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苦学不忘天下的翻译、注释及朗读节奏停顿 范仲淹苦学不忘天下的译文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白话释义: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水煮面吃。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注释:

1、孤:幼年丧父之孤。   

2、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   

3、世家:家世。   

4、之:到,往。   

5、南都:指应天府,即今河南商丘。这里的南都学舍为当时著名学舍。   

6、适:嫁。   

7、既:副词,不久,后来。    

8、去:离开。   

9、尝:曾经。   

10、给:供应  

朗读节奏划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扩展资料


人物背景: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仁宗时,担任右司谏。

景祐五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乱中,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协助夏竦平定叛乱。庆历三年(1043年)富弼、韩琦等人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

历时仅一年。后因为遭反对,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间,设立义庄[2],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于徐州,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伊川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在文中起了点明中心,统领全文的作用。



停顿我用“|”表示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水煮面吃。(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孤:幼年丧父之孤。   2、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   3、世家:家世。   4、之:到,往。   5、南都:指应天府,即今河南商丘。这里的南都学舍为当时著名学舍。   6、适:嫁。   7、既:副词,不久,后来。    8、去:离开。   9、尝:曾经。   10、给:供应   11、日昃(zè):太阳偏西。   12、或:有时。   13、昏怠:昏沉困倦。   14、辄:往往,每每。   15、沃:浇,引申为“洗”。   16、啖:吃。   17、谗:说人坏话。   18、六经 :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19、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20、每(以天下为己任):常常   21、既(仕):考取功名后   22、或:有时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过。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慷慨激昂地立下了造福(治理)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吟诵道:“读书人应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 启示:范仲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对父母的孝顺,感恩母亲的不容易,刻苦读书;勤奋的好学,不怕吃苦,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范仲淹苦学不忘天下的翻译~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强耐娅# 范仲淹苦学字句解释 -
(18837484608):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 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

#强耐娅# 范仲淹南郡苦学的翻译
(18837484608):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

#强耐娅# <<范仲淹>>的译文 -
(18837484608):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 仲淹刻苦自励,...

#强耐娅# 范仲淹苦学字句解释 -
(18837484608): 原文 :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 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

#强耐娅# 速求《范仲淹苦读》的翻译和主要内容,请知道的朋友速速回!谢 -
(18837484608):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

#强耐娅# 范仲淹勤学不辍的译文急!急!急! -
(18837484608): 没人回答,我试试.范仲淹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成为孤儿,母亲改嫁到长山朱氏,(因此)范仲淹随朱姓,名说.少年时他就很有志向和节操,成年之后(不知“长”做此译当否),得知自己的出身和家世(或作“知道自己是世家出身”),于是泣别母亲,到应天府,投靠亲戚学习(或作“一同学习”,“名同文的亲戚一起学习”).昼夜都不休息,冬天困极了,用冷水泼脸(使自己清醒);粮食供给不够了,到了做糜粥度日的地步,人们所不能忍受(的艰难),他都不嫌苦.(后来)考中进士,做广德军司理参军(官名不译),把母亲接来供养.(后来)又改任庆军节度推官,(这时候)才恢复范姓,改了名.

#强耐娅# ...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概然有志于天下.(常自高能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解释下列字范仲淹二岁而孤... - 作业帮
(18837484608):[答案] 1解释下列字 范仲淹二岁而孤(幼而无父)或夜昏怠,辄以水活面.(有时)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或夜昏怠,辄以水活面. 有时夜里困倦懈怠,就用水洗脸让自己清醒. 3本文记叙的中心是(范仲淹苦读,终有所成.) 4请用一两句话介绍范...

#强耐娅#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和译文 -
(18837484608):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

#强耐娅# 文言文范仲淹苦学的解释 -
(18837484608): 字义:再适:第二次出嫁,即改嫁.适:出嫁. 世家:世代为官的人家. 饘:zhān,稠的. 日昃:太阳偏西.昃,zè. 孤:幼年丧父. 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 士:读书人. 南都:临安(今杭州) 氏:姓 尝:有 既:已;……以后 再 ...

#强耐娅# 范仲淹苦学 -
(18837484608):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过.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