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是几年级的课文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找春天是二年级下册的课文。

《找春天》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作者是经绍珍,朗读人是梓君。课文讲述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寻找春天时的兴奋情景。2018年,本文入选部编版(人教新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改版后为第一组第2课的课文,并改由左小群为本文录音。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朗读感悟

朗读本文,要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一种童话般的情境,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一定会体会到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一定能感悟出“冲出、奔向”等词语蕴含的意思。



~


#管欢英# 二年级下学期第一课……………那是春节天的………… -
(15569146702): 第一课是《找春天》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的找啊,找啊.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管欢英# 小学语文各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及段落 -
(15569146702): 册别要求背诵的课文及段落一年级 上册按照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 一年级 下册按照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 二年级 上册 第1课:《...

#管欢英#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的课文有哪些? - 作业帮
(15569146702):[答案] 第一组 1 找春天 2 古诗两首 草 宿新市徐公店 3 笋芽儿 4 小鹿的玫瑰花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 泉水 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8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9 日月潭 10 葡萄沟 11 难忘的泼水节 12 北京亮起来了 语文园地...

#管欢英# 找春天课文里的吐是几声? -
(15569146702): 找春天课文里来的吐是几声? 课文原句: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源? 吐,(读音)tǔ 注释: 吐 [ tǔ ] 释义 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核儿(húr).2113~痰. 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穗儿.~絮.蚕~丝. 3.说出来:谈~.~露5261.~字.~实情. 另外, 备注, 有个4102句子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 在这里,吐不出(读1653音)tǔ bù chū

#管欢英# 二年级下语文:春天来了,哪里是写找到了春天 -
(15569146702): 春天带着生命和希望,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她跃过高山.飞过河流.千里迢迢的来了.她来到田野,田野被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她来到枝头,枝头长出了绿色的秀发.春天,她像一双充满艺术灵感的手,她默默地为人们画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

#管欢英# 二年级《找春天》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道理 - 作业帮
(15569146702):[答案] 二年级《找春天》这篇课文: 我们要拥有一双发现美和探寻美的眼睛,也许春天就在自己的心里.

#管欢英#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哪些课文需要理解,哪些只需要简单了解?问题同上,附上目录,知道的给我标一下,谢谢!1 找春天2 古诗两首3 笋芽儿4 小鹿的玫瑰花5 ... - 作业帮
(15569146702):[答案] 课本上的课文一般都要精读,因为课本上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等你上五年级就知道

#管欢英# 西坑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是什么内容 - 作业帮
(15569146702):[答案] 题目:找春天内容: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埃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

#管欢英# 根据《找春天》这篇课文的内容,连线.    小草           探出头来          像春天的琴声   野花           ... - 作业帮
(15569146702):[答案] 小草—— 探出头来——像春天的眉毛 野花—— 一朵两朵——像春天的眼睛 树木—— 吐出嫩芽——像春天的音符 小溪——丁丁冬冬 ——像春天的琴声

#管欢英#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找春天"奔向"的读音是什么 - 作业帮
(15569146702):[答案] ben xiang 第一个一声 第二个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