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山水诗的发展史上有什么作用? 鲍照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山水诗的发展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汉族,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鲍照一生仕途坎坷,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他还擅长写七言歌行,能吸收民歌的精华。感情丰沛,形象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杜甫说李白的诗“俊逸鲍参军”便是如此。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同时,合称“元嘉三大家”。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斧季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最为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

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艺术形式上,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存80余首,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沈德潜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古诗源》卷十一)。《芜城赋》借广陵在汉代的繁荣和今时的荒凉来抒发怀古之幽情,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散文基本上属于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抒情议论融合,文气跌宕,辞藻绚丽,兼有骈散之长。

鲍照一生仕途坎坷,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他还擅长写七言歌行,能吸收民歌的精华。感情丰沛,形象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 鲍照
创作有一定的影响。杜甫说李白的诗“俊逸鲍参军”便是如此。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同时,合称“元嘉三大家”。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斧季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最为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汉族,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鲍照七言诗的创新特点和意义~

  1、鲍照诗歌的突出内容,就是表现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抒写寒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其中充满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代表了寒士不平的呼声。
  2、鲍照的主要贡献在乐府诗,特别是七言为主的杂言乐府诗方面。鲍照是到南北朝为止创作乐府诗最多的诗人,被前人誉为“乐府狮象”。
  3、代表作。鲍照的七言和杂言乐府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以诗中“余当二十弱冠辰”、“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考之,这组诗当为作者少年之作。《乐府古题要解》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行路难》在晋宋间已风行,不但歌辞感人,音乐也哀婉,到鲍照“亦有得于声道之助耳”。也就是说,鲍照这十八首,仍是依据它的本来题旨所写的。
  4、作品精读。这一组诗,表现了受压抑的下层知识分子对门阀制度的强烈愤慨——这是鲍照诗歌中最为普遍的主题。诗人或直抒胸臆,或托物寄怀,紧紧地围绕“人生”这一主题反复吟咏,极其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悲哀;对于人世不平、人生多艰的愤慨,对于更高的人生价值与理想的追求。

(一)乐府诗经鲍照的自创格调再度复兴于文人手中; (二)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七言诗成熟于鲍照); (三)学习南朝民歌,开文人学写五言小诗的先例,对五绝的形成有贡献。他主要以五言古诗写山水诗,风格深秀幽奇,严整厚重,讲究对句工整,词语雕琢,与七言乐府相比,显得滞重。如《登庐山》《登庐山望石门》。


#向马修# 急求 南朝山水诗的发展演变 多多益善哦 -
(15233672470): 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 “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梁萧子显所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

#向马修# 谢灵运的诗历史贡献 -
(15233672470): 谢灵运在开创中国山水诗题材方面的贡献.山水诗的出现和蔚为大观,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人开辟的山水诗园地,没有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唐人的山水诗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并登峰造极.从这一点上来说,谢灵运的诗拉开了唐朝诗歌盛世的帷幕.

#向马修# 请问东汉到魏晋有什么诗派?这些诗派又有什么特点?代表诗人及代表作品是什么? -
(15233672470): 进入东汉以后,文人诗歌创作出现新的局面,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 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东汉文人诗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些附 在赋的结尾,作为赋的一部分而保存到今天.赋末附诗,始见于东汉,后代多有 仿效....

#向马修# 南北朝诗词风格 - 作业帮
(15233672470):[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诗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汉末魏初,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背景下面,文人...

#向马修# 中国诗歌文化经历的发展历程总别及分述、代表作等 -
(15233672470): 厚重的文化积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向马修# 谢灵运山水诗对山水诗发展有什么影响 -
(15233672470): 谢灵运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鲍照的乐府诗,唱出了广大寒士的心声,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对产生巨大影响的,则是谢灵运.

#向马修# 南北朝诗词风格 -
(15233672470):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诗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汉末魏初,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背景下...

#向马修# 中国古诗词歌曲经历了那几个历史时期?各时期的音乐特征是什么? -
(15233672470): 西晋末年,在士族清谈玄理的风气下,产生了玄言诗,东晋玄佛合流,更助长了它的发展,以至玄言寺占据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诗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