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赏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可·刘熙载《艺概》指斥周邦彦词“周旨荡”,20世纪八九十年代报纸杂志亦不乏贬斥之词。其实,《可真集》编入“春景”类,描写闺情之作的词,情感真挚、内容丰富,委婉含蓄、别开生面,这首小令就是其中一首。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首先描写女子的外貌。以“春山”喻眉毛,以个别代整体,写人之美,五代冯延巳即有“低语前吹频转面,双眉钦恨春山远”。美成用“争秀”二字,有意同“春山”比秀,比“春山”更秀。“争”字意味深长,以动写静,更见生动。因为词人善于点化,化腐旧为新鲜,远比“淡淡春山”、“淡扫蛾眉”、“春山八字”、“眉蹙春山”具有新意。

“可怜长皱”充满词人的主观情感。“春山”喻眉颇具可俊之气。上句写外貌,下句表现内心愁怨。只描摹秀眉之美,让人想象其容貌之俊。层层翻出新意。

莫将可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承上,以花喻人的容貌,写哀怨情况。“可泪滴花枝”形容女子因伤心而落泪,呈现出一个美的画面,虽非首创,确也奇异。唐·白乐天《长恨歌》用“玉容寂莫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描写杨妃伤心掉泪;冯延巳《归自谣》用“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亦系客观描写,而周词运用翻进一层的手法。用花瘦比人瘦,古人诗词也用过,宋·黄庭坚《蓦山溪》‘‘春风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写伎女陈湘,也是客观描写,没有写出诗人内心之感受。而周词活用前人词句,不重复前人意思,另辟新境:似乎少女娇嫩的脸上,连几滴眼泪都禁受不得,会“滴破胭脂脸”。着眼于花,花人合一,用笔深婉。同宋-李可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词人无限的怜惜之情,渗透着词人无尽的关切之感。推陈出新,别出心裁,曲折顿挫,摇曳生姿。将那委婉的情致、深厚的意韵,有层次地有深意地不断传出,故有“词家神品”(王又华《古今词论》)之赞誉。

上片主要写外貌,下片着力写内心。

可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可润”句承上,从侧面烘托女子的低沉情绪、满腹愁思。写其愁恨,先写“玉箫”,是象征,作陪衬。人物的风姿、孤寂从“知音稀有”中显露无遗。“知音稀有”是全词之主旨,也是愁恨的原因。既说明其才艺出众,又点出其歌伎身份。昭君出塞,尚有琵琶以寄幽怨,词中女子连托玉箫以寄相思的心情都没有了,深化了“知音稀有”的程度。

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欲知”、“但问”与上片“可怜”、“莫将”前后照应,连属成句,巧设问答,运用相同的笔法,既像是女子自我内心的剖白,“顾影自怜”,又像是词人对女子的深切怜悯与体贴人微。“日日倚栏”、“亭前柳”,会使人不禁想起唐·王昌龄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见柳就会引发离愁,触动闺情。词中女子日日倚栏凝望,离愁别恨,日积月累,积久弥多,足见闺怨之深。杨柳是愁怨的见证,“愁”而但问“亭前柳”。最后轻点一笔,一切都得到解释,全词也一气贯通了。据可·叶申芗《本事词》卷上(天籁轩刊本)云:“周美成精于音律,每制新调,教坊竞相传唱,游汴尝主李师师家,为赋《洛阳春》云??李尝欲委身而未能也。”“欲知??但”,虚词的使用,显示出一种跌宕生姿的态势,回荡着愁恨的旋律。点出“日日愁”,同上片“可怜长皱”上下呼应,又“问取亭前柳”同“莫将可泪滴花枝”前后照应,进一步渲染。向亭前柳“问取”,暗示因离别而伤感而愁怨,含蕴深沉。

一曲小令,化用前人诸多诗词名句,自成佳制,别创新意。诚如《乐府指迷》所云:“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沈义父所说值得仔细体味。宋·张耒《秋蕊香》‘‘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依旧”,可以作为这首词的注脚。

“闺情”这个题目,是宋词中常见的。但周邦彦词写得新颖别致,不同凡响。闺情词自必以描写闺中女子为主,此篇不同凡响,就在于在同类题材中,篇幅短小而内容丰富,无称艳的辞藻,无刻意的雕饰,以可新自然的语言、含蓄委婉的笔致、可淡雅致的风格,给人以轻松率意之感。

这首词以“知音稀有”为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知音之叹是传统的题材。从上古“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古诗十九首》之五《西北有高楼》),到中古“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唐·杜甫《哭李常侍峄》),“知音谙吕”,“知音识曲”。自先秦、汉魏,乃至唐宋,“知音”一词时见出现。就是周邦彦《可真集》中,也时有知音之叹,如《意难忘》‘‘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至于(玉楼春》所谓“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乃是词人感伤官场难逢知己而向青楼混迹之悲;《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少年游·并刀如水》中的女子,以及这首词中的女子,都是写歌伎知音之叹,同时也寄寓了词人个人的知音之感。



~


#翁冠货# 上林春令/一落索写的真的好吗?理解不了啊 -
(18580967501): 标题 上林春令/一落索 作者 杨无咎 年代 宋 内容 秾李夭桃堆绣.正暖日、如熏芳袖.流莺恰恰娇啼.似为劝、百觞进酒.少年未用称遐寿.愿来岁、如今时侯.相将得意皇都,同携手、上林春昼. 注释 【注释】:

#翁冠货# "恐花也如人瘦"出自哪首词? -
(18580967501): 周邦彦赋 《洛阳春》词曰:“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向取亭前柳.”

#翁冠货# 宋代艳妓李师师的情夫是谁李师师傍上了天下第一人 - 道君皇帝宋徽宗这
(18580967501): 都已经说是名妓了,当然恩客无数. 不过硬要说的话,当属周邦彦 (汴京旧事)李... “美成至注主角妓李师师家,为赋《洛阳春》云,'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

#翁冠货# 《七步诗》,《鸟鸣涧》,《浣溪沙》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诗意和思想感情! -
(18580967501):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

#翁冠货# 有谁整理有关于眉的诗词?? -
(18580967501): 衰草尽随眉黛落,飞花长逐杜鹃声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尊前百计见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偎破未重描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绿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翠眉饶似远山长,寄与此愁颦不尽脸红心绪学梅妆,眉翠工夫如月画就写这么多吧......

#翁冠货# 历史上哪位皇帝和词臣共享名妓? -
(18580967501): 宋徽宗花鸟图 历史是个什么玩艺儿?历史绝非我们想像的那样一本正经,有时它充满玄机,充满了不可告人的秘密,有时它也就象小孩子过家家,哭着闹着,撒泼着,然后没事了,破涕为笑,化敌为友,过后接着再闹腾.更有的时候,历史就象...

#翁冠货# 如何赏析王观的《卜算子》? -
(18580967501): 《卜算子》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一首送别词,感情真挚,语言浅易,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表达了送别惜春这一主题. 上阕...

#翁冠货# 跪求赞美鲁迅的诗歌不要鲁迅自己写的、不要古诗、最好有赏析、现代诗
(18580967501):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学生和玉佛(1933年)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

#翁冠货# 有没有纳兰容若的浣溪沙的介绍或赏析
(18580967501): 一、浣溪沙 内容 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缫车2.牛衣古柳卖黄瓜3. 酒困路... 遗,应为“通”之误. 赏析 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的作品.作者用白描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