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题,越多越好!要附答案的哟!! 五年级奥数题15道 有答案 有讲解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一、填空题
1. 某年的二月份有五个星期日,这年六月一日是星期_____.
2. 1989年12月5日是星期二,那么再过十年的12月5日是星期_____.
3. 按下面摆法摆80个三角形,有_____个白色的.

……
4.节日的校园内挂起了一盏盏小电灯,小明看出每两个白灯之间有红、黄、绿各一盏彩灯.也就是说,从第一盏白灯起,每一盏白灯后面都紧接着有3盏彩灯,小明想第73盏灯是_____灯.
5. 时针现在表示的时间是14时正,那么分针旋转1991周后,时针表示的时间是_____.
6. 把自然数1,2,3,4,5……如表依次排列成5列,那么数“1992”在_____列.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
1 2 3 4 5
9 8 7 6
10 11 12 13 14
18 17 16 15
… … … … …
… … … …

7. 把分数 化成小数后,小数点第110位上的数字是_____.
8. 循环小数 与 .这两个循环小数在小数点后第_____位,首次同时出现在该位中的数字都是7.
9. 一串数: 1,9,9,1,4,1, 4,1,9,9,1,4,1,4,1,9,9,1,4,
……共有1991个数.
(1)其中共有_____个1,_____个9_____个4;
(2)这些数字的总和是_____.
10. 7 7 7 …… 7所得积末位数是_____.

50个

二、解答题
11. 紧接着1989后面一串数字,写下的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的乘积的个位数.例如8 9=72,在9后面写2,9 2=18,在2后面写8,……得到一串数字:
1 9 8 9 2 8 6……
这串数字从1开始往右数,第1989个数字是什么?
12. 1991个1990相乘所得的积与1990个1991相乘所得的积,再相加的和末两位数是多少?
13. 设n=2 2 2 …… 2,那么n的末两位数字是多少?

1991个
14.在一根长100厘米的木棍上,自左至右每隔6厘米染一个红点,同时自右至左每隔5厘米也染一个红点,然后沿红点处将木棍逐段锯开,那么长度是1厘米的短木棍有多少根?

———————————————答 案——————————————————————

1. 二
因为7 4=28,由某年二月份有五个星期日,所以这年二月份应是29天,且2月1日与2月29日均为星期日,3月1日是星期一,所以从这年3月1日起到这年6月1日共经过了
31+30+31+1=93(天).
因为93¸7=13…2,所以这年6月1日是星期二.
2. 日
依题意知,这十年中1992年、1996年都是闰年,因此,这十年之中共有
365 10+2=3652(天)
因为(3652+1) 7=521…6,所以再过十年的12月5日是星期日.
[注]上述两题(题1—题2)都是推断若干天、若干月或若干年后某一天为星期几,解答这类问题主要依据每周为七天循环的规律,运用周期性解答.在计算天数时,要根据“四年一闰,整百不闰,四百年才又一闰”的规定,即公历年份不是整百数时,只要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公历年数为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 39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角形按“二黑二白一黑一白”的规律重复排列,也就是这一排列的周期为6,并且每一周期有3个白色三角形.
因为80 6=13…2,而第十四期中前两个三角形都是黑色的,所以共有白色三角形13 3=39(个).
4. 白
依题意知,电灯的安装排列如下:
白,红,黄,绿,白,红,黄,绿,白,……这一排列是按“白,红,黄,绿”交替循环出现的,也就是这一排列的周期为4.
由73 4=18…1,可知第73盏灯是白灯.
5. 13时.
分针旋转一周为1小时,旋转1991周为1991小时.一天24小时,1991 24=82…23,1991小时共82天又23小时.现在是14时正,经过82天仍然是14时正,再过23小时,正好是13时.
[注]在圆面上,沿着圆周把1到12的整数等距排成一个圈,再加上一根长针和一根短针,就组成了我们天天见到的钟面.钟面虽然是那么的简单平常,但在钟面上却包含着十分有趣的数学问题,周期现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6. 3
仔细观察题中数表.
1 2 3 4 5 (奇数排)
第一组
9 8 7 6 (偶数排)
10 11 12 13 14 (奇数排)
第二组
18 17 16 15 (偶数排)
19 20 21 22 23 (奇数排)
第三组
27 26 25 24 (偶数排)

