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杜甫的《登岳阳楼》表达的情感? 登岳阳楼杜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一、前人解读之误。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


二、情感深度分析。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
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



杜甫的《登岳阳楼》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据史料记载,杜甫晚年曾由四川乘舟进入洞庭,流落寄居在岳州。当时,杜甫已穷困潦倒,家贫如洗,只有一叶孤舟伴随着他孤独一身漂流江湖。杜甫来到岳阳后,登上岳阳楼,百感交集写下了许多首感人的诗篇。其中,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寥寥40个字,既写出了洞庭湖和岳阳楼的雄伟壮观,也道出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对国事的忧虑。杜甫透过诗歌所表表露出来的忧国忧民之心,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表达了诗人虽然自己身世坎坷,但不忘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了对风雨飘摇中的大唐王朝深深的忧虑。
诗中把湖山之胜与诗人心中家国多难的悲哀结合起来抒写,表达了诗人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表现了诗人越在个人不幸之时越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

扩展资料:
《登岳阳楼》作品原文及赏析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歌赏析
此诗为登楼抒怀之作。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
“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仿佛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
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
“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丽,表现手法变化多样。首联叙述,交代登楼缘由;颔联描写,绘制宏阔壮观图景,又运用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尾联又运用了抒情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岳阳楼


#戚韩官# 登岳阳楼(杜甫)解释“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回答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作业帮
(15175896035):[答案] 杜甫《登岳阳楼》:沉郁顿挫的岳阳楼 《岳阳楼记》写的是范仲淹想像自己登上岳阳楼,激发出自己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杜甫的《登岳阳楼》,写的也是登上岳阳楼的感兴.那么他的观感有什么不同于范仲淹的特点呢? 第一联:昔闻洞庭水,今...

#戚韩官# 杜甫的《登岳阳楼》的内容,感情,手法 - 作业帮
(15175896035):[答案]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吴楚:指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鴅省一带. 【简析】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漂流在江...

#戚韩官# 苏轼的《登岳阳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作业帮
(15175896035):[答案] 抒发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还有《登岳阳楼》是杜甫的

#戚韩官# Y在杜甫的《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作业帮
(15175896035):[答案] 首先纠正一下:《岳阳楼记》是北宋的范仲淹写的.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戚韩官# 《登岳阳楼》这首诗怎样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 -
(15175896035): 《登岳阳楼》这首诗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在亲朋无音信的孤苦衰老病痛中,诗人还想着边境的战事,国家的安危,痛苦地凭栏流泪.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原文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戚韩官# 登岳阳楼杜甫阅读答案1.对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概括是什么?()1.漂泊孤独,忧伤抑郁2.孤独凄凉,忧国忧民3.登高望远,志在千里4.举目无亲,凄苦... - 作业帮
(15175896035):[答案]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反应诗人孤独凄凉的内心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反应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所以,答案是2

#戚韩官# 登岳阳楼全诗抒发乐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175896035):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戚韩官# 登岳阳楼(杜甫)解释“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回答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5175896035):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杜甫《登岳阳楼》 [今译] 吴、楚两地在这里被分割开来.整个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赏析] 古代歌咏洞庭湖的名章佳句甚多,杜甫这两句则最负盛名.诗人在岳阳楼上面对“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戚韩官# 杜甫的登岳阳楼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175896035): 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

#戚韩官# 登岳阳楼这首诗如何抒发的情感 -
(15175896035):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