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自古是中国领土,谁失的呀。国家也不要了,怎么对得起祖先啊? 读老舍作品有感 我是六年级的不要写得太深也不要太浅 大约50...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这是一个历史原因,在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下,国民政府和前苏联签订的协议,外蒙古根据公投独立。而且中国也是承认并且与之建交了的。不是不要,是历史造就了现状,只要大家生活的好,就没有对不起祖先。aqui te amo。

蒙古分裂为什么是分外蒙内蒙?~

呵、独立出去的自然是被列强唆使得咯、当时的蒙古也有人爱国嘛、为什么不收复外蒙,是因为太穷了,要拖累的。内蒙支持中国吧,外蒙则不一定只是俄国,也会有其他列强参与的、、

[原创] 老舍作品读后感
熟悉阶段
起初我对老舍先生的作品不比对鲁迅、曹禺、巴金的更感兴趣。我读的第一部先生的作品是短篇小说《月牙儿》,不能说没有感触,但是在日记里连名字都没有提,而张爱玲《金锁记》倒留下了读后感。现在想来,可能是小说中的压抑和绝望色彩太浓,让我实在写不下去的缘故吧。
《我这一辈子》
因为先前看了电视剧,就读了老舍先生著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主人公的坎坷遭遇,对黑暗社会的迷惑与怀疑,对现实屡屡妥协又屡屡碰壁,无不带给人一种辛酸之感,
而电视剧与原著相比,不仅增加了许多原著所没有的人物(如瑞姑娘、赵二、凤英等等)和情节,而且把时间跨度向后又延长了十余年,将原有人物黑子(即刘方子)、福海(即顺子)、冯先生(即吴仟南)的命运和性格也进行了推想和加工。但是这样一来,主人公的形象就不像原著那么丰满了。
另外,在情节上将北京兵变改成张勋复辟时的抢劫行为,而且将市民的趁火打劫删去,显然是回避了原著深刻而尖锐的思想内涵。至于为什么要把主人公儿子的名字改成主人公自己的名字,更令我大为不解.

《猫城记》
因为天热,前后经过22天才读完了《猫城记》。小说作于1932年,通过主人公“我”在火星上的奇遇,用寓言式的手法描写了一个行将灭亡的古老猫国,借以影射旧中国的腐朽、堕落、愚昧、自私、勇于窝里斗……
猫国的官僚愚昧、人民麻木、军队不守纪律而强横、学生游荡惹事。居民不喜欢吃饭,专以一种叫“迷叶”的毒品为粮,时时处于醉生梦死的状态。对于外国人,猫国人既顺从又倚恃;敌人入侵,不愿反抗,却在灭亡之际还要自相残杀。个别清醒者如小蝎、大鹰的举动没能挽救亡国灭种的命运,最后或
绝望 自杀或自我牺牲。
作者由于对社会主义的不理解,用同样夸张的手法,对猫国人实行的“大家夫司基”,对“马祖大仙”的顶礼膜拜,进行了讽刺和抨击。但我认为:作者并非是在否定社会主义,而只是对苏联的社会主义某些方面有所不满,江青根本不可能理解这种超越时代的看法,所以作者的悲惨结局就无法避免了(这正是我读《猫城记》的原因)。
尽管这本书后来连老舍先生本人都不喜欢了,但由于它形式上的有趣,以及批判的尖锐(尽管方向上有误),后来仍然成为我最喜欢的国内现代文学作品。


《骆驼祥子》(读后备忘)
用了八天时间,读完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的《老舍小说选》中的《骆驼祥子》,又用两天重读了短篇小说《月牙儿》。这里只谈前者。
小说通过做洋车夫的祥子“三起三落”的买车经历,在残酷现实面前理想抱负的逐渐破灭,从一个指望通过个人奋斗过上好日子的下层社会青年堕落成一个懒汉和流氓的全过程,折射出旧北平以至于旧中国的社会风貌。
对于祥子的善良、自信而略有些自私,往吃、喝、嫖、赌、耍滑头、诈骗、告密的转化;虎妞的庸俗懒惰,以及对祥子生活的消极影响;小福子坎坷悲惨的命运;曹先生对平民的宽容体谅,小说都有传神的刻画。至于精明热心的高妈(曹家的女仆),为生存苦苦挣扎的老车夫老马、阴狠贪婪的孙侦探、妖淫的夏太太等次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都令人过目不忘。
小说用北京方言写作,有些词语还是我不曾听说的,地方色彩很浓,促使我购买收藏。人物心理描写也比较精彩。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本《老舍小说选》收入的《骆驼祥子》和《月牙儿》恰好表现了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在旧时代从追求理想到走向堕落的过程,而作为女性的《月牙儿》主人公命运更加悲惨。