可发现规律如下:
(1)连续自然数按每组9个数,且奇数排自左往右五个数,偶数排自右往左四个数的规律循环排列;
(2)观察第二组,第三组,发现奇数排的数如果用9除有如下规律:第1列用9除余数为1,第2列用9除余数为2,…,第5列用9除余数为5.
(3)10 9=1…1,10在1+1组,第1列
19 9=2…1,19在2+1组,第1列
因为1992 9=221…3,所以1992应排列在(221+1)=222组中奇数排第3列数的位置上.
7. 7
=0.57142857……
它的循环周期是6,具体地六个数依次是
5,7,1,4,2,8
110 6=18…2
因为余2,第110个数字是上面列出的六个数中的第2个,就是7.
.
.
.
.
8. 35

因为0.1992517的循环周期是7,0.34567的循环周期为5,又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35,所以两个循环小数在小数点后第35位,首次同时出现在该位上的数字都是7.
9. 853,570,568,8255.
不难看出,这串数每7个数即1,9,9,1,4,1,4为一个循环,即周期为7,且每个周期中有3个1,2个9,2个4.因为1991¸7=284…3,所以这串数中有284个周期,加上第285个周期中的前三个数1,9,9.其中1的个数是:3´284+1=853(个),9的个数是2´284+2=570(个),4的个数是2´284=568(个).这些数字的总和为
1´853+9´570+4´568=8255.
10. 9
先找出积的末位数的变化规律:
71末位数为7,72末位数为9,73末位数为3, 74末位数1;75=74+1末位数为7,76=74+2末位数为9,77=74+3末位数为3,78= 末位数为1……
由此可见,积的末位依次为7,9,3,1,7,9,3,1……,以4为周期循环出现.
因为50 4=12…2,即750= ,所以750与72末位数相同,也就是积的末位数是9.
11. 依照题述规则多写几个数字:
1989286884286884……
可见1989后面的数总是不断循环重复出现286884,每6个一组,即循环周期为6.因为(1989-4) 6=330…5,所以所求数字是8.
12. 1991个1990相乘所得的积末两位是0,我们只需考察1990个1991相乘的积末两位数即可.1个1991末两位数是91,2个1991相乘的积末两位数是81,3个1991相乘的积末两位数是71,4个至10个1991相乘的积的末两位数分别是61,51,41,31,21,11,01,11个1991相乘积的末两位数字是91,……,由此可见,每10个1991相乘的末两位数字重复出现,即周期为10.因为1990 10=199,所以1990个1991相乘积的末两位数是01,即所求结果是01.
13. n是1991个2的连乘积,可记为n=21991,首先从2的较低次幂入手寻找规律,列表如下:

n n的十位数字 n的个位数字 n n的十位数字 n的个位数字
21 0 2 212 9 6
22 0 4 213 9 2
23 0 8 214 8 4
24 1 6 215 6 8
25 3 2 216 3 6
26 6 4 217 7 2
27 2 8 218 4 4
28 5 6 219 8 8
29 1 2 220 7 6
210 2 4 221 5 2
211 4 8 222 0 4

观察上表,容易发现自22开始每隔20个2的连乘积,末两位数字就重复出现,周期为20.因为1990 20=99…10,所以21991与211的末两位数字相同,由上表知211的十位数字是4,个位数字是8.所以,n的末两位数字是48.
14. 因为100能被5整除,所以自右至左染色也就是自左至右染色.于是我们可以看作是从同一端点染色.
6与5的最小公倍数是30,即在30厘米的地方,同时染上红色,这样染色就会出现循环,每一周的长度是30厘米,可知长1厘米的短木棍,每一周期中有两段,如第1周期中,6-5=1,5 5-6 4=1.剩余10厘米中有一段.所以锯开后长1厘米的短木棍共有7段.综合算式为:
2 [(100-10) 30]+1
=2 3+1
=7(段)
[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整除性把自右向左每隔5厘米的染色,转化为自左向右的染色,便于利用最小公倍数发现周期现象,化难为易.

