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语文第6单元 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初二语文《三峡》的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记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古今异义字:
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如果
今义

或王命急宣

古义
有时
今义
或许
虽乘奔御风

古义
即使
今义
虽然
良多趣味

古义
确实实在
今义好
略无阙处

古义
完全全部
今义
略微
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通缺,短缺
一词多义
1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2绝
绝谳多生怪柏
最高处
哀转久绝
消失
3清
回清倒影
清波
清荣俊茂
水清
4三
巴东三峡巫峡长
表确数
猿鸣三声泪沾裳
表约数
词类活用
乘奔御风

动词作名词
奔驰的骏马
空谷传响

形容词作名词
回声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

、通假字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
2、古今异义词
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
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指“罪过”或“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为为“筹划,治理”,今常指“政治规划”。)
3、一词多义
绝 天下独绝 (形容词,绝妙。)
猿则百叫无(动词,停止。)
上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上边,上面)
百 一百许里(数词,十的十倍)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
4、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
急湍甚箭(副词用作动词,快)
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轩,争着向高处伸展。邈,争着向远处伸展)

《五柳先生传》
1、古今异义词
因以为号焉(古义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两个词,今常用作一个词,认为)
或置酒而招之(古义为“有时”,今常用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造饮辄尽(古义为“往,到”,今常指“创造,制作”等)
2、一词多义
如 亲旧知其如此(动词,像)
晏如也(名词,……的样子)
得 家贫不能常得(动词,得到)
忘怀得失(名词,得到的(东西))
3、词类活用
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

《马说》
1、通假字
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表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
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食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2、古今异义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为“有时”,今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执策而临之(古义为“马鞭子”,今常指“政策、决策”等)
3、一词多义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顿,餐)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能力)
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
4、词类活用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帮作动词,用鞭子打)
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尽,竭尽)

《送东阳马生序》
1、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能“披”,披着)
2、古今异义词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为“问”,今常指“敲”等)
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为“热水”,今常指“汁水”等)
略无慕艳意(古义为“欣羡”,今常指“鲜艳,艳丽”等)
日再食(古义为“两次”,今常指“又,再次”等)
3、一词多义
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动词,担心)
无冻馁之患矣(名词,忧患)
故 故余虽愚(连词,所以)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副词,特意)
质 援疑质理(动词,询问)
非天质之悲(名词,资质)
至 色愈恭,礼愈至(形容词,周到)
至舍(动词)
4、词类活用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用作代词,此,这)
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腰挂)

《小石潭记》
1、古今异义词
全石以为底(古义为“以之为,以全石作为”,今义指“认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为“约,大约”,今常作能愿动词,可以)
崔氏二小生(古义为“年轻人”,今常作戏曲用语)
2、一词多义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由)
隶而从者(动词,跟从,跟随)
见 下见小潭(动词,显现,呈现)
明灭可见(动词,看见)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明灭可见(副词,可以)
差 参差披拂(形容词,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近岸(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潭中鱼可百许头(动词用作副词,约,大约)
日光下澈(形容词用作动词,照射)
斗折蛇行(两个词均为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凄神寒骨(两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凄凉;使……寒冷)

《岳阳楼记》
1、通假字
百废具兴(通“俱”,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嘱托)
2、古今异义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古义为“做州郡的太守”,今常指“守卫、守护”等)
越明年(古义为“到”,今义为“超过”)
越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常指“今年的下一年”)
则有去国怀乡(去,古义为“离开”,今常指“到,往”。国,古义为“国都,京城”,今常指“国家”)
至若春和景明(古义为“日光”,今常指“风景、景色”等)
沙鸥翔集(古义为“栖止,鸟停息在树上”,今常指“聚集、集中”等)
微斯人(古义为“无,没有”,今常指“微小、略微”等)
3、一词多义
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相当于动词,是,就是)
然则北通巫峡(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连词,就)
极 北极潇湘(动词,尽,到达)
此乐何极(动词,穷尽)
一 在洞庭一湖(无实义,起强调作用)
一碧万顷(数词,一片)
而或长烟一空(副词,全)
4、词类活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太守)用做动词,做州郡的长官,即做太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动词用做名词,景象)

