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题乌江亭》(王安石)诗篇全文翻译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2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系列:古诗三百首 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注释    1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2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3肯:岂肯,怎愿。 译文    经过战争的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项羽的霸业以「鸿门宴」为转折,此后逐渐从顶峰走向下坡,到了「垓(gāi)下一战」,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表尽人心。更为可悲的是,他毫无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他临死前的这番话,可为「壮士衰」作注脚,也可为「势难回」作证明。所以,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拚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


#暴梅玛# 关于楚霸王的诗句 -
(17211508671): 历史上借项羽之名咏史言志之诗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当属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乌江》.另外,常见的还有汪遵的《项亭》、《乌江》和于季子的《咏项羽》. 《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

#暴梅玛# 题乌江亭和叠题乌江亭各表达了什么感情啊
(17211508671):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赏析: 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 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 ...

#暴梅玛# 诗句“肯为君子卷土来” -
(17211508671):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暴梅玛# 求助有谁能翻译《答湖广巡抚朱瑾吾辞建亭书》全文的! -
(17211508671): 湖广两省的巡按朱瑾吾打算为居正建设三诏亭,居正写了一封书信辞谢说:“我平时所学在于修心,也不期望别人仰慕我,我不关心于一时的诋毁和赞誉,这些事从来也没放在心上.万世的是是非非我也从不计较.何况是欲望奢侈恩禄赏赐宠爱等以夸耀于世间的流俗呢?况且世事的盛衰成败,也是这道理,世事随时间而变迁,高台倾覆,曲池变平,即使是我的住宅都不能守得住,又何必建设三诏亭呢?十多年以后这也不过是十里铺面前的一个接官的驿站罢了,又谁会来睹视你所建设的三诏亭呢?”此书信写得很有才气也很有见识,所以能承担时空,不只是用权力相比拟罢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吧,不知对不对!

#暴梅玛# 题乌江亭和叠题乌江亭作者一首是杜牧一首是王安石,分别哪一位?依据?
(17211508671): 叠题乌江亭① 王安石 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②,肯为君王卷土来③?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译文:经过战争的的疲劳...

#暴梅玛# 叠题乌江亭和题乌江亭分析不同的评价 -
(17211508671): 叠题乌江亭 作者:王安石 有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喜欢颠覆传统观点,本诗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

#暴梅玛# 题乌江亭与叠题乌江亭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
(17211508671): 题乌江亭 作者: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

#暴梅玛# 叠题乌江亭 宋 王安石诗歌末句用反问对表达情感有何 -
(17211508671): 主题战争胜败的事是很难预料的,不怕挫折能经受失败打击的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江东这个地方人才很多,若能吸取教训,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也是说不定的.艺术手法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暴梅玛# 帮忙:文言文的翻译 -
(17211508671):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派兵来抵抗大王您,,愿意拿全国的百姓来做您的臣子,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 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他(秦王),一定要得到契约(指不攻击燕国)来报答太子. 后面那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