《小学生数学报》竞赛(五年级)2005

《小学生数学报》竞赛(五年级)2005
《小学生数学报》优秀小读者评选初评活动五年级材料
(时间:2005年3月19日9:00—10:30)
一、填空题:
1、A、B、C三个小朋友互相传球,先从A开始发球(作为第一次传球),这样经过了5次传球后,球又恰好回到A手中,那么不同的传球方式共有( )种。
2、有红、蓝、黄、黑四种颜色同一规格的运动鞋各5双,杂乱地堆放在一个大布袋中。如果闭着眼睛取鞋,至少从袋中取出( )只鞋。才能保证有2双同色的运动鞋。
3、请在下面算式的方框中填入“×”号或“÷”号,使等式成立:
9口8口7口6口5口4口3口2口1=2/35
总共有( )种不同的填法。
4、小赵、小张、小王三位同学对小麦斯书包里的书数目作了一个估计。小赵说:“书包里至少有10本,至多15本。”小张说:“书包里不到10本书。”小王说:“书包里至少1本,至多15本。”小麦斯却说:“你们三人的估计只有一人说对了。”这样,小麦斯书包里有( )本书。
5、如图1,在10个空白的正方形中选1个(把其余9个都剪掉),与写有“祝学习进步”字样的5个正方形折成一个正方体纸盒,共有( )种不同的选法。
6、两个四位数的差是2005,那么这两个四位数的和最大是( ),最小是( )。
7、某班全体学生进行一次篮球投篮练习,每人都要投球10个,每投进一球得1分。得分的情况如右表.又知该班学生中,至少得3分的人的平均得分为6分,得分不到8分的人的平均得分为3分,那么该班学生有( )人。
8、一天,4对丹青妙手去郊外写生,他们总共画了44幅画。其中4位女画家A、B、C、D分别画了2、3、4、5幅画;4位男画家画的幅数是:甲画的幅数与他妻子相同;乙、丙、丁的幅数分别是其妻子的2倍、3倍、4倍。那么A、B、C、D的丈夫分别是( )、( )、( )、( )。

二、填空题
1、某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如图2所示。图中每个蓝点表示道路交*口,蓝点之间的连线表示道路,连线旁边标注的数表示每分钟最多可通过的车辆数(比如60就表示每分钟最多可以通过60辆汽车)。现在从A地出发到B地,每分钟最多可以通过几辆汽车?

2、A、B两地相距2400千米,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在A、B间往返长跑,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240米,在35分钟后停止运动。甲、乙两人在第几次相遇时距A地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米?

三、操作题
1、如右图,在一个2004×16的长方形棋盘左上角的方格中有一个棋子(用★表示)。
小兵和小燕按如下规则下棋:
1.小兵先走,以后两人轮流移动棋子;
2.棋子纵向或横向(斜向不可)走几个方格都可以,但至少要走1个方格;
3、每个方格允许棋子通过或停留一次;
4.轮到哪一方没方格可走时,哪一方就算失败。
两人都在为取胜尽力,其中必有一胜。请问:谁有必胜的把握?简述取胜的策略。
2、35块3×2×1的长方体木块,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最小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问答题
1、园林小路,曲径幽通。如图4(很抱歉,我实在是画不出那图,不过我记得这题目就是第五届华杯赛决赛口试题)小路是由白色正方形石板和青、红两色的三角形石板铺成,问内圈三角形石板的总面积大还是外圈石板的总面积大?请说明理由。
2、一张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从顶点起5厘米处,沿45度角下剪(如图5),中间形成一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在平面上有5个点,其中每两点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请用直线段把最邻近的两点连接起来,在这些连线中构成的三角形有几个?为什么?

一个圆形花圃的直径是21米,沿着它的边线大约每隔三米中一棵杜鹃花,一共要种植多少棵?

