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其用途如下:
1. 句末点号
用于句末,表示句子的结束和语气。包括:
- 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 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 叹号(!):表示感叹语气。
2. 句内点号
用于句内,表示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
- 逗号(,):表示一般性停顿。
-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或序次语之后。
- 分号(;):表示复句内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 冒号(:):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
3. 标号
用于标明特定成分的性质和作用。包括:
- 引号(“ ”或‘’):标示直接引用内容或特定成分。
- 括号(( )或[ ]或{ }):注释、补充说明或特定意义。
- 破折号(——):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变化。
- 省略号(……):表示省略或断续。
- 着重号([]):标示重要或需要指明的文字。
以上是标点符号的基本大全及其用法,每种标点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格式,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正确选用。

~


#王姚美# 怎么使用标点符号
(17277891396):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会10种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分号、书名号、省略号).经过几年的训练,同学们对这些标点符号基本上是会用的.主要的问题是在作文时,对有些标点符号的使用格式掌握不好,出现一...

#王姚美# 标点符号的用法 -
(17277891396): 引号的用法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它在标点符号中属于标号.一般用法有下列几种: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例如:①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明...

#王姚美#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
(17277891396): 句号(.或.),用於陈述句末尾.「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问号(?),用於疑问句结尾.「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叹号(!),又称惊叹号,也叫感...

#王姚美# 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17277891396): 1.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句号、问号、叹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了,但表示语气有不同:表陈述语气或舒缓的祈使语气时用句号;表疑问或一般反问语气时用问号;表感叹语...

#王姚美# 一共有多少标点符号,还有它们的作用 -
(17277891396): 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修订本).标点符号总共有16个,其中: 1、标号9个:①引号(“ ” ' ')②括号〔( ) [ ] { } 〕③破折号( ── )④省略号(······)⑤着重号( .)⑥书名号(《 》〈 〉)⑦间隔号(·)⑧连接号( — )⑨专名号( ____ ). 2、点号7个:①句号( .)②问号( ?)③感叹号( !)④逗号( ,)⑤顿号(、)⑥分号(;)⑦冒号(:). 标号的用法作用: 点号的用法作用:

#王姚美#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途 -
(17277891396): 一、句号(.)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 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句号还有另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二、问号(?) ...

#王姚美# 中国的标点符号共有几种? -
(17277891396): 按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其中点号7种,标号9种. 细分如下:句末点号3种: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4种: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9种:引号(包括单、双)、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包括单、双)、专名号.

#王姚美# 各种标点的用法 -
(17277891396): 展开全部 常见标点符号用法[简古斋语文试卷的博客]收藏推荐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一)点号1.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1) 句号(.)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

#王姚美# 怎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17277891396):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既是初中语文基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中考考查学生运用常用标点符号能力的重要方面.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首先必须要掌握常见标...

#王姚美# 标点符号的用法
(17277891396): 4.15 书名号 4.15.1 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 “ 《 》 ” 和单书名号 “ 〈 〉 ” . 4.15.2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例如: 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 c) 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