《茶馆》第三幕
读完《地球的红飘带》的同一天还读完了老舍作三幕话剧《茶馆》的第三幕。姐姐上高中时在课本上读了第二幕,1997年又在老张书记家借阅了第一幕,前后十几年才读完了全剧。
第三幕除了国民政府接收人员指良为“逆”,特务密探横行施暴,出卖民族资本家产业之外,小刘麻子和小唐铁嘴的卖淫业“托拉斯”,庞四奶奶(庞太监的四侄媳)借“三皇道”登上“皇后”宝座的臆想,印象最深,比当今社会的
“百丑图” 更加“绚丽”,以事实有力地反驳了为国民政府作辩解的言论。




《老舍短篇小说集》(读后备忘)
在昨天,《老舍短篇小说集》电子书成为我今年读完的第一本书。书中除《我这一辈子》外,均未接触过。其中除《“火”车》、《兔》、《东西》批判旧时代的专横霸道、弱肉强食、媚外求荣之外,其余《杀狗》、《一封家信》、《浴奴》等六篇则描写抗战时期,歌颂普通群众的英勇不屈,批判普通人中的自私、懦弱、孤芳自赏习气。




深入阶段

2008年春天,被《老舍评传》勾起了兴趣,萌发了读老舍其余一些作品的念头。第三年的春节前夕,开始了预定的“老舍作品阅读年”。


《离婚》
用12天读完了老舍的一部较早期的长篇小说《离婚》。通过几个科员闹离婚又不了了之的经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三十年代的社会风貌,批判了知识分子尤其是老李的懦弱和顾虑。
老李诚然是对黑暗社会不满,而有时也能作出勇敢的举动,与浑浑噩噩甚至同流合污的老吴、邱先生等人不同。然而他毕竟不敢和黑暗社会、庸俗生活决裂,最后只能采取逃避的方式,而依他的软弱,逃避也未必能够坚持,然而这也不能让老李负全责,他人对现实的屡屡妥协,让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张大哥夫妇是完全习惯于甚至喜欢这种黑暗的,他们的乐于助人已经接近于为非作歹了。但是残暴的统治仍然使他们面临了飞来横祸,由于丁二爷平生头一遭的英勇行为才得以解脱(他们却蒙在鼓里)。
小赵则不止是同流合污,更是黑暗的帮凶,集促狭、狭隘、虚伪、阴毒于一身,幸好最后被丁二爷掐死,没有造出更大的祸害。
老舍还以可敬的胆量,影射了国民党的特务机关,那个小赵似乎也是其中一分子。
小说对人物,即使是次要人物的心理感受和变化描写很生动,而又不失北平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对小赵的描写,在充分暴露了他的丑恶内心之后,也袒露了他对诱骗不谙世事的张秀真(张大哥的女儿)的于心不忍及动了真情,表现人性的复杂很是到位。


