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内容和思想感情上有哪?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李白的对月和苏轼的对月,皆由自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花间”这一非世俗的场所,就表明了李白对不在世的自觉,表明了李白对人世自觉的离弃。所以李白的孤独是对彼岸生命的自觉承担,它不可能在人间找到解决之道。苏轼自然也能理解这种绝世才子的孤独,他的把酒问天也包含着对人类生命的超然反省。

但苏轼更关注的是人生境遇中的“悲欢离合”,关注的此在生命的“不应有恨”,所以他的把酒问月是不离现实的在世之问,他的孤独需要在人间寻找现实的解决之道:那就是温情和对温情的憧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孤独,都是对月,却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

读过杜甫《望岳》的朋友相信都记得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是爬过了泰山,天底下其他的山都入不了眼了。

一代情圣元稹也说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写给他死去老婆的情书,说的是老婆啊,我曾经爱过你那么优秀的女子,我今生今世不可能再爱上别的女人了。

以上,是我说今天李白这首诗并不出彩的理由之一。

李白的把酒问月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的异同之处~

李白的举杯邀明月想象奇特;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同样是依酒邀月,但更为直接,更显豪情!李是请月共饮;苏则直截举杯相诘 追问: 還需要多點內容 幫幫忙 回答: 李白 爱饮酒作诗。 月下独酌 本是极孤独苦闷极寂寞无聊的事,作者却又歌又舞又醉饮,煞是热闹!月、影本是无知无情之物,作者偏把它 拟人 化, 视为知己 ,引为同调,与卑鄙龌龊的尘 世相 比,真可谓是无情胜有情了。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手中一壶酒,只能是“独酌无相亲”,于是他举杯,邀约自己毕生最喜欢的明月,再加上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于是冷冷清清的场面热闹起来了。 可是明月毕竟只是天边的皎洁一片,它不能解善饮的诗人之意,而影子也不过是随身而伴,不通人情。 此时,渐入醉乡的诗人酒兴发起,于是且歌且舞。月色徘徊, 依依 不去,仿佛静聆佳音;地下静默的影子也转动着仿佛与诗人共舞。醒时月影 交欢 ,直到酩酊大醉才相互分散,仿佛月、影都与诗人一往情深,于是又深情地许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的题目是 《月下独酌》 ,而李白丰富的想象,描述了一个孤独而又不孤独的场面,表面看来,诗人真的能够自得 其乐 ,而背景则是无限的凄凉。诗的整篇,都给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可能正是这种 无与伦比 的 孤独感 成就了这位千 古奇 才。而苏的诗中这首 《水调歌头》 历来都是推崇备至。《 苕溪渔隐丛话 》说:“中 秋词 ,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 人生的意义 。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 潇洒 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麻烦采纳,谢谢!

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表现了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着焦虑烦恼苦闷和无可奈何的矛盾情绪。
李白的《月下独酌》以丰富、奇特的想象,一波三折地描写明月、身影与自己“成三人”的情况,反映了诗人政治上失意、受人排斥的孤独与郁愤


#寿帜项# 关于月亮的古诗或名句 - 作业帮
(17717243633):[答案]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

#寿帜项# 有关月亮的表达孤寂之情的诗句 - 作业帮
(17717243633):[答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东船西舫...

#寿帜项# 李白 水调歌头的答案 -
(17717243633):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分为上下阕,九十五字. 水调歌头虽然传说的起源在隋朝,但正式的形成是在宋代,而李白是唐代诗人,是不可能写水调歌头的. 比较出名的水调歌头有 1 北宋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寿帜项# 赏析水调歌头苏轼原文和翻译 -
(1771724363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阕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

#寿帜项# 谁有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7717243633): 水调歌头赏析(三) 这首词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词中之《天问》,又有李白之仙心.屈原《天问》洋洋一百七十余问;李白《把酒问月》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是中秋...

#寿帜项# 《水调歌头》挑一句赏析 -
(17717243633): 水调歌头赏析(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

#寿帜项# 李白的 把酒问月中把酒问月的是哪句 -
(17717243633): 楼上的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来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好么..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寿帜项#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 -
(17717243633): 是,是千古名篇,此词构思奇特,境界虚清,感情深挚,胸襟豁达,见解超妙,才气飘逸,历来公认为写中秋词的绝唱.

#寿帜项# 水凋歌头,明月几时有诗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
(17717243633): 这首诗中所给诗人带来的感受可分为如下几点: 1、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2、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

#寿帜项# 苏轼《水调歌头》和《把酒问月》化用前人诗文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法.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有两处明显的化用;一处是《把酒问月》中的“青... - 作业帮
(17717243633):[答案] 前面的那个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