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不是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都可以呢?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哪个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两者都是必须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是不可分割的,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前提,为会计分期前提提供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中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也就是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 年2 月15 日财政部令第33 号公布,2014 年7 月23 日财政部令第76 号修改)

第六条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第七条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扩展资料

1、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从理论上讲,只有到经营活动全部停止或企业破产清算时才能最终确定,并提供财务报告,但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何时停止,客观上很难确定。

为了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必要对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结算期间,已便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考核和报告,从而产生了会计分期的概念。

2、最常见的会计分期是一年,即会计年度。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也称为年报。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我国的会计年度为公历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期



1。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是不可分割的——
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前提,——为会计分期前提提供条件
2。会计核算的四大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即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这个前提,即明确了会计为谁(哪一主体)记账和编制报表。会计主体不仅和其他会计主体(除本企业单位以外任何企业单位)相独立,而且也独立于其本身的业主之外。
2、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亦即企业将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和预定的经营目标无限期地经营下去,而不会终止清算。在组织会计工作时,是以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不会面临破产清算为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企业会计主体所持有的资产将按预定目的在正常经营过程中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将按预定日期偿还。这个假设为各项费用分配方法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建立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
3、会计分期,指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叫做会计期间。确定会计期间有利于分期确定费用、收入和利润。分期确定各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额,据以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分期规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适时总结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规定固定的会计期间才能把各期的工作成果进行比较。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叫做会计年度。年内还可再细分为季度和月份。我国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1。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是不可分割的——
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前提,——为会计分期前提提供条件
2。会计核算的四大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即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这个前提,即明确了会计为谁(哪一主体)记账和编制报表。会计主体不仅和其他会计主体(除本企业单位以外任何企业单位)相独立,而且也独立于其本身的业主之外。
2、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亦即企业将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和预定的经营目标无限期地经营下去,而不会终止清算。在组织会计工作时,是以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不会面临破产清算为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企业会计主体所持有的资产将按预定目的在正常经营过程中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将按预定日期偿还。这个假设为各项费用分配方法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建立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
3、会计分期,指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叫做会计期间。确定会计期间有利于分期确定费用、收入和利润。分期确定各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额,据以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分期规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适时总结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规定固定的会计期间才能把各期的工作成果进行比较。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叫做会计年度。年内还可再细分为季度和月份。我国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会计的时间范围是持续经营还是会计分期啊?!~

应该说,会计基本假设中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也就是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这才是教课书的原话!
特此回答!

持续经营。会计基础书上第十页
(原话:如果说会计主体是一种空间界定,则持续经营是一种时间上的界定。)
会计分期,不是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而是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


#国杭亮# 确定会计核算工作时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会计分期还是持续经营? -
(15218385360): 持续经营.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国杭亮#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哪个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
(15218385360): 会计分期

#国杭亮#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哪个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
(15218385360): 会计分期确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会计分期这一基本假设的意义在于:界定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会计原则的使用奠定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持续经营这一假设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 年2 月15 日财政部令第33 号公布,2014 年7 月23 日财政部令第76 号修改) 第六条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第七条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国杭亮#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是? -
(15218385360): 会计核算的四大基本前提既: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1、会计主体,即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这个前提,即明确了会计为...

#国杭亮#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哪个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
(15218385360):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X)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保证企业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采用会计方法保持稳定,会计信息有可比性,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满足.

#国杭亮#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哪个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求解答 -
(15218385360): 追问: 可是有的资料上是持续经营啊? 回答: 我们会计的期间是什么? 追问: 没说,“( )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资料上的答案是持续经营 回答: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

#国杭亮# 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是? -
(15218385360): 会计核算的四大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即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这个前提,即明确了会计为...

#国杭亮# 持续经营确定了会计核算方法吗 -
(15218385360): 持续经营是会计假设前提,它不是确定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是指: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等.

#国杭亮# 为会计核算确定时间范围的是哪个基本假设?为会计核算确定时间范围的
(15218385360): 会计核算确定时间范围的是持续经营的会计分期,持续经营是主要的.核算是分期的.###为会计核算确定时间范围的是持续经营.###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国杭亮# ………确立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a持续经营b会计分期. 是单选题,有的教材是a有的教材是b究竟应该 -
(15218385360):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人为地分为等距的时间段落,年度半年度季度等,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的会计假设.题目的“确立...的范围”是区间,应该是会计分期,反之如果是持续经营,题目应该为确立会计核算的时间,会计主体在一开始就考虑企业是持续经营还是停业清理.小生愚见.不知道我的想法能否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