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第三部分画的内容,以“繁忙的汴河”为题,写一个片段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汴河是一条人工河流,按《宋史·河渠志》载:“汴河自隋大业(605—618年)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济。宋都大梁,以孟州河阴县南为汴首,受黄河之口属于淮泗,每岁自春至冬,常于河口均调水势,止深六尺以通重载为准,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输京师之粟,以振河北之急,内外仰给焉。故于诸水,莫此为重。”汴河从汴京外城西水门入城,再入内城水门,横穿宫城前州桥、相国寺桥,出内城水门,然后向东南而出外城东水门。淳化二年(990年)六月,汴河在近城浚仪县的一段河堤缺了口,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去视察,步辇行走在泥淖中,宰相、枢密院使等大臣连忙劝阻回驾,宋太宗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于是下令调步卒数千来堵塞,直至看到缺口被塞住,水势稳定后,他才回宫。由此可见,汴河不但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而且还是国家安全的系带,可以说是赵家王朝的生命线。
  进入汴河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艘重载的大船已经靠岸,正在往码头上卸货。从船身还吃水很深来看,被卸下的货物只是很小一部分。货物是用麻袋装的,老板正坐在麻袋上指挥工人们码放。扛袋的工人很吃劲,需要两个人帮他卸下,看来装的是粮食。北宋时代,属于国家的粮食储备仓库,大都集中在东南城沿汴河一带。《东京梦华录》“外诸司”记载:“诸米麦等,自州东虹桥元丰仓、顺城仓,东水门里广济、里河折中、外河折中、富国、广盈、万盈、永丰、济远等仓。”这些仓库的粮食,都是通过汴河从“江淮湖浙”运来的。粮食是一个物质需要,汴河又担负着运输粮食的重要任务,在图中我们第一眼就看到运粮船,这是毫不奇怪的。也可能是画家特意的安排,因为别的船只都遮盖着,只有在卸货过程中看它的包装形式才能了解是什么货物。
  这个船码头正对着一条街道口。这是入城的第一条街,是沿着河岸走向的,可以叫“沿河街”或“沿河大道”,主要店铺是餐馆,以小吃为多。这很符合逻辑,因为它靠近码头,主要服务对象是刚入城的客人和一些苦力。如对街有一家小店,门前笼屉里摆着馒头,店主手持一个正在向挑夫兜揽生意。与之右邻的是一家小酒店。再过去的一家,铺面比较宽广,店前当路堆着纸盒类货物,路口竖着一块招牌,上书“王家纸马”。这是家专营纸人、纸马、纸扎楼阁和冥钱的铺子。按《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清明节……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成楼阁之状。”画家在这个出城的路口画上纸马铺,除了与前面扫墓的队伍遥相呼应之外,同时又再一次点醒题目是“清明节”。
  接下是一个大码头,街道宽阔平整,两边店铺也较为讲究,经营的主要是餐饮业,店铺里已经坐了不少客人。码头边一连停靠了五艘大航船。有一艘还在卸货,从伙计们爬在船篷上聊天来看,货物已卸得差不多了。有的船主卸完货以后,则邀客人到沿河酒店去喝上二两。沿河酒店的雅座,都向着河面敞开窗户,客人一边喝酒,一边可欣赏风景。在这一组航船中有一艘装潢特别华丽,清一色的花格窗子,前后有两个门楼,船舷也比较宽。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舱内有餐桌之类的家具,知道这是一艘大客船,不但有舒适的客舱,而且还可以在船上用餐。船主可能上岸去了,留下四个伙计在忙活着收拾,等待着客人们到来。
  在这一组船只外面,是一艘正在行进的大船。有五个人在岸上拉纤,船上可以看到有十一个人物。这是一艘客货混装的大船,因为它的船窗板中间与两头是不同的。前后舱的窗门是向里支开的,中间舱则向外支开。看来其货物除了装在底舱之外,中间的上层舱也堆放货物,所以这艘船载重量也很大。正由于货多船重,又行进在船舶密集的河道上,所以船主和船工们都很紧张。右舷上的三个船工,正轮流用篙将船往外推移,以免与停泊的船只碰撞,站在左舷和船头上的两个船工,手中紧握篙杆,准备随时使用,而船老大则在船头指挥,似在大声叫喊,提醒前面船上人注意。另外有三个是搭船的客人,第一个站在蓬顶的前部,在身后有一张小桌,放着杯盘之属,可能是他正喝着酒,看到前面有些紧张,便站起身来帮着叫喊;第二个在船尾敞棚里,背着双手,踱着方步,心情像是很急迫,也许他还嫌船走得慢哩;第三个在尾舱内露出大半个身子,快要到岸了,他是想出来看看。在船的前舱内,一个妇女带着小孩趴在窗口往外看,应当是船主的家眷,全船最没事的就是他们俩了。十一个人,各不重复,松紧张驰,各尽其态。画家对生活的熟悉和观察入微,我们不能不佩服。
  这条船是在逆水而上,使我们知道是在汴河的西南岸。近岸边有一只小艇,船夫正在往外掏水。一艘大船刚从它身边驶过,大橹拨动的漩涡,一个一个向它袭来,使小艇的船身仿佛在晃动。大船是一艘有着双橹的载重船,船尾八个船工在使劲地摇着大橹。船头也有八个船工,只是被一棵大柳树把他们和船身遮挡住了,别以为画家在这里偷懒,省去画船上的各种细节的工夫,他是要让我们的眼睛稍事休息一下,因为后面还有更热闹的场面等着呢!

汴河是一条人工河流

阅读并回答问题。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黎孟德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

1.B2.是按画面的空间顺序展开描述的。  这样写其一可以清晰地展现画面,使读者思路清晰;  其二亦能恰当地把清明上河图的雄伟、美丽及其所能成为中国骄傲的原因交代清楚。(意对即可)


#蔚码歪# 请问清明上河图是一副什么画? -
(17023751748):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以全景式构图,细腻的笔法,真实记录了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汴梁(今河南开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的画. 今人通过这幅画,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据说,当...

#蔚码歪# 请帮我修改一下这个句子:《清明上河图》笔笔精到,一丝不苟,如果是?
(17023751748): :《清明上河图》笔笔精到,单是状物画人,就已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境界.

#蔚码歪# 清明上河图 画了些什么?有什么特点? -
(17023751748): 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南宋初,画有变,风俗画,题广泛; 有大师,张择端,上河图,成长卷. 北宋朝,汁梁城,百工业,最繁荣; 人物众,前后拥,车马船,尽集中. 有酒铺,有茶棚,有铁匠,有木工; 卖花女,算命翁,桥上下,俱畅...

#蔚码歪#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什么地方的哪些生活场景 -
(17023751748):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 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

#蔚码歪# 《清明上河图》上究竟画些什么? -
(17023751748):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

#蔚码歪#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信息?
(17023751748): 清明上河图的介绍: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通过对清明节日北宁都城汴梁(今开封) 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 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 侧面.翰林张择端(公元十...

#蔚码歪# 清明上河图这幅图有什么特点?画了些什么?最后一段的体会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全文可以分为几大段? -
(17023751748): 特点: 《清明上河图》不但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画的是: 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

#蔚码歪# 清明上河图资料…急用 -
(17023751748): 《清明上河图》画卷简介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

#蔚码歪# 语文课文《清明上河图》预习 -
(17023751748):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这幅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繁...

#蔚码歪# 张择端的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画的是什么?
(17023751748): http://baike.baidu.com/pic/1/1203069369414356.jpg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