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冲淹的几次被贬到什么地方,为什么被贬 范仲淹一生几次被贬?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第一次上书请刘太后还政给皇帝赵祯,因此被贬。
第二次因为上书阻止皇帝赵祯废掉结发妻子郭皇后,因此被贬。
第三次因为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再次被贬。
第四次因为新政被攻击,自己请求贬斥。

天圣七年,·····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

会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之,不能得。明日,将留百官揖宰相廷争,方至待漏院,有诏出知睦州。岁余,徙苏州。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夷简怒诉曰:“仲淹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党也。”仲淹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

比去,攻者益急,仲淹亦自请罢政事,乃以为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安抚使、知邠州。

以疾请邓州,进给事中。徙荆南,邓人遮使者请留,仲淹亦愿留邓,许之。寻徙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徙青州。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
---宋史范仲淹传

天圣六年范仲淹谏言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朝廷降下诏令,贬范仲淹离京,调赶河中府县任通判;明道二年因参与宫廷家务纠纷,被贬江外,去做睦州知州;景祐三年因与宰相吕夷简的斗争,被其中伤贬为饶州知州;

庆历三年(1043年)富弼、韩琦等人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历时仅一年。后因为遭反对,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青州

范仲淹为什么被贬~

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于是被贬黜了。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劝说皇帝制定制度、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
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遂被罢黜,改知饶州。侍御史韩渎曲意迎合,列写范仲淹同党的姓名,奏请仁宗在朝廷张榜公示。

扩展资料: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年少时家贫但非常好学,对天下有自己的抱负追求,常常勉励自己:“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在乐”。
范仲淹在二十多岁离开家,来到应天府书院苦读学习。五年之后考取了进士。做官之后,范仲淹一直在低职位上徘徊,没有权力参与国家大事,自己的才华始终无法得到展示。
在三十四岁时,他向上级毛遂自荐,以图大展宏图。盐水治水的成功证明了范仲淹的才华,这一举动深得百姓的好评。
在位期间,范仲淹大胆直言,抨击时弊,几度遭到了贬职。出任秘阁校理,几次批评章献太后垂帘听政的弊端,因此被贬为通判。
等章太后去世后,范仲淹任左司谏,因批评仁宗荒地废除皇后被贬到睦州。在任国子监时因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再次被贬。
任职期间范仲淹还通过自己的才干修复了同西夏的关系,使得边关外无一失。由于在边关抵御外来侵略立下的汗马功劳,范仲淹被提升为参知政事,这个升迁为他实现自己的改革理想创造了条件。
范仲淹提出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的改革方案,但没到一年,就惨遭夭折。原因是改革出动了保守派官僚的自身利益,在奸臣和宦官勾结下,改革以失败而告知。范仲淹也因此被罢免参加政事。
范仲淹六十三岁,疾病缠身,向朝廷请求到颍州任职。可是在徐州中途,因病加重,与世长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


#慎武岸# 三光名臣范仲淹中,为什么范仲淹屡次遭贬,威望却越来越高 -
(13035923321): 古代文人注重人的品格与风骨以及作品,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他闻名于世也使他名流千古.而他在屡次遭贬时也确实如他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更让人钦佩了.(古代文人的终极目标:“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范仲淹立德他给世人做了表率,立功他对朝廷鞠躬尽瘁,立言《岳阳楼记》留名千古.可以说他完成了文人的梦)

#慎武岸# 范仲淹、欧阳修为什么被贬?
(13035923321): 公元1036年(景祐三年)五月,范仲淹、欧阳修直言进谏,被贬.权知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范仲淹上书言事,无所畏惧,因而一些阿谀奉承的官僚对他恨之入骨.当时...

#慎武岸# 《范仲淹二岁而孤》文言文答案:范仲淹被馋受贬原因? - 作业帮
(13035923321):[答案]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慎武岸#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室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 - 作业帮
(13035923321):[答案]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慎武岸# 范仲淹从政之后干了什么事 -
(13035923321):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

#慎武岸# 范仲淹以言事贬 -
(13035923321): 范仲淹因为参论政事被贬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

#慎武岸# 范仲淹二岁而孤中范仲淹“被馋受贬”的原因 -
(13035923321):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慎武岸# 范仲淹被贬饶州为什么没有人为他送行? -
(13035923321): 原因:当时的吕夷简已是树粗根深、重权在握了.他利用裙带关系网络党羽、培植亲信、滥用庸吏.范仲淹深入民间走访调查,绘制成一张他们争名逐利丑态的“百官图”,呈报仁宗.吕夷简不服,怀恨在心,寻衅报复.范仲淹由此被剥夺了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在寥寥无几的送行人中,仍不乏正直的朝臣.抱病载酒而来的王质为他送行赞扬道:“范君此行,尤为光耀!”范仲淹接过话题:“仲淹前后已经'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请备一只整羊作为祭品吧!”就这样,范仲淹把他高尚的官德、豁达的气质、磊落的胸襟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因为,当时的吕夷简已经把持朝政,一般人不敢和范仲淹扯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