《四世同堂》
我曾两次看过1985版的《四世同堂》改编电视剧,遗憾的是都没有看完整。读了原著,不仅看到了日寇的屠杀、虐待、盘剥,还看到了爱国志士和普通百姓不同形式的反抗。除了对北平风俗人情,物产饮食的描绘,对侵略者心态和策略的剖析之外,还对占领之下北平百姓的麻木和软弱进行了批判,这让我看到了鲁迅的影子。
在敌人任意的淫威之下,祁老人的逆来顺受、只求平安起了短暂的作用后,终究被连续的打击敲得粉碎;祁天佑的老实本分,钱默吟老诗人的沉浸诗歌不问世事,小文夫妇的只顾个人小天地而又没有任何招灾惹祸的根由,都没有能避免他们个人或家庭的毁灭。到了最难以忍受的时日,尽管在面临饥饿的威胁下,也没有发生集体的反抗,但钱默吟作为一介文人,伤身破家之后坚定地走上了甚至要扔出手榴弹的斗争之路;为了家庭一贯忍受退避的祁瑞宣在太平洋上的战火烧掉他最后一份工作之后,也投入了地下宣传工作。刘师傅的出走,常二爷儿子大牛儿的报仇,李四爷对日本宪兵的还击,说明了普通百姓中不乏反抗的火星。就连一生处世冷漠的小文在妻子被无故杀害之后,也做出了唯一一件英勇的举动——砸碎了行凶日本军官的脑袋。
老舍确实很会说故事。初读时,我刚对日常生活的漫长描绘感到一点疲乏,就看到了由于汉奸冠晓荷的告密,钱默吟老人被日军捕去,钱家长子和钱太太相继惨死。钱家丧事刚了,钱老人意外地带着累累伤痕扑倒在家门前……金二爷陪着钱老人闯进正打麻将的冠家,出手教训冠晓荷、大赤包夫妇,在长久的悲愤之后第一次让我感到痛快。让我更痛快的是书中的汉奸几乎都没有落个好下场,这纠正了我由电视剧得到的一个错误印象:强横威风有如西太后的的大赤包最后死在日军的狱中。尽管死得非常惨,也不能引起我丝毫的同情。献媚邀宠不遗余力,却又缺少作恶的胆量的冠晓荷,与自私自利,庸俗得让人生厌的祁瑞丰同样死在自己主子手里,同样到死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可恨之余又可悲。与大赤包同样狠毒,却只有在保证安全时才敢于害人的蓝东阳,最后在日本死于原子弹爆炸。这个爬虫除了可鄙只有可笑了。只有
被自己昔日男友祁瑞全结果 的冠招弟,才让我能有一点怜惜,因为她所以堕落成特务,主要是受家庭的熏陶,而又有娇美的外表。
再说深一点的感受:其一是老舍一贯的北京地方特色并没有阻碍深邃的思想和辽远的视野。
其二是“芦笛”的 无聊阿彭
版主说老舍“善于表现人性”,确实如此,但这与“人性化”不同。冠晓荷和大赤包有时也有点“人性”,但那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础上的。例如冠晓荷难忘恩爱,不顾大赤包发威也去给尤桐芳收尸,可是对小妾的感情还是抵挡不住对野坟场的恐惧。这点“人性”的火星也照不亮黑恶的心灵。


《赵子曰》
用5天读完了老舍最早的一部成功的小说《赵子曰》(作于1926年),叙述20年代一群大学生不同的精神风貌。最突出的当然是那位既庸俗无聊又欺软怕硬,显示自己不畏强权的赵子曰。他敢于挑头组织学生大闹学校,捆打校长,却不敢搭救被退职奉军军官逼做流氓的同乡谭玉娥——也是因见对方不像酒后初见时那么漂亮,以致怕军官报复(资助了谭玉娥一点钱)丢下家庭教师的差事逃之夭夭。他和武端、莫大年一直怀疑李景纯与他们同样,一心争风吃醋,直到看到王女士给李景纯的信,才知道冤枉了已不在人世的同学。
李景纯是一位可敬的有为青年。屡屡劝告赵子曰做点于国家社会有益的事,不要混日子。他不主张使用暴力,但为了为民除害,也为了救王女士和张教授,决意刺杀军阀贺司令,不幸失败被捕。在生命的最后时段,他还继续激励赵子曰等人,终于促使他们洗心革面。
那个卑劣无耻、成为一切祸患的根源的恶少欧阳天风,我不想多说了。
老舍的幽默风格,尤其在人物细微的动作中体现出来,而这又充实了人物的性格。
另外,小说中写到学生因不满考试大闹学校时,割下老庶务员的耳朵钉在门框上,联想到《猫城记》中猫国学生切割校长身体的描写,看来那并不完全出于幻想……