答案:
周长:3。14×21=65.94 (米)
65.94÷3=21.98≈22 (棵)

五年级奥数题,有答案~

五年级奥数
包含与排除
1、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18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解:两个小组共有(15+18)-10=23(人),

都不参加的有40-23=17(人)

答:有17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
2、某班45个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数学得满分的有10人,数学及语文成绩均得满分的有3人,这两科都没有得满分的有29人。那么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多少人?
解:45-29-10+3=9(人)
答: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9人。

3、50名同学面向老师站成一行。老师先让大家从左至右按1,2,3,……,49,50依次报数;再让报数是4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接着又让报数是6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问:现在面向老师的同学还有多少名?
解:4的倍数有50/4商12个,6的倍数有50/6商8个,既是4又是6的倍数有50/12商4个。
4的倍数向后转人数=12,6的倍数向后转共8人,其中4人向后,4人从后转回。
面向老师的人数=50-12=38(人)
答:现在面向老师的同学还有38名。

4、在游艺会上,有100名同学抽到了标签分别为1至100的奖券。按奖券标签号发放奖品的规则如下:(1)标签号为2的倍数,奖2支铅笔;(2)标签号为3的倍数,奖3支铅笔;(3)标签号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重复领奖;(4)其他标签号均奖1支铅笔。那么游艺会为该项活动准备的奖品铅笔共有多少支?
解:2的倍数有100/2商50个,3的倍数有100/3商33个,2和3人倍数有100/6商16个。
领2支的共准备(50—16)*2=68,领3支的共准备(33—16)*3=51,重复领的共准备16*(2+3)=80,其余准备100-(50+33-16)*1=33
共需要68+51+80+33=232(支)
答:游艺会为该项活动准备的奖品铅笔共有232支。

5、有一根长为18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隔3厘米作一记号,每隔4厘米也作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问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
解:3厘米的记号:180/3=60,最后到头了不划,60-1=59个
4厘米记号:180/4=45,45-1=44个,重复的记号:180/12=15,15-1=14个,所以绳子中间实际有记号59+44-14=89个。
剪89次,变成89+1=90段
答:绳子共被剪成了90段。


6、东河小学画展上展出了许多幅画,其中有16幅画不是六年级的,有15幅画不是五年级的。现知道五、六年级共有25幅画,那么其他年级的画共有多少幅?
解:1,2,3,4,5年级共有16,1,2,3,4,6年级共有15,5,6年级共有25
所以总共有(16+15+25)/2=28(幅),1,2,3,4年级共有28-25=3(幅)
答:其他年级的画共有3幅。

---
7、有若干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个数,它是3的倍数或4的倍数,其中标有3的倍数的卡片占2/3,标有4的倍数的卡片占3/4,标有12的倍数的卡片有15张。那么,这些卡片一共有多少张?
解:12的倍数有2/3+3/4-1=5/12,15/(5/12)=36(张)
答:这些卡片一共有36张。
--
--
8、在从1至1000的自然数中,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多少个?
解:5的倍数有1000/5商200个,7的倍数有1000/7商142个,既是5又是7的倍数有1000/35商28个。5和7的倍数共有200+142-28=314个。
1000-314=686
答:既不能被5除尽,又不能被7除尽的数有686个。

---
9、五年级三班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有25人参加自然兴趣小组,35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27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参加语文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8人,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9人,语文、美术、自然3科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4人。求这个班的学生人数。
解:25+35+27-(8+12+9)+4=62(人)
答:这个班的学生人数是62人。

-- --
10、如图8-1,已知甲、乙、丙3个圆的面积均为30,甲与乙、乙与丙、甲与丙重合部分的面积分别为6,8,5,而3个圆覆盖的总面积为7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甲、乙、丙三者重合部分面积=73+(6+8+5)-3*30=2
阴影部分面积=73-(6+8+5)+2*2=58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8。

11、四年级一班有46名学生参加3项课外活动。其中有24人参加了数学小组,20人参加了语文小组,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3.5倍,又是3项活动都参加人数的7倍,既参加文艺小组也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相当于3项都参加的人数的2倍,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0人。求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
解:设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X,24+20+X-(X/305+2/7*X+10)+X/7=46,解得X=21
答: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21人。

12、图书室有100本书,借阅图书者需要在图书上签名。已知在100本书中有甲、乙、丙签名的分别有33,44和55本,其中同时有甲、乙签名的图书为29本,同时有甲、丙签名的图书有25本,同时有乙、丙签名的图书有36本。问这批图书中最少有多少本没有被甲、乙、丙中的任何一人借阅过?
解:三个人一共看过的书的本数是:甲+乙+丙-(甲乙+甲丙+乙丙)+甲乙丙=33+44+55-(29+25+36)+甲乙丙=42+甲乙丙,当甲乙丙最大时,三人看过的书最多,因为甲、丙共同看过的书只有25本,比甲乙和乙丙共同看到的都少,所以甲乙丙最多共同看过25本。
三人总共看过最多有42+25=67(本),都没看过的书最少有100-67=33(本)
答:这批图书中最少有33本没有被甲、乙、丙中的任何一人借阅过。

