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我把初中物理各种公式,和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帮我整理完整一下 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教科书 高中物理怎样才能学好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 速度公式:v=s/t
公式变形: s=vt t=s/v
平均速度: v=s总/t总
例:已知前一半路程的速度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V2,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设路程为2S,则)
V=S总/t总=(S1+S2)/(t1+t2)
=2S/(t1+t2)
=2S/(S/V1+S/V2)
=2V1V2/(V1+V2)
例:已知前一半时间的速度V1 ,后一半时间的速 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设总时间为2t ,则)
V=S总/t总=(S1+S2)/(t1+t2)
=(V1t+V2t)/2t
=(V1+V2)/2
♥: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公式变形: m=G/

♥: 合力公式: F = F1 + F2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 =F1 - F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如果F1>F2则合力F的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3 g/cm3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 密度公式:ρ=m/v
公式变形: m=ρv v=m/ρ
混合物的密度:ρ=m总/v总
例:取质量相等的两种已知密度ρ1,ρ2的物质混
合,混合物的密度为:(设质量为m,则)
ρ=M总/V总=(M1+M2)/(V1+V2)
=2M/(M/ρ1+M/ρ2)
=2ρ1ρ2/(ρ1+ρ2)
例:取体积相等的两种已知密度ρ1 ,ρ2的物质混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合,混合物的密度为:(设体积为V ,则)
ρ=M总/V总=(M1+M2)/( V1+V2)
=(ρ1V+ρ2V)/2V
=(ρ1+ρ2)/2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ρ液:液体的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 浮力公式:
① 称量法: F浮=G – F

②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V排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物:物体的重力 N

③二力的平衡: F浮=G物 (漂浮或悬浮)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④浮力的实质: F浮=F向上―F向下
♥:压强公式:P=F/S
变形公式: F=PS S=F/P
♥: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提示:①固体产生的压力压强的计算:
先压力F=G,后压强P=F/S.
②液体产生的压力压强的计算: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先压强P=ρgh,后压力P=F/S
③. 柱状液体(F=G)产生压力压强的计
算,两种思路都可以。
♥: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或写成:
F1/F2=L2/L1
注:L1,L2的单位相同即可
♥:斜面:FL=GH
♥:轮轴:F1R=F2r
♥:滑轮组: F=G/n F=(G+G动)/n
S =nh VF=nVG
对于定滑轮而言:F = G s = h VF=VG

对于动滑轮而言:F = G/2 F=(G+G动)/2
s =2 h VF=2VG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h
克服摩擦力做功或摩擦力做功:W=fS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机械功公式:W =F s

变形公式: F=W/S
S=W/F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kw
W:功 J kwh
t:时间 S h
F:力 N
V:速度 m/s

♥:功率公式:P=W/t P=FV
变形公式:W=Pt F=P/V
t=W/P V=P/F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有——有用功 J
W总——总功 J

♥:机械效率η=W有/W总
滑轮组机械效率η=W有/W总
=GH/(GH+GOH)=G/(G+GO)
=1/(1+G0/G)
斜面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高于初温t0,△t = t – t0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1。△t = t0- t
=GH/FL=G/nF L=nH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Q吸 =cm(t-t0)
物理量 单位
Q放:放出的热量 J
m: 燃料的质量 kg
V: 燃料的体积 m3
q: 燃料的热值 J/kg J/m3
Q放 =cm(t0-t)
Q吸=Q放 不计散热损失 (保证 △t >0)
♥: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 mq Q放=Vq
炉子效率: η=Q有效利用/Q完全燃烧
热机效率: η=W有/Q完全燃烧
提示: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定义式:
I=Q/t
Q=ne
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同时性: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欧姆定律:
I=U/R
U=IR
R=U/I
物理量 单位
W:电功 J
U:电压 V
I:电流 A
t:通电时间 s
提示:
(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h = 3.6×10 6 J。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电功公式:
W =UIt=Pt
电热公式:
Q=I2Rt
WW=UIt结合U=I R→W= I 2Rt
W= UIt 结合I=U/R→W=U2t/R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PW=PQ。
物理量 单位 物理量 单位
P:电功率 W Kw I:电流 A
W:电功 J kWh U:电压 V
t:通电时间 s h
♥:电功率公式:
PW=W/t=IU (所有电路)
热功率:
PQ=Q/t=I2R (所有电路)
P=W/t=IU结合I=U/R
P=U2/R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 I=I1=I2
电压: U=U1+U2
电阻: R=R1+R2
分压规律: U1/U2=R1/R2 (U=IR )
电功之比: W1:W2=R2:R1 (W=U2t/R )
功率之比: P1:P2=R1:R2 (P=I2R )
计算总功 公式 W=W1+W 2=UIt=Pt
W=I2Rt=U2t/R (纯电阻电路)
计算总功率 公式 P= P1+P2=W/t=UI
P=I2R=U2/R (纯电阻电路)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 I=I1+I2
电压: U=U1=U2
电阻: 1/R=1/R1+1/R2
分流规律: I1:I2=R2:R1 (I=U/R )
电功之比: W1:W2=R1:R2 (W=I2Rt )
功率之比: P1:P2=R2:R1 (P= U2/R )
计算总功: 公式 W= W1+W2=UIt=Pt
W=I2Rt=U3t/R(纯电阻电路)
计算总功率: 公式 P=P1+P2=W/t=UI
P=I2R=U2/R (纯电阻电路)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信息与计算科学该如何就业?~

