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礼怎么死的 历史上允礼怎么死的 历史上十七爷允礼怎么死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胤礼是病死的。
参考以下材料:
(1697年3月24日-1738年3月21日),清朝康熙帝的第十七子。胤礼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初二,生母是汉人陈勤妃,1723年被封为多罗果郡王,1728年晋升为和硕果亲王,先后掌管理藩院、户部三库。雍正帝末年,与皇十六子胤禄深受宠信,胤礼善书画丹青,号春和堂、静远斋。乾隆即位后,授总理事务大臣。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初二,胤礼病死,得年42。谥号毅,以雍正幼子弘曕为嗣。

网络资料:
真实的果亲王允礼是什么样的人哪?
允礼(1697-1738)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比雍正小19岁。和雍正的长子弘晖同年同月生,也就是说,君臣二人虽为兄弟,但在年龄上属于两代人了。他的母亲,是康熙的二等侍卫陈希闵的女儿,满洲镶黄旗人。出身倒是可以,但入宫的地位仅仅是嫔。因此,允礼出生时,身份也并不高。
我在《爱新觉罗宗谱》上看到,他在康熙生前,几乎没有事做。到六十年十一月的时候,才得了一个“管中正殿事务”的闲差。中正殿佛堂名,位于紫禁城内西北隅建福宫花园南,主供无量寿佛。1923年6月26日夜建福宫大火,殃及该殿,今仅存遗址。清代档案、文献中,常把以中正殿为中心的一组佛堂建筑(计有:中正殿、中正殿后殿、东西配殿、香云亭、宝华殿、雨花阁、雨花阁东西配楼、梵宗楼10处)总称为“中正殿”。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中正殿念经处”,主管宫内喇嘛念经与办造佛像等事务。
可见,允礼就是个文史馆主任一级。而这个时候,他已经24岁。别人且不说,与他的14哥允禵比,他可就差得太远了,人家21岁就封了贝子。贝子,是皇室中的四等王。28岁,就是他当文史馆主任的6年后,就做了抚远大将军。从这里可以窥测出,康熙并不欣赏他。
雍正即位后,他的命运开始改变:
元年四月,封多罗果郡王。这是“破格提拔”,他连贝子都没做过,由普通皇子一跃而为大清二级王,可见,雍正对他的恩有多高?
那么,雍正看中了他什么呢?书载,允礼“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又聪明持重……”这里,“不参予皇权之争”让他四哥看好了。
  于是,雍正元年四月初三日,雍正帝给礼部谕:“景陵办理修饰甚好,十七阿哥、孙渣齐、萨尔那甚属尽心,敬谨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十六日正式“封十七阿哥允礼为多罗果郡王……”管理藩院事,相当于外交部,十分重要。
允礼不负圣望,上任后一展才华,曾秘密奏请蠲免江南诸省民欠漕粮、芦课、学租、杂税。
于是,六年后,雍正二月初五日,下旨给宗人府(管理皇室事务的机构)曰:“果郡王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朕即位以来,命王办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务数年,王失志忠诚,毫不顾及己私,执持正理,概不瞻徇,赞襄朕躬,允称笃敬。王微有弱疾,虽偶尓在家调养,而一切交办事件仍然尽心料理。今承我圣祖皇考六十余年至圣至神,化洽宇宙之恩,普天共享生平,固无庸似者年诸王效力于其间。朕以为若能尽心为国,备极忠诚,恪守臣子恭顺之道。其人为尤甚,其事为尤难,着将王晋封亲王,为朕之子弟及世世子孙之表范。”
一下子,由郡王而亲王了。这种恩宠,在雍正的众兄弟中,只有十三阿哥允祥可以比,剩下,怕是都难以企及。允礼在父亲那里没有得到的,在哥哥这里都得到了。他的兄弟们大多数人没有得到的,他也得到了。他是雍正兄弟们中,绝少得到雍正恩宠的人。

一晃三年,皇帝期间命夏刈查获多封允礼与玉隐的信件,每封信件最后,都会提到甄嬛。皇帝明白了允礼的用意,下决心除去果郡王。三年后,允礼回宫。皇帝让甄嬛以毒酒亲手杀死果郡王。甄嬛不忍爱人死去,欲喝下毒酒,却不想毒酒被果郡王调换,口吐鲜血告诉甄嬛,她才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妻子。甄嬛悲痛万分,来不及等到允礼咽气前告诉他自己的一对双胞胎乃是他的骨肉。允礼惨死于甄嬛怀抱中。望采纳!