13、如图8-2,5条同样长的线段拼成了一个五角星。如果每条线段上恰有1994个点被染成红色,那么在这个五角星上红色点最少有多少个?
解:五条线上右发有5*1994=9970个红点,如果所有交叉点上都放一个红点,则红点最少,这五条线有10个交叉点,所以最少有9970-10=9960个红点
答:在这个五角星上红色点最少有9960个红点.

14、甲、乙、丙同时给100盆花浇水。已知甲浇了78盆,乙浇了68盆,丙浇了58盆,那么3人都浇过的花最少有多少盆?
解:甲和乙必有78+68-100=46盆共同浇过,丙有100-58=42没浇过,所以3人都浇过的最少有46-42=4(盆)
答:3人都浇过的花最少有4盆.

15、甲、乙、丙都在读同一本故事书,书中有100个故事。每个人都从某一个故事开始,按顺序往后读。已知甲读了75个故事,乙读了60个故事,丙读了52个故事。那么甲、乙、丙3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少有多少个?
解:乙和丙共同读过的故事至少有60+52-100=12(个),甲无论从哪里开始都必定要读这12个故事。
答:甲、乙、丙3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少有12个。

简便计算(4题)
2.34×11-117×0.22
=(2.34×50)×(11÷50)-117×0.22
=117×0.22-117×0.22
=0

19.99×19.98-19.97×19.96
=19.99×(19.97+0.01)-19.97×19.96
=19.97×0.03+0.1999
=0.799

199.199×198-198.198×199
=199.199×198-198.198×(198+1)
=199.199-198.198×198-198.198
=198.198-198.198
=0

18.9×178.178+0.49-17.8×17.8×189.189
=(17.8+1.1)×178.178+0.49-17.8×17.8×189.189
=17.8×(178.178-17.8×189.189)+1.1×178.178+0.49
=-56771.07436+195.9958+0.49
=-56574.58856

求x(3题)
1. x/(1-15%)=17
x=17*85%=289/20

2. 9又1/4-50%x=9
x=1/4/50%=1/2

3. 5/8+3/8x=2
x=(2-5/8)/(3/8)=11/3

应用题 (15题)
1.有一些糖,每人分5块多10块;如果现有的人数增加到原人数的1.5倍,那么每人4块就少2块.问这些糖共有多少块?

【分析与解】 方法一:设开始共有x人,两种分法的糖总数不变,有5x+10=4×1.5x-2,解得x=12,所以这些糖共有12×5+10=70块.
方法二:人数增加1.5倍后,每人分4块,相当于原来的人数,每人分1.5×4=6块.
有这些糖,每人分5块多10块,每人分6块少2块,所以开始总人数为(10+2)÷(6-5)=12人,那么共有糖12×5+10=70块.

2.甲、乙两个小朋友各有一袋糖,每袋糖不到20粒.如果甲给乙一定数量的糖后,甲的糖就是乙的糖粒数的2倍;如果乙给甲同样数量的糖后,甲的糖就是乙的糖粒数的3倍.那么,甲、乙两个小朋友共有糖多少粒?
【分析与解】 由题意知糖的总数应该是3的倍数,还是4的倍数.即为12的倍数,因为两袋糖每袋都不超过20粒,所以总数不超过40粒.于是糖的总数只可能为12、24或36粒.
如果糖的总数为12的奇数倍,那么“乙给甲同样数量的糖后”,甲的糖为12÷(3+1)×3=9的奇数倍.那么在甲给乙两倍“同样的数量糖”后,甲的糖为12÷(2+1)×2=8的奇数倍.
也就是说一个奇数加上一个偶数等于偶数,显然不可能.所以糖的总数不能为12的奇数倍.
那么甲、乙两个小朋友共有的糖只能为12的偶数倍,即为24粒.

3.甲班有42名学生,乙班有48名学生.已知在某次数学考试中按百分制评卷,评卷结果各班的数学总成绩相同,各班的平均成绩都是整数,并且平均成绩都高于80分.那么甲班的平均成绩比乙班高多少分?

