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上册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 上 课外 10首古诗 理解性默写

《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对泰山高峻、幽深的美景充满向往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望岳》中能表现诗人积极向上的壮志的句子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反而诱发内心伤感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8. 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邺城戍 9. 说明战争之惨烈: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10.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吏呼一何怒,妇蹄一何苦 《归园田居》其三 1.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表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表明诗人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渡荆门送别》 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语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传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恋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其一 1. 写黄昏时分登临岳阳楼观景,流露出无限怅惘之情的句子是:登临吴楚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2. 分别从时间、空间上叙述自己的流亡生活,道出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3. 诗人顾影自怜,表达历经风霜之后憔悴悲愁之绪的句子是: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记承天寺夜游》 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写景部分,先仰视“ 高峰入云 ”,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一句一景。 《湖心亭看雪》 请默出《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 《赤壁》杜牧 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课外古诗 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主旨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

2.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古诗理解性默写,快,快

课外古诗词背诵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二首 【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 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 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 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古诗理解性默写,快,快

课外古诗词背诵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二首 【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 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 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 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课后古诗词的理解性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

(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5.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古诗词的名句或理解性默写的句子,求全面,谢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香远益清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6.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题

八年级语文(上)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大徒伤悲。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3、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4、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欲济无舟楫, 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7、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8、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9、_________________,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10、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11、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13、长风破浪会有时, 。

14、__________________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________________,惟有乳下孙。

16、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17、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18、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9、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0、台痕上阶绿 ,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1、《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这一句描绘了一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好境界。

22、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3、坐观垂钓者 ,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5、谈笑有鸿儒 ,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6、_________________, 天涯若比邻。

27、_____________, 中无杂树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8、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29、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30、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32、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33、问今是何世,乃_______,_______。此人为具言为闻,皆叹惋。(陶渊明《桃花源记》)

34、可以调素牵,阅金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5、___________________,何处无竹柏? 。

3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37、山不再高,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8、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39、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

40、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7.八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卷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 出淤泥而不染 5、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6、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9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7、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9、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20、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2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3、莲,花之君子者也。2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6、惟吾德馨。 2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问题补充:1、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7、齐鲁青未了。

8、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中通外直。 1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解易民# 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题 -
(15113537085): 八年级语文(上)古诗文1、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大徒伤悲.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3、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4、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孟浩...

#解易民# 八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卷
(15113537085):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9.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解易民# 古诗理解性默写 -
(1511353708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品赏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

#解易民# 诗词的理解性默写
(15113537085): 《浣溪沙》晏殊 3.能使人联想到落英缤纷场景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天净沙·秋思》 1.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最能体现萧条、冷落、凄凉的景物氛围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 本人理解,不一定对. 《天净沙·秋思》 1.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 解释: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注意理解“日暮乡关”和“愁”,在《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有些许惆怅,正对“日暮乡关”,“日暮乡关”是哀愁之景,“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情表现哀愁,正对“烟波江上使人愁”,同为直接抒情表达惆怅之情,所以就是答案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易民# 古诗文默写(10分)<br/>⑴当年万里觅封侯, - ?
(15113537085): 【答案】(1)匹马戍梁州 尘暗旧貂裘(2)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3)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4)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身价(5)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小题属于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其余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能够背诵全文,然后选择最合适的句子.小题1注意“戍”“貂裘”.小题3注意“羹饭”小题4注意“乱如麻”的写法. 小题5注意“胸襟”的写法.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解易民# 理解性默写1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
(15113537085):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易民# 理解性古诗文默写 -
(15113537085): 《泊秦淮》中表达诗人对唐王朝命运担忧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论诗》中诗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反对泥古不化的名句是:预支五百...

#解易民#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①至⑦题选做六题,第⑧题必做) ①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 作业帮
(15113537085):[答案] ①禅房花木深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正入万山圈子里 ④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 ⑥谁家新燕啄春泥 ⑦枯藤老树昏鸦 ⑧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分 析: 第一至七题属于承接性默写第八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默写时,需识记清晰外,还要注意书写...

#解易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点 - 作业帮
(15113537085):[答案] 八年级(上)古诗文名句默写题 一、 根据课文内容直接默写.(共1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