《火葬》
用和《赵子曰》同样的天数,读完了老舍在抗战期间写的一部直接描写战争的小说《火葬》。
我是在《老舍评传》中知道这部据说不成功的作品的,因此对它产生了兴趣。但是读过之后,却说不出它有多么差,也许是我的鉴赏力差劲吧。固然老舍对便衣队石队长这样的抗日军人的描写是比较肤浅的,也没有将他作为主人公表现。另外对便衣队开始攻城时结果田麻子和日本宪兵的描写,有些戏剧化色彩。但除此之外,对人物的刻画,尤其是对王举人为求保命屈身降敌,两头敷衍,并不显得平庸。这个人物让我想起了《四世同堂》中的牛教授,而牛教授只不过是个没有出场的次要人物罢了。其他像梦莲(王举人之女)从娇小姐到女战士转变的内心根源,石队长的智勇双全和慷慨赴死,刘二狗把汉奸做到底的愚蠢和虚荣(有点像蓝东阳),都是栩栩如生。还有田麻子虽为虎作伥又不愿把坏事做绝的心理——这确是体现了“人性化”的思想,但还在合理范围之内。小说虽短,对日寇和汉奸的残暴,表现的力度也不弱于《四世同堂》。
可见文豪的作品,即便是“劣作”,也是我难以企及的。


《神拳》
因为阅读器电量不足,好像上天开玩笑似的又是一个5天才读完了老舍在建国后一部较有名的剧作《神拳》。至此,“老舍作品阅读年”宣告结束。
该剧通过义和团运动期间,直隶(今河北)某县高永义、高大嫂为首的一支农民义和团队伍从酝酿 发动
到参与保卫北京城的过程,小中见大地表现出整个义和团的发展过程,对于义和团爆发的原因,作者用简洁的对话交待出了北方大旱和洋货倾销,在第四幕里又用同样方式表现了清廷对东交民巷(使馆区)“明攻暗保”的招数。爆发的又一原因——民教矛盾,作者则以夜猫子的横蛮猖狂,映衬出其入教的哥哥、恶霸张飞龙的丑恶而加以表现。
其他如以孙知县、明大人反映清廷官吏的脚踏两只船和兔子胆作风,以乔神甫反映侵略者的伪善和阴险,就不算多么出色了。
在对义和团的同情与歌颂基调之外,作者对他们的愚昧迷信有所表现,但刻意淡化;虽然写了富家子弟田富贵的投机自保、浑水摸鱼,但没有触及贫民中败类的滥杀行径——这就是义和团受人指责的重要原因。这些不足都出于时代的限制,不是作者能力的问题。在大气候中文豪也无法写出深刻的作品。





老舍作品经典(上下卷) 读后感
拿到手中的是中国广播出版社的《老舍作品经典(上下卷) 》,是从卓越网上购买的,原价65元,卓越上的价格是59.6元,相当于是88折。老实说比较其他书,折扣并不是很大的幅度。但是书是很好的书,厚厚的两册,700多页,很重实的感觉,包装不算是豪华,但是和老舍先生的作品风格相配。
不知道为什么这书在卓越上介绍时写的是“作者:舒乙 ”,照 我看这是不合适的吧?我知道这个“作者:舒乙 ”其实是老舍先生的儿子,不过他毕竟不是写出这些好作品的真正作者啊?其实应当是编者就比较正确了。而书的封面上也确凿地印着“ 舒乙 编”,卓越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有点让人费解,也是不应当发生的情况。
老舍先生的才华是无可非议的。确实是大作家,平民风格与天生幽默,自居一家独具一格。建议重点阅读一下最前面的“代前言”,极其精练准确,先读了这个代前言,就可以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老舍先生的文章了。不知道这个精彩的“代前言”是谁写的?据我想不会是他的儿子舒乙 ,因为那个口气不像,应当是一个比较有份量的大家的手笔。开篇就总结了老舍先生的五个最重要的特点,而这五点“是了解他,懂得他的五把钥匙。”
我喜欢《猫城记》,稍微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看了都会知道,老舍先生是说的民国这前后几十年的旧中国的国情,只是假借一个所谓的“猫国”奇遇,真正的意味是不言自明的。老舍先生和鲁迅先生一样,深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看到国家遭受侵略人民惨
被压迫,心中是十分痉的,而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用自己的一支笔,去批判社会批判黑暗,希望能够有一个真正带领中国人民的领导群体,挽救濒于灭亡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在老舍先生创作这些小说的时候,多是在30年代左右,那个时候还没有共产党的强大影响,所以总的来看,那个时候老舍先生还是悲观多过乐观的。在《猫城记》的最后,他写了自私自利还好内斗的猫国人在外来侵略者的打击下全部灭绝的惨状,他写道“要形容一切我所看见的,我的眼睛哭瞎了;”,而灭亡猫国的“矮人们”,照我想来,当是指日本无疑了。不能不佩服老舍先生的深远眼光,他早看出来,中国人不会灭亡在外国人手下,只会因为内斗自私而自绝,而日本永远不会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永远不会放弃灭亡中国的妄想!这是多么深刻的洞见!可是我们现在也仍然无法放下老舍先生的担忧,因为我们的心仍然不齐,仍然有许多人甘愿当小日本的奴才,以做鬼子的汉奸为荣,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然而这又是千真万确的,中国的许多事其实就是坏在了汉奸的手上,而汉奸永远层出不穷,真是令人绝望!
《上任》是一个小短篇,十足的幽默,看了让人发笑。《正红旗下》感觉和《小人物自述》是差不多的,都是老舍先生带自传体的小说,只是可惜没有写完,尤其是《正红旗下》,刚刚开了个头,精彩的好戏才要开演,竟然搞成了绝唱!唉,可惜可叹!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老舍先生不知道要有多少精彩的作品再创作出来!不过以他的性格看来,是“士可杀不可辱”的典型,所以文化大革命一来,他就是不死,怕是也不会多写一个字了吧?唉,时代的悲剧戕害了多少真正的大家呀!