【分析与解】 方法一:因为每班的平均成绩都是整数,且两班的总成绩相等,所以总成绩既是42的倍数,又是48的倍数,所以为[42,48]=336的倍数.
因为乙班的平均成绩高于80分,所以总成绩应高于48×80=3840分.
又因为是按百分制评卷,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不会超过100分,那么总成绩应不高于42×100=4200分.
在3840~4200之间且是336的倍数的数只有4032.所以两个班的总分均为4032分.
那么甲班的平均分为4032÷42=96分,乙班的平均分为4032÷48=84分.
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的平均分高96-84=12分.

方法二:甲班平均分×42=乙班平均分×48,即甲班平均分×7=乙班平均分×8,因为7、8互质,所以甲班的平均分为某数的8倍,乙班的平均分为某数的7倍,又因为两个班的平均分均超过80分,不高于100分,所以这个数只能为12.
所以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的平均分高12×(8-7)=12分.

4.某乡水电站按户收取电费,具体规定是:如果每月用电不超过24度,就按每度9分钱收费;如果超过24度,超出的部分按每度2角钱收费.已知在某月中,甲家比乙家多交了电费9角6分钱(用电按整度计算),问甲、乙两家各交了多少电费?

【分析与解】 如果甲、乙两家用电均超过24度,那么他们两家的电费差应是2角钱的整数倍;
如果甲、乙两家用电均不超过24度,那么他们两家的电费差应是9分钱的整数倍.
现在9角6分既不是2角钱的整数倍,又不是9分钱的整数倍,所以甲家的用电超过了24度,乙家的用电不超过24度.
设甲家用了24+x度电,乙家用了24-y度电,有20x+9y=96,得x=3,y=4.
即甲家用了27度电,乙家用了20度电,那么乙家应交电费20×9=180分=1元8角,则甲家交了180+96=276分=2元7角6分.
即甲、乙两家各交电费2元7角6分,1元8角.
5.一小、二小两校春游的人数都是10的整数倍,出行时两校人员不合乘一辆车,且每辆车尽量坐满.现在知道,若两校都租用有14个座位的旅游车,则两校共需租用这种车72辆;若两校都租用19个座位的旅游车,则二小要比一小多租用这种车7辆.问两校参加这次春游的人数各是多少?
【分析与解】 设二小春游人数为m,一小春游人数为n.由已知乘19座面包车二小比一小多租用7辆.所以 19×6+1≤m-n≤19×8-1,即115≤m-n≤151.
又已知两校共需租用14座面包车72辆,所以 70×14+2≤m+n≤72×14,即982≤m+n≤1008.
同时已知m与n都是10的倍数,于是有
, 解得 , 另外四组因为解得m、n不是10的倍数.
经检验只有 满足.
所以,一小参加春游430人,二小参加春游570人.

6.某游客在10时15分由码头划出一条小船,他欲在不迟于13时回到码头.河水的流速为每小时1.4千米,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他每划30分钟就休息15分钟,中途不改变方向,并在某次休息后往回划.那么他最多能划离码头多远?
【分析与解】 从10时15分出发,不迟于13时必须返回,所以最多可划行2小时45分,即165分钟.165=4×30+3×15,最多可划4个30分钟,休息3个15分钟.
顺流速度为3+1.4=4.4千米/4,时;所以顺流半小时划行路程为4.4×0.5=2.2千米;
逆流速度为3-1.4=1.6千米/4,时;所以逆流半小时划行路程为1.6×0.5=0.8千米.
休息15分钟,则船顺流漂行的路程为1.4×0.25=0.35千米.
第一种情况:当开始顺流时,至少划行半小时,行驶2.2千米,而在休息的3个时问内船又顺流漂行0.35×3=1.05千米的路程,所以逆流返回时需划行2.2+1.05=3.25千米.
3.25÷1.6=2.03125小时=121.875分钟.即最少需30+15×3+121.875=196.875分钟>165分钟,来不及按时还船.不满足.
第二种情况:当开始逆流时,每逆流半小时,则行驶0.8千米,则3次逆流后,行驶了0.8×3=2.4千米,船在游客休息时顺流漂行了1.05千米,所以回划时只用划行2.4-1.05=1.35千米的路程,需1.35÷4.4≈0.3068小时≈18.41分钟.共需3×30+3×15+18.41=153.41分钟<165分钟,满足.
于是,只有第二种情况满足,此时最远的路程为休息了2次后第3次逆流所至的地点,为0.8×3-0.35×2=1.7千米.
所以,他最多能划离码头1.7千米.
7. 机械厂计划生产一批机床,原计划每天生产40台,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48台,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求这批机床有多少台?

