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望洞庭写作文600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1. 望洞庭改写作文

如诗如画的洞庭湖

晚上,一轮明月升上天空,月夜下的洞庭湖,散发出一阵阵神秘的气息。天上的月亮在黑暗之中衬托出了它的皎洁明亮。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一片寂静,在夜幕的笼罩下,似乎蕴藏着无限的力量。月亮和湖水搭配起来是那么和谐,而又那么神秘。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擦拭过的铜镜。我拣起一块小石子,往湖里丢去,铜镜被打破了。

洞庭湖中间还屹立着一座峰峦雄伟的山,这就是君山。远远望去,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一面巨大的白银盘里。君山上的青草和大树,映衬得君山更加壮丽。奇形怪状的山峦,或浓或淡,或明或暗,就像有人给君山披上了一件变幻莫测的衣裳。湖岸周围绿树葱茏,许多杨柳犹如侍女,娉娉婷婷地站立着。她们用长长的柳枝轻轻地抚摸着湖面。

洞庭湖的奇异壮观,让人们赞叹不已。洞庭湖如此美丽,让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我相信,来过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2. 望洞庭改写作文

如诗如画的洞庭湖晚上,一轮明月升上天空,月夜下的洞庭湖,散发出一阵阵神秘的气息。

天上的月亮在黑暗之中衬托出了它的皎洁明亮。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一片寂静,在夜幕的笼罩下,似乎蕴藏着无限的力量。

月亮和湖水搭配起来是那么和谐,而又那么神秘。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擦拭过的铜镜。

我拣起一块小石子,往湖里丢去,铜镜被打破了。 洞庭湖中间还屹立着一座峰峦雄伟的山,这就是君山。

远远望去,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一面巨大的白银盘里。君山上的青草和大树,映衬得君山更加壮丽。

奇形怪状的山峦,或浓或淡,或明或暗,就像有人给君山披上了一件变幻莫测的衣裳。湖岸周围绿树葱茏,许多杨柳犹如侍女,娉娉婷婷地站立着。

她们用长长的柳枝轻轻地抚摸着湖面。 洞庭湖的奇异壮观,让人们赞叹不已。

洞庭湖如此美丽,让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我相信,来过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3. 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望洞庭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1、秋天的一个夜晚,唐朝著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美丽的洞庭湖畔,观赏这美丽的秋夜湖景.洁白如玉的一轮圆月发出柔和清亮的光,与清澈有波浪的湖面交相晖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清澈的湖水里倒影着美丽的月亮,月亮衬托着微波粼粼的湖面.在月光照耀下隐约可见倒映在湖中的影子.无风吹拂的洞庭湖,如未磨过的青铜镜一样,少了几分光泽与色彩,但却反映着朴实、纯朴的洞庭湖的另一面.从远处望洞庭湖的山山水水,就觉得更加的美丽了.洞庭湖到处是一片墨绿,如一颗绿得发光的宝石.洁白的洞庭水中间有一座墨绿的小岛­­­­­­­­­­­­­­­­­­­­­­­­­­­­­——君山,在环绕的洞庭湖的衬托下,真是像一只白银盘里放着一颗墨绿的青螺啊!2、静穆的夜晚,皓月当空,一切都仿佛静止不动.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晚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美.碧绿透明的湖水,像一双有感情的眼睛,闪动着含蓄和深远的光波,而圆圆的月亮,像个玉盘,镶在满天星斗之间,显得格外皎洁,洞庭湖水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让人感觉十分宁静、和谐,让人陶醉了.湖上没有风,显得那么寂静.湖上的纹波上下轻轻跃动,闪烁着点点星星,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没有磨拭的铜镜一样.月光,无声无息地浸漫过来,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在皓月银灰下,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好像银盘里放着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呢!3、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我轻轻地漫步在洞庭湖畔.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它是那么圆、那么亮,如同一个大玉盘在天空中闪烁着迷人的光彩.那银光洒落在硕大的湖面上,显得十分宁静.洞庭湖面水平如镜,光泽暗淡,好似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铜镜,正等待着能工巧匠把它打磨成神奇的魔镜.远远望去,湖中的君山树木葱茏,又映衬着平静的湖水,真是无以伦比啊!看着洞庭湖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我心中无比舒畅.那郁郁葱葱的君山,仿佛是放在巨大的白银盘中小巧玲珑的田螺,说不准什么时侯就会变出一个美丽的田螺姑娘呢.这洞庭湖的夜景,实在是太美妙了,我久久不想离去……请采纳~。