《醉翁亭记》
1、古今异义词
山间之四时也(古义为“季节”,今常指“时间,时刻”等)]
2、一词多义
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动词,靠近。)
临溪而渔(动词,来到。)
谓 太守自谓也(动词,称谓,起别号)
太守谓谁(判断动词,为,是)
3、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名词用做状语,在山上,顺着山路)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用做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野芳发而幽香(形容词用做名词,香花。)
伛偻提携(伛偻,形容词用做名词,代指老人。提携,动词用做名词,小孩。)

《满井游记》
1、通假字 恶能无纪(通“记”,记载)
2、古今异义词
局促一室之内(古义为“拘束”,动词;今常指“拘谨不自然”等)
夫不能以游堕事(古义为“坏,耽误”,今常指“落、掉、往坏里变”等)
恶能无记(古义为“哪里、怎么”,念( ),今常指“凶恶( )、厌恶( )”
3、一词多义
始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前一个作副词,才。后一个作副词,尝,曾。
余之游将自此始(动词,开始)
乍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副词,初,开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副词,突然)
4、词类活用
麦田浅鬣寸许(名词用做状语,像兽颈上的长毛一样。)
泉而茗者, 而歌者,红装而蹇者(都是名词用做动词,泉,用泉水煮。茗,煮茶。 ,端着酒杯。蹇,骑驴

古今异义字:
自非亭午夜分 自 古义 如果 今义 从
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 有时 今义 或许
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 即使 今义 虽然
良多趣味 良 古义 确实实在 今义好
略无阙处 略 古义 完全全部 今义 略微
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通缺,短缺

一词多义
1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2绝 绝谳多生怪柏 最高处 哀转久绝 消失
3清 回清倒影 清波 清荣俊茂 水清
4三 巴东三峡巫峡长 表确数 猿鸣三声泪沾裳 表约数

词类活用
乘奔御风 奔 动词作名词 奔驰的骏马
空谷传响 响 形容词作名词 回声


#劳购唐# 《论语》六则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 -
(15338599901): 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悦”的古字,愉悦,高兴.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诲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一词多义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通“智”,智慧). ...

#劳购唐# 8年级下册语文21课的通假字,古今意义,一次多意,词性活用,同义词,文言文式 -
(15338599901): 与朱元思书(1) 风烟俱(2)净(3),天山共色(4).从流飘荡(5),任意东西.自富阳(6)至桐庐(7)一百许(8)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9). 水皆(10)缥碧(11),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2).急湍(...

#劳购唐# 黄鹤楼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
(15338599901): 黄鹤楼+于园 思路分析] 下面的解答供参考 [解题过程] 体会《于园》一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的写作特点及传神、极具表现力的语言特点,体会《黄鹤楼》一文中骈散结合.富于变化的语言风格. 1、一词多义 以:遂以名楼 (以,用) ...

#劳购唐# 湖心亭看雪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 -
(15338599901): 《湖心亭看雪》文言积累 一词多义 1.余 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剩下的,多余的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2.强 竭力、尽力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大、强盛 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 词...

#劳购唐# 黔之驴的一词多义 古今意义 通假字 词类活用有哪些啊?? -
(15338599901): 古今意义:相:1.相互 2.一方对另一方 计:1.计算 2.盘算 去:1.离开 2.到……地方 一词多义:以为:1.把……当作2.认为 去:1.距离2.离开 因:1.因此2.于是 跳——踉(近义词) 稍——益(近义词) 大——甚(近义词) 船:用船 庞然:巨大的样子 异:特别地 甚:很 近:靠近 因:因此 乃:才 尽:吃光 遁:逃 然:……的样子 这是我课堂上的笔记,不知道可不可以帮得上你!

#劳购唐# 爱莲说、芙蕖、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中的通假字、词性活用、一词多义 -
(15338599901): 爱莲说 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一词多义 ...

#劳购唐# 观沧海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意义,词类活用,特殊成句 -
(15338599901):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把它叫做“本字”. 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通假字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但这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劳购唐# 陋室铭和爱莲说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 -
(15338599901): 陋室铭 一词多义:之:无案牍之劳形(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古今异义:惟吾德馨 馨(古义: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形体、身体;今义:样子、形状) 词类活用:有龙则灵(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成为灵异的水”) 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特殊句式:倒装句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有何陋”) 爱莲说 一词多义:鲜:陶后鲜有闻(少,读“xiǎn”) 芳草鲜美(鲜艳,读“xiān”) 词类活用:不蔓不枝(蔓、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 特殊句式:判断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

#劳购唐#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中的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等 -
(15338599901):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