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法律如何处理 通过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法律如何处理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恶意传播他人的隐私给别人带来困扰是属于侵权行为,情况比较严重的,当事人一般要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情况不严重的情况下,一般当事人要承担行政责任,或者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分析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受害人搜集证据,报警处理,调解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照(裸照)属于侵权行为,情节较轻的需要承担侵权责任或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且造成损害或危害后果的,涉嫌了侮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恶意传播他人隐私有可能涉嫌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搜集证据,报警后,调解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侵权者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条 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
  第五条 其他法律对侵权责任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您好,如果有证据可以报110,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不管他人是恶意敲诈还是蓄意诽谤,都可以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

可以,保留短信,下载网上页面,都可以作为证据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明。

你好,你可以去公安部门进行报案,注意收集网上传播的证据。

未经许可在网上传播他人隐私信息违反了什么法?~

未经许可在网上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而公开他人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赔偿损失
7、赔礼道歉
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三、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我国法律没有对隐私权进行规定,根据司法解释,我国在法律实践中,通常以保护名誉权的形式来保护个人的隐私权。 名誉权定义: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
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

扩展资料:
一般侵权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一般侵权责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所谓的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权利或者合法利益的加害行为本身。若无行为人的行为,就不会产生侵权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5条规定,权利的相对人均负有不得侵犯权利的一般义务。侵犯权利的行为因为违反了法定义务,故具有违法性。
违法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违反法定义务、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而实施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加害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作为侵权行为的作为,是指不该作而作;作为侵权行为的不作为,是指该作而不作。
2、损害事实是指他人财产或者人身权益所遭受的不利影响,包括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又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
3、因果关系是指各种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包括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 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权益受侵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考量的问题是责任的成立。
4、过错是指行为人应受责难的主观状态。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状态。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状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治安管理处罚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侵权责任法

您好,如果有证据可以报110,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不管他人是恶意敲诈还是蓄意诽谤,都可以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


#靳非竹# 网上散播他人隐私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19257847375): 公民的个人信息,个人生活以及个人情感都属隐私范围,法律依法保护当事的隐私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靳非竹# 通过网络暴露别人的照片或者信息是什么罪 -
(19257847375): 侵犯他人隐私,造成后果特别严重的会判刑的

#靳非竹# 泄漏个人隐私怎么处罚 -
(19257847375): 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

#靳非竹# 在网上说了他人隐私,会负法律责任吗 -
(19257847375): 不用 担心 现行的法律 对虚拟网络 没有相关的法律 以前这样的案列 也没有办法 处理 你以后注意点就可以 什么事情要么不要说 要不就当面讲清楚

#靳非竹# 网上散播个人隐私会判刑吗?网上散播个人隐私会判刑吗?
(19257847375): 个人隐私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除非法定的机构和部门经过严格审批,不允许个人擅自使用专业器材对他人进行跟踪、监视、拍照的,...

#靳非竹# 网络上有人攻击诽谤我散播我的隐私 怎么办 -
(19257847375): 我来回答,1、建议您先查清源头,到底是谁散播的,然后查清主要是哪些网站传的.2、散播您的隐私的程度如何,如把电话号码,住址等发出去了,一般的内容,不会造成很大的后果,你就不要费太多的心思,如果是内容特别隐私,涉及到私...

#靳非竹# 把他人相片和有关个人信息发布在网上.揭露丑闻.会被判刑么??
(19257847375): 会啊,你触犯别人隐私了

#靳非竹# 如果有人通过信息网络等方式到处散步自己的个人资料不实信息应该怎么办到处污蔑诽谤散播照片等? -
(19257847375): 如果有人通过信息网络等方式到散步自己的自己的个人资料,还有不时信息应该报警处理,然后呢,还有呢,就是散播照片可以去法院起诉这个人,证明这个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和名誉权,给自己的精神上和工作上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要求赔偿

#靳非竹# 网上传播他人隐私照片怎么定罪
(19257847375): 肖像权受到侵犯,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犯罪行为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靳非竹# 在网上恶意散播他人隐私甚至扭曲事实,诬蔑他人人格,造成精神折磨,按照法律该怎么判 -
(19257847375): 以名誉权收到侵害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发帖人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还可以要求网站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