4. 【望洞庭《改写》作文】

望洞庭李荣秋天的晚上,天气十分好,在洞庭湖边站着一位诗人——刘禹锡。

他手握着扇子,静静地站在湖边,就像是一个木头人,他仰望着天空,那轮皎洁的明月在天空中显得那么亮,就像是一位体态轻盈的少女在缓缓地跳着圆舞曲。再看洞庭湖,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波光粼粼。

湖光和月光相映生辉,使人感到那么温柔,那么迷人。平静的湖面就像是一面没有打磨的青铜镜。

洞庭湖中央有一个小岛,岛上古木参天,在月光的照耀下,隐约可见倒映在湖中的影子,银光闪闪,美丽动人。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湖光秋水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三更了,可爱的小动物们早已熟睡,只有青蛙在湖边叫着,划破了寂静的洞庭湖。月光发出不太亮的光芒笼罩着整个洞庭湖。

望着洞庭湖看着苍翠的君山,静静的,鸟瞰洞庭湖就像是在白银盘里放着一枚青螺。诗人望着洞庭湖时,不禁又吟诵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5. 把望洞庭改写成一篇写景的文章

其实你可以根据它的解释来写的。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

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

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这使读者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力量。

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就不会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这里妙笔生花,一语惊人,是千古名句。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先说诗人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以上参考自/view/155044你可以适当的进行联想及扩写~~。

6. 谁能把望洞庭写成作文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7. 习作练习.请根据《望洞庭》这首故事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


#乌幸志# 四年级上册根据古诗望洞庭的景色写一段话 -
(17569069247): 洞庭湖的湖光与秋天的月光相融和, 水面风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山水水一片翠绿, 好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乌幸志# 望洞庭的作文怎么写 -
(17569069247): 时序已交仲秋,大诗人刘禹锡正走在转任和州的路上.天色渐渐晚了,诗人投宿在一家客栈. 月光如轻纱一般笼着大地,周围的一切显得异常清幽、空灵.诗人想到自己曾多次观赏过的洞庭湖,“今夜,我何不凭栏遥望,看看这月光下的洞庭...

#乌幸志# 写一篇周记《洞庭之秋》600字. -
(17569069247): 记得那是秋季的一天,我来到洞庭湖边,望着这美丽的景色,我几乎看出了神.啊!真美呀.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游鱼和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微风拂过,水面上不时泛起几丝涟漪,与皎洁明媚的月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相得益彰的图...

#乌幸志# 请问:望洞庭的作文怎么写?
(17569069247):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

#乌幸志# 以望洞庭写一篇记叙文 400字
(17569069247): 秋夜的洞庭湖宁静微凉.万物似乎闭上了双眼.湖面上有几叶小舟,舟上除了几盏发出微弱光线的小渔灯以外,什么也没了,让人觉得寂然幽伥.天空中那牙弯月与湖水相依相伴,银色的月光轻轻泻在这一片湖面上.光影淅淅沥沥的,像宝石的碎片,...

#乌幸志# 望洞庭改写文章 -
(17569069247):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澄澈空明,明月的清光和湖水交相辉映!风平浪静的潭面多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镜子啊!远远望去,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乌幸志# 望洞庭描写景色的小作文 -
(17569069247): 秋风瑟瑟,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空,淡淡的银光喷洒下,显得孤独寂寞.风吹来,空荡荡,一切都显得朦朦胧胧,宁静柔美. 洞庭湖在夜色下是那么静,不起一点波澜,在月光下,湖水澄澈极了,透亮,又反射出淡淡银光,好像与那天空中的...

#乌幸志# 望洞庭作文怎么写 -
(17569069247): 建议楼主带个小板凳去洞庭望望,然后在湖边放飞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边望边想边写^

#乌幸志# 写一写《望洞庭》这首诗的景色 一百字 -
(17569069247):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乌幸志# 请问:望洞庭的作文怎么写? -
(17569069247): 你肯定没写完暑假作业吧?(PS:你要的是观后感,还是续写,还是其他.....) 如果是观后感的话,可以这样写:今天我在课本里读了一首古诗——《望洞庭》.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描写的是秋夜的景色.诗人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