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体和叶绿体的区别 叶绿体 与 色素体 的区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主要区别有,质体不同、存在不同、作用不同,具体如下:

一、质体不同

1、有色体

有色体是含有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质体。

2、叶绿体

叶绿体是含有叶绿素的质体。

二、存在不同

1、有色体

有色体主要存在于花、果实中,有时也见于植物的营养器官,如胡萝卜的根。 

2、叶绿体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肉、幼茎的一些细胞内,藻类细胞中也含有。

三、作用不同

1、有色体

有色体能积累淀粉和脂质,在花和果实中具有吸引昆虫和其他动物传粉及传播种子的作用。

2、叶绿体

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叶绿素吸收光能,使之转变为化学能,同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色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绿体



叶绿体(chloroplasm):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绿色薄壁组织细胞中,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叶绿体含有四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及胡萝卜素。其中前二者为主要的光合色素,直接参与光合作用; 后二者仅起吸收、传递光能的作用,而不能参与光合作用。由于不同植物体中或同一植物不同发育时期,细胞中所含四种色素的比例不断变化,因而植物(尤其为叶)在颜色上表现出深浅黄绿色的不同。 叶绿体的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在电镜下观察叶绿体,可见,叶绿体的外表是由双层平滑的单位膜构成的叶绿体被膜(chloroplast envelop),其内是无色的基质(matrix)(其主要成分是亲水的蛋白质),基质中分布着若干个含有叶绿素的基粒(granum)。这些基粒是由许多层迭合的片层结构组成,此片层结构称为类囊体(thylokoid)。类囊体由单层膜围合而成,其上分布有许多穿孔。囊内含有液状的内含物。类囊体除平行垛迭构成基粒外,还在基质内到处延伸,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类束体系统(thylokoid system)。其中构成基粒的类囊体部分称基粒片层(grana lamella),而连接基粒的类囊体部分,称为基质片层(stroma lamella)。 叶绿体所含的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膜上,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体(complax),包藏或连接在类囊体膜的磷脂分子的双层中,光合作用就在这里进行。 在个体发育中,叶绿体来自前质体(proplastid)—即未分化的质体,存在于根尖、茎尖,其结构较为简单。 在直接光照下,幼叶中的前质体,内层膜在许多部位内折而伸入基质中,并逐渐扩展增大,最终脱离内层膜,形成扁平的囊状结构——类囊体。许多个类束体垛合在一起便形成为基粒,由此前质体逐步地发育成为成熟的叶绿体。但在黑暗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就不能形成正常的类囊体系统,而形成由许多小泡组成的网格状结构,称前片层体(prollamellabody)。这样的质体称为黄化体(etioplast)。一般在获取光照后,黄化体中的前片层体可进一步转变,发育成为具有基粒结构的正常叶绿体。
有色体(chromoplast):主要存在于花瓣、果实、贮藏根及衰老的叶片中,主要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积聚淀粉和脂类,并可帮助传粉,。 有色体所含色素主要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并因所含色素比例的不同而呈现红色——黄色之间的色彩梯度变化。 有色体即可由前质体发育而来,也可由叶绿体失去叶绿素转化而来,如果实的成熟即为一实例,另外,还可由白色体转化而来,胡萝卜即为如此。 有色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白色体(leucoplast):是不含可见色素的无色质体,呈颗粒状。存在于一些植物的贮藏器官中,如甘薯、土豆的地下器官及种子的胚中。 白色体的主要功能是积累淀粉、蛋白质及脂肪,从而使其相应地转化为淀粉粒、糊粉粒和油滴。 应注意的是,白色体虽不含可见色素,却含无色的原叶绿素,故见光后便可转化为叶绿体。如土豆风吹后变绿的现象即为如此。 以上两种质体,即有色体和白色体的结构虽不及叶绿体,但也较复杂。表面均为双层单位膜构成的质体被膜,内有以亲水蛋白质为主的液状基质,由于没有基粒结构存在,无发达的类囊体系统而区别于叶绿体。 总之,质体是一类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细胞器。

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在膜以及内部微观结构及组成上有哪些区别?白色体如何变成有色体和叶绿体?~

