.乙户比甲户大
  C.甲、乙两户一样大 D.无法确定哪一户大


  第Ⅱ卷(共96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桌号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如图,在△ABC中,∠ABC=90°,∠A=50°,BD‖AC,则∠CBD的度数是 °。
  14.某种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它的可使用天数 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 之间的关系式为 。
  15.写出一个有理数和无理数,使它们都是大于 的负数: 。
  16.如图,矩形ABCD与与圆心在AB上的⊙O交于点G、B、F、E,
  GB=8cm,AG=1cm,DE=2cm,则EF= cm 。

  三、(每小题6分,共24分)
  17.计算:

  18.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

  19.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求证:(1)△AFD≌CEB;
  (2)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0.饮料店为了了解本店罐装饮料上半年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8天该种饮料的日销售量,结果如下(单位:听):33 ,32 ,28 ,32 ,25 ,24 ,31 ,35。
  (1)这8天的平均日销售量是多少听?
  (2)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上半年(按181天计算)该店能销售这种饮料多少听?


  四、(每小题6分,共12分)
  21.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中型汽车的停车费为6元/辆,小型汽车的停车费为4元/辆。现在停车场有50辆中、小型汽车,这些车共缴纳停车费230元,问中、小型汽车各有多少辆?


  22.某校有A、B两个餐厅,甲、乙、丙三名学生各自随机选择其中的一个餐厅用餐。
  (1)求甲、乙、丙三名学生在同一个餐厅用餐的概率;
  (2)求甲、乙、丙三名学生中至少有一人在B餐厅用餐的概率。


  五、(第23题7分,第24题8分,共15分)
  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过点M(3,0),且平行于 轴。
  (1)如果△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0),B(-l,0),C(-1,2),△ABC关于 轴的对称图形是△A1B1C1,△A1B1C1关于直线 的对称图形是△A2B2C1,写出△A2B2C1的三个顶点的坐标;
  (2)如果点 的坐标是( ,0),其中a>0,点P关于 轴的对称点是 ,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是 ,求 的长.


  24.某块试验田里的农作物每天的需水量 (千克)与生长时间 (天)之间的关系如折线图所示。这些农作物在第10天、第30天的需水量分别为2000千克、3000千克,在第40天后每天的需水量比前一天增加100千克。
  (1)分别求出 ≤40和 ≥40时 与 之间的关系式;
  (2)如果这些农作物每天的需水量大于或等于4000千克时需要进行人工灌溉,那么应从第几天开始进行人工灌溉?


  六、(每小题8分,共16分)
  2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线段EF=10。在EF上取一点M,分别以EM、MF为一边作矩形EMNH、矩形MFGN,使矩形MFGN∽矩形ABCD。令MN= ,当 为何值时,矩形EMNH的面积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26.西瓜经营户以2元/千克的价格购进一批小型西瓜,以3元/千克的价格出售,每天可售出200千克。为了促销,该经营户决定降价销售。经调查发现,这种小型西瓜每降价0.1元/千克,每天可多售出40千克。另外,每天的房租等固定成本共24元。该经营户要想每天盈利200元,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低多少元?

  七、(本题8分)
  27.如图,小岛A在港口P的南偏西45°方向,距离港口8l海里处。甲船从A出发,沿AP方向以9海里/时的速度驶向港口,乙船从港口P出发,沿南偏东60°方向,以l8海里/时的速度驶离港口。现两船同时出发,
  (1)出发后几小时两船与港口P的距离相等?
  (2)出发后几小时乙船在甲船的正东方向?(结果精确到0.1小时)
  (参考数据: , )


  八、(本题9分)
  28.已知矩形纸片ABCD,AB=2,AD=1,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边CD上的点E重合。
  (1)如果折痕FG分别与AD、AB交与点F、G(如图1), ,求DE的长;
  (2)如果折痕FG分别与CD、AB交与点F、G(如图2),△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
  求折痕FG的长。

http://cache.baidu.com/c?word=2006%3B%C4%EA%3B%C4%CF%BE%A9%3B%CA%D0%3B%D3%EF%CE%C4%3B%D6%D0%BF%BC%3B%CA%D4%BE%ED&url=http%3A//www%2E365jy%2Enet/home/Html/shiti/168%2Ehtml&p=882a9f0c85cc42aa10b3c1381e48&user=baidu


#伯姣逃# 南京市历届中考试卷
(13844464075): 今年的政治是常州出的

#伯姣逃# 急需!各地中考物理卷 在线等 -
(13844464075): 2007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安徽芜湖市物理中考试题 2007年大连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7年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

#伯姣逃# 2006年数学中考试卷
(13844464075): 些题粘贴不上来,请看我的参考资料 2006年宁波市重点中学提前招生数学试卷 1.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2(m—x)的解满足|x- |-1=0,则m的值是 ( ) A.10或 B.10或- c.-10或 D.-10或 2.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若c-b=b-a>O,则 ( ...

#伯姣逃# 南京历年语文中考作文题 -
(13844464075): 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以“今天真好”为题作文. 200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以“寻”为题作文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以“每个人都有一把钥匙”为题作文.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以“其实很简单”为题作文

#伯姣逃# 06年南京中考作文题是什么
(13844464075): 《其实很简单》

#伯姣逃# 07年南京市中考题 初二数学上 望“我不是他舅”解答 -
(13844464075): “他舅”不做几何的.证明:1)在△ABC和△ADC中∵AB = AD,BC = DC,AC = AC∴△ABC≌△ADC2)∵△ABC≌△ADC∴∠BAO = ∠DAO∴AC是∠ABD的角平分线∵AB = AD∴在等腰△ABD中,由三角形三线合一得到AO是BD边上的高,O是BD的中点∴OB= OD∵O是AC和DB的交点∴C是AO延长线上的点∴AC⊥BD 望给分

#伯姣逃# 07年南京市鼓楼区初三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13844464075): http://www.shuxue.com.cn/2007/2007-12-31/20071231080150.shtml 第一中考网

#伯姣逃# 南京出版社怎么样??? -
(13844464075): 江苏文艺出版社要好一些!!!江苏文艺出版社创建于1958年,后并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底恢复建制.现设有三个图书编辑室和一个《同学》杂志编辑部.主要出版当代和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及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专著,同时兼及古代...

#伯姣逃# 2007年南京市中考试卷和答案
(13844464075): http://www.jinniuedu.cn/

#伯姣逃# (2007·南京中考题) Listen! They - ------ - about Harry Potter. Let's join them. -
(13844464075):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动词的时态.本题祈使句Listen!提示动作发生在现在,故使用现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