48×[40×4÷(48-40)]=960(台)

8. 某印刷厂计划用24天装订一批书,每天装订12000本,实际提前4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比原计划每天多装订多少本?
12000×24÷(24-4)-12000=2400(本)

9. 甲、乙两砖厂,甲厂原存砖87500块,乙厂比甲厂多存砖4500块,某日甲厂卖出25000块,乙厂比甲厂少卖出3000块,这时哪厂存砖多?多多少块?
甲厂存砖:87500-25000=62500(块)
乙厂存砖:(87500+4500)-(25000-3000)=70000(块)
∴ 乙厂存砖多,多 70000-62500=7500(块)
10. 一筐苹果连筐共重45千克,卖出一半后,剩下的苹果连筐共重24千克,求原来有苹果多少千克?
(45-24)×2=42(千克)
11.小明上午8时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从A地到B地,小强上午8时40分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从B地到A地,两人在A、B两地的中点处相遇,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这是一个相向而行相遇求路程的问题。但两人不是同时出发,如果能转换成同时出发,并且求出行多少小时相遇,就可以用数学课学的方法解答。

两人在两地间的路程的中点相遇,但小明比小强多行了40分钟,如果两人同时出发,相遇时,小明行的路程就比小强少12÷60×40=8(千米),就是当小强出发时,小明已经行了8千米,从8时40分起两人到两人相遇,由于小明每小时比小强少行16-12=4(千米),说明两人相遇时间是8÷4=2(小时),那么,A、B两地间的路程是8+(12+16)×2=64(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路程是64千米。

12:甲、乙两村相距3550米,小伟从甲村步行往乙村,出发5分钟后,小强骑自行车从乙村前往甲村,经过10分钟遇见小伟。小强骑车每分钟行的比小伟步行每分钟多160米,小伟每分钟走多少米?

解:如果小强每分钟少行160米,他行的速度就和小伟步行的速度相同,这样小强10分钟就少行了160×10=1600(米),小伟(5+10)分钟和小强10分钟一共行走的路程是3550-1600=1950(米),那么小伟每分钟走的路是1950÷(5+10+10)=78(米)。

答:小伟每分钟走78米。

13:客车从东城和货车从西城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6千米,客车到西城比货车到东城早2小时。两车开出后多少小时在途中相遇?

解:当客车到西城时,货车离东城还有2×36=72(千米),而货车每小时行的比客车少44-36=8(千米),客车行东西城间的路程用的时间是72÷8=9(小时),因此东西城相距44×9=396(千米),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用的时间是;396÷(44+36)=4.95(小时)

答:两车开出后4.95小时在途中相遇。

14:甲、乙二人同一天从北京出发沿同一条路骑车往广州,甲每天行100千米,乙第一天行70千米,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行3千米,直到追上甲,乙出发后第几天追上甲?

解:二人同时、同地出发同向而行,但开始时,乙比甲行得慢,当乙的速度增加到与甲相同前,两人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当乙的速度超过甲时,两人间的距离又越来越近,直到乙追上甲。

开始时,乙一天行的比甲少100-70=30(千米),以后乙每天多行3千米,到与甲速相同要经过30÷3=10(天),即前10天,甲、乙之间的距离是逐天拉大的,第11天两人速度相同,从第12天起,乙的速度开始比甲快,与甲的距离逐天拉近,所以,乙追上甲用的时间是:10×2+1=21(天)。

答:乙出发后第21天追上甲。

15:甲、乙两地相距10千米,快、慢两车都从甲地开往乙地,快车开出时,慢车已行了1.5千米,当快车到达乙地时,慢车距乙地还有1千米,那么快车在距乙地多少千米处追上慢车?