1.叶绿体 叶绿体是含有叶绿素的质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薄壁组织细胞中,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而是重要的质体。
2.有色体 有色体是含有色素的质体。叶绿体也是有色质体,但习惯上将叶绿体以外的有色质体叫做有色体或杂色体。
有色体内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呈红色或橙黄色。它存在于花瓣和果实中,在番茄和辣椒(红色)果肉细胞中可以看到。有色体主要功能是积累淀粉和脂类。
3.白色体 白色体不含可见色素,也叫无色体。在贮藏组织细胞内的白色体上,常积累淀粉或蛋白质,形成比它原来体积大很多倍的淀粉和糊粉粒,成了细胞里的贮藏物质。白色体在积累淀粉时,先从一处开始形成一个核心叫做脐,以后围绕核继续累积,形成围绕脐的同心轮纹。由于一天内日照有强弱、温度有高低,往往使淀粉粒出现偏心轮纹。如观察马铃薯淀粉粒,可以看到。


有些细胞的白色体含有无色的原叶绿素,见光后可转变成叶绿素,白色体变绿,所以有人认为白色体也能变成叶绿体。

总的来说色素体所包含的范围更大,也就是它包括了叶绿体,色素体中还有白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在有色体(比如说叶绿体)白色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土壤以下部分。


#连吴冒# 什么叫植物的有色体 -
(15918564595): 有色体是含有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质体,由于两种色素比例不同,可分别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有色体主要存在于花、果实中,有时也见于植物的营养器官,如胡萝卜的根.有色体杂色体,是植物或藻类细胞内的细胞器,属于质体的一种(包...

#连吴冒# 叶绿体的结构 -
(15918564595): 1、结构:叶绿体是质体的一种,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质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它可分为具色素的叶绿体、有色体和不具色素的白色体. 叶绿体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分子组成,此外在叶绿体基质中还有少量DNA和RNA. 电镜观...

#连吴冒# 什么是有色体?高三第三章第一节问题.
(15918564595): 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在光学显微镜下呈圆形、椭圆形或双突透镜形,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由双层被膜、片层系统和基质组成.有色体是缺乏叶绿素而含有类胡萝卜素的质体.有色体具有积累淀粉、脂肪和合成类胡萝卜素的作用;同时还能使花瓣或果实呈现各种美丽的颜色,招引动物来传粉或传播种子、果实,以利于传种接代.白色体是一种不含色素的质体.白色体具有积累和贮藏有机物质的功能.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连吴冒# 植物的卵细胞中有无叶绿体? - 作业帮
(15918564595):[答案] 这个问题要从质体的分化讲起,质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可根据其颜色的有无与功能不同,分为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它们都是由前质体分化而来.其中,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见光部分、如叶肉细胞等,功能是参与光合作...

#连吴冒# 是不是所有的绿色高等植物都有叶绿色体? - 作业帮
(15918564595):[答案] 不一定的.有的植物是色素细胞.有些共生高等植物或腐生高等植物靠共生体或者腐殖质提供所需养分,不一定会有叶绿体.并不是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植物体内存在质体,质体有三种: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环境不同所含有的质体种类...

#连吴冒# 有关于叶绿体 -
(15918564595): 白色体 叶绿体 质体 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的一类细胞器的总称, 存在于真核植物细胞内.质体由两层薄膜包围,可以随细胞的伸长而增大,是植物细胞合成代谢中最主要的细胞器.根据质体内所含的色素和功能不同,质体可分为白色...

#连吴冒# 叶绿体的组成 -
(15918564595): 叶绿体是由叶绿体基质和基粒组成,基质中有酶和dna,发生暗反应,基粒是由一个个囊状薄膜垛叠而成,发生光反应!

#连吴冒# 什么样的植物细胞具有叶绿体? - 作业帮
(15918564595):[答案]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一种质体.质体有圆形、卵圆形或盘形3种形态.叶绿体含有叶绿素a、b而呈绿色,容易区别与另类两类质体---无色的白色体和黄色到红色的有色体.叶绿素a、b的功能是吸收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

#连吴冒# 【高中生物 - - 叶绿体】 -
(15918564595): 基质啊,ATP变成ADP+pi

#连吴冒# 植物的卵细胞中有无叶绿体 -
(15918564595): 这个问题要从质体的分化讲起,质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可根据其颜色的有无与功能不同,分为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它们都是由前质体分化而来.其中,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见光部分、如叶肉细胞等,功能是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