读《北京的春节》有感
刚刚考完试,爸爸妈妈就叫我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心里很不高兴,快春节了,并且刚考完,不让人家休息一下,太“法西斯”了。
机械的翻着书本,想到春节,居然就看到有一篇《北京的春节》,不想被吸引住了。
原来的春节多热闹啊。照这个日子计算,现在也该为春节准备了。过去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可现在呢?没有一点节日气氛,而且还不许玩,唉。现在人们过年的方式和习惯一点都已经找不到像老舍先生眼中的样子了。腊八粥、麻糖、饺子,我很少吃,甚至没吃过,过去过年吃的,应该很好吃吧,可没有了。现在我吃的是汉堡、薯条、可乐,当然,味道也不错。
真想回到过去,大吃一顿,痛痛快快的玩,过去春节可要放一个月啊!

读《北京的春节》有感
老舍先生认为元宵节是新年的高潮“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这当然不能成为理由。老舍先生最在意元宵节恐怕就是元宵节的灯会了,也有焰火。
我认为还是除夕和正月初一最美!不说现在还未到元宵节工人就要返岗工作,学生就要返校上课,实在有煞风景。况且中国南北方,东西部传统和文化是有一些差异的,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甚至有些地方已趋于淡薄。而除夕就不同了,举国欢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五湖四海,全球华人到处欢歌笑语——辞旧迎新嘛!
在中国的词语里恐怕没有比“除夕”更甜更美的词了!甜在哪美在哪?恐怕就是词条后面的举国同庆,合家团聚,万家灯火了!
而“正月”呢?“正月初一”也是开心和快乐的——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虽然总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天总是欢天喜地的,但既然高兴既然满足那就成了,也不去想那么多。
现在有了“五一”“十一”这些黄金周,加之平时休假时间长了,有更多休闲方式可供选择,“年”的情结便淡了下来,但不管如何“年”已深深扎根中国人心底,是团聚和谐平安亲情的符号!
借老舍先生的话来做结:“以前,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的过节


#晁梵柳# 中国占领蒙古多少年?蒙古国占领了中国多少年?为什么说蒙古是独立出去的? -
(17050165029): 从明代开始蒙古就臣服于中原王朝,然后清朝更是对蒙古加强了控制.所以中原王朝一直对蒙古有着领导,蒙古是中原王朝政权的一部分.蒙古占领中...

#晁梵柳# 国土收回问题 -
(17050165029): 中国自古是蒙古的一部分现在网上很多人在喊要“蒙古回归中国”,这种说法实在让我无法理解,历史上蒙古从来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何来“回归”一说?恰恰相反,中国在历史上长期都是 蒙古领土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蒙古地区的...

#晁梵柳# 武力收回外蒙后,将会发生什么事?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一部分,外蒙古自
(17050165029): 先介绍一下蒙古: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是一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蒙古地处蒙古高原,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和平原,有一马...

#晁梵柳# 外蒙古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
(17050165029): 辛亥革命(1911)年,沙俄就策动外蒙独立,当时的活佛就宣布独立,成立了"大蒙古国" 民国后,与沙俄谈判外蒙问题,袁世凯与沙俄签约取消独立.实行自治,但实际上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