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关于<<岳阳楼记>>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岳阳楼记》全文只有三百多字,分五段,却把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第一段,交代作记的缘由,用的是记叙。
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又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这段文字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在文章开头集中地加以交代,后面就可以驰骋想像自由挥洒笔墨了。
第二段,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这段文字的内容是写景,口气却是议论。一上来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衔远山、吞长江、汹涌着,流动着,无边无际。这几句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接下来两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又从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早晨阳光灿烂,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镜一般,正如唐人张碧的诗里所说的“漫漫万顷铺琉璃”。晚上云雾低垂,把洞庭湖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正如宋人李祁词里所写的:“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抓住不同时刻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把它的万千气象很生动地渲染了出来,然后小结一句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既然前人描述已经完备,而且有诗赋刻在岳阳楼上,范仲淹便不再重复。人详我略,人略我详,转而写登楼览物之情:“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指降职贬往外地的官吏。屈原曾作《离骚》,所以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既然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湖边的岳阳楼便为迁客、骚人常常会集的地方。当他们登楼观赏洞庭湖的景物时,心情能不有所差异吗?这几句是全文的枢纽,很自然地引出以下两段。上面对洞庭湖的描写是客观的,以下则是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上面的文字很简约,以下则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假若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一连几个月不放晴;天空阴风怒号,湖上浊浪排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它们的光辉,山岳也隐蔽了它们的形体;商旅不敢出行,船只全被损坏;当黄昏时分一切都笼罩在昏暗之中,只有那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入耳来。这时登上岳阳楼,满目萧然,触景伤情,更会感到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并且会忧心忡忡,畏惧小人的毁谤和讥刺,感伤到极点而悲恸不止了。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遇到春天温和的日子,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儿波澜。天色衬着湖光,湖光映着天色,上下是一片碧绿。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在夜间还可以看到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璧玉。渔歌的对唱,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时候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一切荣誉和耻辱都忘掉了。举杯畅饮,临风开怀,只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欢喜。
这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的第五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在这一段里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
最后一段,“嗟夫!”,是感叹词。作者十分感慨地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述两种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而忧虑,惟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惟恐国君有阙失。这么说来,他们无论进退都在忧虑了,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在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忧虑了,在天下人都已快乐之后才快乐呢;作者感慨万千地说: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随谁去呢!表示了对于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文章最后一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是交代写作这篇文章的时间。 边抒情边议论边抒情。
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这是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因为;前人之述备已.所以范仲淹才这样描绘岳阳楼


#胡哪妻# 求语文书八下之前的古文游记
(18624716735): 《蝴蝶泉》 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道之右,曰波罗村.其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所栖僧舍,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 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

#胡哪妻# 这幅对联提到了中国三大楼,分别是…… 以及崔颢、范仲淹、王勃三人关于三大楼的作品,分别是……
(18624716735): 黄鹤楼 湖北·武汉 崔颢 &lt;&lt;黄鹤楼&gt;&gt; 滕王阁 江西·南昌 王勃 &lt;&lt;滕王阁序&gt;&gt; 岳阳楼 湖南·岳阳 范仲淹 &lt;&lt;岳阳楼记&gt;&gt;

#胡哪妻# 古文中 非 舍 去 期 的意思
(18624716735): 非fēi①&lt;形&gt;不对;不正确.《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又】&lt;形意动&gt;认为……不对;非难;责怪.《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天下不以~郑尹而快孙子.”②&lt;副&gt;不,不是.《齐桓晋文之事》...

#胡哪妻#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那些课文会出大题?
(18624716735): 我不知道你指什么大题 ,所有的语文考卷都不会拿课文当大题的.课本的内容根本就不占多少分,主要是课外阅读.我只能说这些文章考得比较多如果你用的是人教版的话 鲁迅 .&lt;藤野先生&gt;的出处.关于托尔斯泰的描写.高尔基的书.诗词都要被背.主要注意那几片文言文,&lt;小石潭记&gt;&lt;岳阳楼记&gt;&lt;醉翁亭记&gt;三篇命中率非常非常高,而且久了你容易混淆.&lt;送东阳马生序&gt;就不用管它了.稍微记下作者的话.和老师交待背的字句,主要是后面一两段.&lt;云南的歌会&gt;&lt;吆喝&gt;都注意下.还有&lt;我的母亲&gt;&lt;雪&gt;&lt;海燕&gt;.

#胡哪妻# 请写出对联中所写的人物 -
(18624716735): 1 杜甫 2 蒲松龄 3 司马迁 4 诸葛亮 5 范仲淹

#胡哪妻# 帮忙推荐20篇古文,包括赋{诗和词就不用了}.小弟比较闲,想背一下.把推荐的理由也顺便写一下,谢谢
(18624716735): 王勃&lt;滕王阁序&gt; 他的成名作 可想而知 张若虚&lt;春江花月夜&gt; 你读了就知道它有多美了 白居易&lt;琵琶行&gt;&lt;长恨歌&gt; 怎一个好字了得 柳宗元的&lt;永州八记&gt; 这8篇是柳的代表作 三苏和李桢&lt;六国论&gt;四篇 见解独到,同一事实,不同角度 苏轼的&lt;赤壁赋&gt;两篇 这个不用说了 太经典了 欧阳修&lt;醉翁亭记&gt; 四大名亭之一 范仲淹&lt;岳阳楼记&gt; 三大名楼之一

#胡哪妻# 鲁迅的<<故乡>>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8624716735): 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联系.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的这种精神联系是一个...

#胡哪妻# <登岳阳楼>是如何写景的,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
(18624716735): 《登岳阳楼》写景的句子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意思是:洞庭湖在东南方向,将吴楚两地分割开来;天地在浩淼的湖水之中,日日夜夜地浮动着. 两句写的景色非常远、大,很有气势.特别是“浮”,写出了因为水天相接之后,因水面的浮动,仿佛将天地都能吞吐的大气给写了出来. 作者:“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有诗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上北.” 亲朋好友和自己没有一点音信,而自己又人老病疾,孤舟在外.(孤独感,这是其一) 关键还是在于,北方的战乱又起,而自己已经无力再为国出力,忧国忧民之下,只能“凭轩涕泗流”(靠着栏杆,涕泗横流,伤心不已). 才疏学浅,疏漏之处,还请见谅.

#胡哪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登岳阳楼的异同之处
(18624716735): 同: 两首诗的前四句都是写景,后四句是借景抒情. &lt;&lt;望洞庭湖赠张丞相&gt;&gt;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lt;&lt;登岳阳楼&gt;&gt;的前四句写出登临所见之景;后面四句,则写登临所生之情. 异: &lt;&lt;望洞庭湖赠张丞相&gt;&gt;抒发了作者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是政治抱负上的失意. &lt;&lt;登岳阳楼&gt;&gt;表现了诗人在个人不幸之时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不因身世的漂泊就意气消沉,为国家的危难而哭.

#胡哪妻# <<望岳>>这首诗的意思 - 作业帮
(18624716735):[答案] 杜甫《望岳》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岳独尊的泰山怎么样?那一派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大地.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