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新的一个学期到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学校更多的新知识,那么一个出色的教师肯定也会需要一份出色的教案设计,以下是我为您整理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P59~60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数学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情感态度: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P59情境图。观察动画,引出活动:这些同学在做什么?

  2、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1、教学例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草莓)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学具摆得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3)(课件演示分草莓)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4)学生汇报,形成板书:6÷2=3(盘)请你再说说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操作)

  讨论交流:再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课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小组内思考、讨论)

  出示学生的表示方法,比较各种表示方法。

  小结: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余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

  (3)比较归纳,完善认知结构。

  (课件出示两次分草莓的过程和算式)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P60“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四、课堂小结、作业: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作业:练习十四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7÷2=3(盘)……1(个)

  【教学评价与反思】

~


#黄聪吴# 小学数学中有余数除法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
(19166643037): 一、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整十数和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展开教学,为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教材内容分四个部分:整十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黄聪吴# 除法的验算 教学设计(3) -
(19166643037): ·浙教版数学三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教案 浙教版数学三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102页的例4、做一做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黄聪吴#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
(19166643037):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有: 1 、有余数的除法 2 、时、分、秒 3 、认识方向 4 、认 识万以内的数 5 、分米和毫米 6 、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 、角的初步认识 8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9 、期末复习,以及两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测定方向 和了解你的好朋友.

#黄聪吴#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苏教版) -
(19166643037): 岔河中心小学08-09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制作:陈守东 教 学 内 容 教时 进 度 备注 有余数的除法 7 2.9—2.20 认 数 10 2.23—3.6 分米和毫米 4 3.9—3.13 加 法 10 3.16—3.27 认识方向 5 3.30—4.3 减 法 10 4.6—4.17 认识角 5 4.20—4.24 乘 法 20 4.27—5.22 统 计 5 5.25—5.29 总复习 15 6.1—6.19

#黄聪吴# 小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如何评课教学要注意什么 -
(19166643037): 这堂课引入有余数除法时只涉及到了包含除(几个一组)而没让学生平均分,可以让学生通过分小棒的活动形成认知冲突,产生学习需要.如让学生把10根小棒,每人分2根、3根、4根、5根、六根,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边操作边完成表格,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的,一种是有剩余的.这时学生就产生了认知冲突,萌发学习需要,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教学活动水到渠成,而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凸显了有余数除法的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黄聪吴#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篮苹果,平均分成3堆,余一个,平均分成4堆,还余一个, -
(19166643037): 13,25,37,49....

#黄聪吴# 小学数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 -
(19166643037): 比较笨的方法,往附近的数靠,1乘以4等于4,2乘以4等于8很接近9了,没法再乘以3了,所以是2余1

#黄聪吴#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怎么样讲 -
(19166643037): 除法题目,都是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得到的商是整数,并且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的除法 望采纳

#黄聪吴#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苏教版)
(19166643037): 岔河中心小学08-09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制作:陈守东教 学 内 容 教时 进 度 备注有余数的除法 7 2.9—2.20 认 数 10 2.23—3.6 分米和毫米 4 3.9—3.13 加 法 10 3.16—3.27 认识方向 5 3.30—4.3 减 法 10 4.6—4.17 认识角 5 4.20—4.24 乘 法 20 4.27—5.22 统 计 5 5.25—5.29 总复习 15 6.1—6.19

#黄聪吴#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6,有余数的除法的67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的怎么解答 -
(19166643037):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