解:慢车行了1.5千米,快车才开出,而快车到达乙地时,慢车距乙地还有1千米,就是在快车行10千米的时间里,比慢车多行的路程为1.5+1=2.5(千米)。快车每行1千米比慢车多2.5÷10=0.25(千米)。


#江钱阀#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
(17314231661): 题目是: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去B地,前3小时,甲因修车1小时,因此,乙领先于甲4千米.又经过3小时,甲反而领先了乙17千米,求二人的速度.2、师徒二人生产同一种零件,土地比师傅早2小时开工,当师傅生产了2小时后,发现自己比...

#江钱阀# 五年级简单奥数题带答案急!! -
(17314231661): 1、一个两层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60本到下层,则两层的书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2、这次期末数学考试,王刚和张兵的成绩和是190分,张兵和李涛的成绩和是193分,李涛和王刚的成绩是195分....

#江钱阀#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
(17314231661): 1、A+H=B+G=C+F=D+E=9*2=18 八个数的和为:18*4=72,平均数为:72/8=9 2、五人的平均分为:(4*3)/2+75=81 3、A+H=B+G=C+F=D+E=16 八个数的平均数为:16/2=8,和=8*8=64 4、(B+C+D)/3=23 (A+C+D)/3=26 (A+B+D)/3=30 ...

#江钱阀# 五年级奥数题和答案一起要50道 -
(17314231661): 这个是我帮别人的回答http://wenwen.sogou.com/z/q896776252.htm 有超过50道题 (附答案) 你提得问题的答案【如果每人擦15块,还剩下30块;如果每人擦18块,还剩下12块.】 由条件得每人多擦18-15=3块,最后就少剩下30-12=18块.那说明一共有18÷3=6人 接下来你应该会做了吧~~我就把算式写出来不讲解了15*6+30=120块 或 18*6+12=120块 答:有6人 , 120块.

#江钱阀# 求30道五年级奥数题(附有答案) -
(17314231661): 如果从甲仓库搬6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2倍;如果从甲仓库搬1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5倍,原来两仓库各存货物多少吨? 67*(2+1)-17*(5+1) =201-102 =99(吨) 99÷〔(5+1)-(2+1)〕...

#江钱阀# 五年级的奥数题(附答案) -
(17314231661): 生钢笔厂四,也可以设定四月份产量多了150支,求出来结果是一样的! 有什么不懂 hi我,那就表明两个月份做的钢笔数是一样的啦,这时、五两个月生产钢笔3970支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150支.两个月各生产钢笔多少支,如果我假设 现在五月份做少了150支?假设法解题 可能二元一次方程组你们还没学过吧,这个也是实际的四月份产量 而原来实际五月份产量就是1910+150=2060支,此为一解法. 当然,那? 换个思路: 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150支,总共的钢笔数量应该是3970-150=3820,而按照假设两个月的钢笔数都一样 那么四月份的钢笔数就是3820/2=1910

#江钱阀# 五年级数学奥数题带答案 -
(17314231661): 我为你提供几题:以下AN表示答案 1客车长190米,货车长240米,两车分别以每秒20米和每秒23M的速度前进.在双轨铁路上,相遇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需几秒? AN:10秒. 2 计算1234+2341+3412+4123=? AN:11110 3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

#江钱阀# 5年级奥数题 -
(17314231661): 一次测身高A B C D E5人平均身高比CDE3人平均身高矮4厘米.AB两人平均身高165cm.求5人平均身高 把五个人的身高值简写为A、B、C、D、E 因为AB的平均身高是165 所以A+B=330 假设ABCDE五个人的平均身高是x 那么CDE三个人的...

#江钱阀# 5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
(17314231661): 1. [5+(7*8+12)/4]-2=202. (5+7)*8+12/(4-2)=1023. (5+7)*(8+12)/(4-2)=1204. 5+7*(8+12)/(4-2)=102

#江钱阀# 五年级数学奥数题 -
(17314231661): 假设一下 东巷到西巷的距离为15和10的最小公倍数,30千米30÷15=2时 去时所需要的时间30÷10=3时 回来所需要的时间30*2÷(2+3)=12千米 2倍路程(一来一回的路程)除以时间和就是平均速度 设路程为x千米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2x÷(x/15+x/10) =2x÷5x/30(通分相加后得) =12(千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