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我认为我们专业就业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轻松就业,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我们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高,但是你们都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职位吗,或许你只看到了他们光鲜的一面,没有看到他在工作岗位上因熬夜肿起的眼泡子。

总的来说,我们专业的本科生就业方向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金融方面,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金融界混出一片天地,虽然说有些困难,但是如果一旦成功,带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另一类就是搞计算机,虽然说我们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是因为我们有各种算法加身,搞起计算机来,并不比他们专业的学生差,不过这仅仅只能局限在软件方面,一旦遇到硬件方面的问题,那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就只能干瞪眼了。

其实,如果你真的想找个好工作,我感觉最重要的是继续深造,因为对于我们专业来说,高学历是打开高薪职业大门的钥匙,如果你没有高学历,那么即使你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也只能是在基层摸爬滚打,很难有太大的建树,每天还累的要死。

所以说,与其考虑毕业后找什么工作,不如踏踏实实的静下心去考研,趁着自己还年轻,脑子的运算能力还没有退化,能拿到多高的学历就拿到多高的学历,让自己的脑子充实起来,这样毕业之后,你就会成为各大企业青睐的人才。

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物理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女生物理能力逐渐下降,她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女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对高中女生物理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x0d\x0a一、“弃重求轻”,培养兴趣\x0d\x0a女生物理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女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物理学科难度大,从而导致她们的物理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因此,教师要多关心女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她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她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x0d\x0a二、“开门造车”,注重方法\x0d\x0a在学习方法方面,女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不愿解难题;女生上课记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但忽视上课听讲和能力训练;女生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按部就班,但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要指导女生“开门造车”,让她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等物理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她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x0d\x0a三、“笨鸟先飞”,强化预习\x0d\x0a女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要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物理能力,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女生课前的预习,可以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等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认真学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因此,要求女生强化课前预习“笨鸟先飞”。\x0d\x0a四、固本扶元,落实“双基”\x0d\x0a女生物理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只有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讲授新课组织复习;也可以通过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搞,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x0d\x0a五、“扬长补短”,增加自信\x0d\x0a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女生在运算能力方面,规范性强,准确率高,但运算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强;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但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直觉思维敏捷、表达准确,但作图能力差;在应用能力方面,注重结果,但对物理过程忽视。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女生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女生的弱点进行教学。\x0d\x0a六、“举一反三”,提高能力\x0d\x0a“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高中阶段女生的共同“心声”。由于课堂知识单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女生一般能听懂;课后的练习多是直接应用概念,她们能完成。但因速度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她们不大注意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因此,教学中要编制“套题”、“类题、“变式题”,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女生的物理能力。\x0d\x0a七、强化实验,手脑并用\x0d\x0a理化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验,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利用实验课,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对现象的理解,理解了原理,解题当然也迎刃而解。另外由于场地和课时的安排,很多学习很少上实验课,那也可以利用一款叫“VCM仿真实验”的软件来操作,这个软件内包含了高中所有的理化实验,和课本是同步的。\x0d\x0a通过以上的方法,相信你的理化成绩也会迅速提高!


#董申通# 求初中物理的公式和每个字母的中文意思,比如W等于功 -
(17777171793): ρ=m/V:ρ是密度 m是质量 V是体积 F=ρgV:F是浮力 g是一个定值,多为9.8N/kg或10N/kg P=F/S :P是压强 F是压力 S是接触面积 P=ρgh:h是液体深度 该条公式多用于液体压强 G=mg:G是重力 很多时候等于压力F W=FS:W是功 F是做功用的力的大小 S是物体在力的方向是通过的距离 W=UIt:W是功,U是电压,I是电流,t是时间 P=W/t: P是功率 t是时间 P=UI :P是功率,U是电压,I是电流 Q=Cm△t :Q是吸收/放出的热量 C是物体的比热容,△t为物体变化的温度 I=U/R:I是电流 U是电压 R是电阻 初中常用公式就是这些了,有疏漏可以提出!满意请采纳!

#董申通# 谁帮我把初中物理各种公式,和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帮我整理完整一下 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教科书 -
(17777171793): ♥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 速度公式:v=s/t 公式变形: s=vt t=s/v 平均速度: v=s总/t总 例:已知前一半路程的速度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V2,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设路程为2S,则) V=S总/t总=(S1+S2)/(t1+t2) =2S/(t1+t2) =2S/(S...

#董申通# 初中物理公式并把每个字母代表的意思也弄出来 -
(17777171793):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

#董申通# 沪科版初中物理公式全部有知道的吗?麻烦把字母的含义也写下,谢谢 -
(17777171793): 初二: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行动的距离为速度公式:V=S/t(S:路程,t:时间)单位:S:m(米)t:s(秒)v:m/s(米每秒)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公式:P=W/S (P:功率 W:功 t:时间...

#董申通# 初中物理的所有公式是?麻烦把字母代表的物理量都标明! -
(17777171793):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董申通# 谁能把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发来.最好有解释 -
(17777171793):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

#董申通# 初中物理公式 分别代表什么 -
(17777171793):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

#董申通# 初中物理的所有公式是?麻烦把字母代表的物理量都标明! -
(17777171793):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

#董申通# 初中物理公式 分别代表什么 -
(17777171793):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

#董申通#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全部公式``` -
(17777171793):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