甄嬛传中允礼是怎么死的~

喝下毒酒死的。
第74集剧情介绍:
皇帝让甄嬛以毒酒亲手杀死果郡王。甄嬛不忍爱人死去,欲喝下毒酒,却不想毒酒被果郡王调换,口吐鲜血告诉甄嬛,她才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妻子。
甄嬛悲痛万分,来不及等到允礼咽气前告诉他自己的一对龙凤胎乃是他的骨肉。允礼惨死于甄嬛怀抱中。甄嬛赐死果郡王有功,被赐予协理六宫的大权,位同副后。
皇帝察觉甄嬛心中仍有允礼,与她日渐疏远。果郡王死后,皇帝为隐瞒真相,不准张扬。玉隐在果郡王葬礼上撞棺殉情而死。
甄嬛疑惑皇帝为何突然要杀果郡王,苏培盛找来允礼与玉隐的家信,信中结尾均是果郡王问及甄嬛安好的言词。甄嬛领悟到,这才是导致皇帝起了杀机的原因,十分憎恨皇帝。

扩展资料:
允礼人物介绍:
爱新觉罗·允礼/果郡王(李东学 饰) 配音:赵岭
果郡王不同于宫中争权夺势的皇室子弟,他庆幸自己并非帝王之身,不必将朝政琐事萦绕于身,他不求娇妻美妾如云,只盼与爱人厮守到老。
果郡王爱着甄嬛,却又不能僭越宫廷之礼。他善良、痴情、风流倜傥,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求一份爱,奋不顾身地保护一份爱,说他是为爱而生也不为过。
历史上的爱新觉罗·允礼:
爱新觉罗·允礼(1697年—1738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礼,满洲正红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
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允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
于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办理苗疆事务。
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主刑部事务,由于身体较弱,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照顾。
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乾隆元年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
因允礼无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为继子。因允礼彼时年幼未参与康熙晚期夺嫡之争,故在康熙帝诸多皇子中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甄嬛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礼

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初二,胤礼病死,享年42岁。谥号毅,以雍正幼子弘曕为嗣。


#贾钩莫# 历史上果亲王怎么死的 -
(15366645761): 乾隆继位后,秉其父皇遗意对果亲王渐施冷遇,先是“夺双俸”,继是下诏令:“优准其在府中理事,不可轻易上朝”.果亲王在忧虑恐惧中不久便病逝了,终年41岁.这位杰出的书法家、诗人便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贾钩莫# 甄嬛传歪曲了多少历史
(15366645761): 最简单的几个 1、果亲王允礼死于乾隆四年,也就是说雍正死后四年果亲王才死.而在剧中是雍正命甄嬛毒死果亲王. 2、历史上憙贵妃是乾隆的生母,乾隆25岁当皇帝,雍正只做了13年的皇帝,也就是说:雍正刚当皇帝的时候乾隆已经12岁了,所以憙贵妃应是在雍正做皇帝之前就已嫁给雍正.而剧中憙贵妃是雍正做皇帝以后娶的. 以上两个是明显的篡改历史,而其他的包括雍正的死因因为现在还是个迷,所以不好推断.

#贾钩莫# 熹贵妃和允礼在一起了吗?
(15366645761): 没有,允礼死了

#贾钩莫# 果亲王为什么叫允礼 -
(15366645761): 康熙爷取得,没办法,也许希望他以后懂得事礼吧

#贾钩莫# 宫2果亲王允礼怎么死的
(15366645761): 没死,但是《甄缳传》里被雍正派熹妃赐毒酒毒死了.

#贾钩莫# 甄嬛传的结局是什么. -
(15366645761): 朝中大臣纷纷请求皇帝早立太子,有大臣请立弘历,有大臣请立甄嬛之子弘曕.大臣张廷玉表示,如果立甄嬛之子,应请求皇帝先赐死甄嬛,免得将来甄嬛如同武则天一般独自把持朝政. 皇帝假意问起甄嬛立嗣一事,甄嬛识破皇帝用意,表示弘...

#贾钩莫# 甄嬛原名叫玉什么? -
(15366645761): 甄嬛,原名甄玉嬛.后因嫌弃“玉”字辈太过俗气而改名甄嬛.流潋紫所著小说《后宫甄嬛传》中的女主角.与世无争,后因在后宫算计中受到影响,一步步变得城府至深.初入宫中,被皇帝玄凌称其“嬛嬛一袅楚宫腰”.因容貌酷似已逝的纯元皇后,一直蒙受恩宠.后被封为圣母皇太后.后来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甄嬛由孙俪饰演.

#贾钩莫# 果亲王和熹妃在历史上真的有感情纠葛么?他俩谁死的早?
(15366645761): 果亲王与熹妃在历史上无任何感情纠葛果亲王死得早,死于乾隆三年,熹妃死于乾隆四十二年果毅亲王,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庶妃陈氏即纯裕勤妃出.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又聪明持重,政绩斐然.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礼"曾秘密奏请蠲免江南诸省民欠漕粮、芦课、学租、杂税,允准,因而获“秉性忠直”、“存心宽厚”之赞誉.乾隆元年(1736),因罢双俸.三年卒,谥毅.著有《春和堂集》、《工程做法》等书.《宫锁珠帘》等电视剧里面他们的纠葛完全是杜撰,那毕竟是小说戏剧

#贾钩莫# 康熙的儿子十七子的生平?
(15366645761): 爱新觉罗·胤礼 (1697-1738年) 封果毅亲王,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 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礼" 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