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来历 .-.×.÷运算符号的来历发展历史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数学符号太多,不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符号,如+,-,×,÷,=,>,<,∽,(),√�等,能找得太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只找了一些常用的。

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
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

等号“=”,最初是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瑞柯德开始使用。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十七世纪微积分创始人莱布尼兹广泛使用了这个符号,从此人们普遍使用。

在(小)于号“>”,“<”,1631年为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相似号“∽”和全等号“≌”是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用。括号“(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开始使用括线,1629年格洛德开始使用括号。

平方根号“√�”,1220年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使用R作为平方根号。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文root(方根)的第一个字母“r”变来,上面的短线是括线,相当于括号。

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r"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线。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 }"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数学符号太多,不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符号,如+,-,×,÷,=,>,<,∽,(),√�等,能找得太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只找了一些常用的。

从小学就开始使用的+、-、×、÷四种法则符号,简称四则。使用虽普通,多不知道其由来。
一(减)的符号,是船员使用桶中的水时,为表示当天用水的份量,而以横线做的记号,藉以表示减少水量,后来减法便以「-」作为减法符号。
船员重新在使用过的桶内加水时,便在原来「-」的记号上加一纵线,所以加法便以「+」作为符号。
-和+的符号,於一四八九年,首度出现在德国伟德曼所著的算术相关的读物中。
一六三一年英国欧烈特,在自己撰写的「数学之钥」中使用「×」(乘)的符号,他把斜放的十字当作乘法符号。「÷」(除)的符号有两种说法。一是该符号代表除法以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别代表分子分母。另一种说法,以分数表示时,横线上下的「‧」是用来与「-」区别的符号。
德国知名科学家莱布尼兹,则认为「×」的符号,虽然使用普遍,却容易和代表未知数的「X」混淆。所以他主张采用「^」符号来代替。他还主张以「:」替代「÷」的符号。不过这两种符号,迄今并未实施。

"+""-"、"×"、"÷"的来历 这篇阅读~

数学符号太多,不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符号,如+,-,×,÷,=,>,<,∽,(),√�等,能找得太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只找了一些常用的。

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
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

等号“=”,最初是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瑞柯德开始使用。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十七世纪微积分创始人莱布尼兹广泛使用了这个符号,从此人们普遍使用。

在(小)于号“>”,“<”,1631年为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相似号“∽”和全等号“≌”是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用。括号“(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开始使用括线,1629年格洛德开始使用括号。

平方根号“√�”,1220年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使用R作为平方根号。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文root(方根)的第一个字母“r”变来,上面的短线是括线,相当于括号。

十五世纪后廿年之德国人是最早使用现代 的加号“+”与减号“-”。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图书馆所保存之手稿卷c.80(1486)中便正式使用了“+”、 “-”号。而最先于印刷的书内使用加号“+”与减号“-” 的是捷克人维德曼(1489)。


#黎泼陆# "未交增值税"与"应交增值税"有什么区别?? -
(18530206393): 1、旧准则处理: 已交税金 、进项税额等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借方反映;进项税额转出、出口退税、销项税额等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贷方反映. 一、增值税的纳税期限核定为一个月的,不需要预交税款的企业的处理. 月末,...

#黎泼陆# 词语""令人发指""中,"指"是什么意思
(18530206393): 指:直立.

#黎泼陆# 日语形容词中怎样区分"は"和"が"的用法 -
(18530206393): 简单地交流一下. “は”是提示助词,在很多场合也可以用“が”的,因为被提示的词往往也是主语. 不同的是,在说话和写文章时,主语是对方熟悉或者是众所周知的东西(事物),可以用“は”,如果估计对方不熟悉,或者不是众所周知...

#黎泼陆#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是否矛盾? - 作业帮
(18530206393):[答案] 描绘出了一幅 荒凉的、幽静的、和谐的画面. 我并没有感觉哪里有什么矛盾的.

#黎泼陆# 会计凭证处理里的凭证字:"收"和"付"如何区分开呀?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收就是收到现金做的凭证,付就是付出现金所做的凭证啊?
(18530206393): 收就是收到款时,做收款凭证.比如: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等 付就是付出款项,做付款凭证.比如:借:固定资产等 贷:现金、银行存款 但是提现时,只能做付款凭证.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黎泼陆# 一般的商标中的"R"和"TM"有什么不同呀 -
(18530206393): 在中国,商标上的TM也有其特殊含义,其实TM标志并非对商标起到保护作用,它与R不同,TM表示的是该商标已经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申请,并且国家商标局也已经下发了《受理通知书》,进入了异议期,这样就可以防止其他人提出重复申请,...

#黎泼陆# "莣" "畿"这2个字怎么读啊? -
(18530206393): 莣 和忘字的读音相同 畿 jī <名> (形声.从田,几省声.本义: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 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 [district in and around the royal capital] 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则曰畿也.――《说文》 邦...

#黎泼陆# "口若悬河"的"若"是什么意思?
(18530206393): 若:好象; 【解释】: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我晕! 碰到了一个不会采纳的! 提了八个问题一个采纳也没有点击过.时间长了.就没有人回答你的提问了! 点击采纳是一种美德! 点击采纳会得到更多的帮助!一定要学会哦!

#黎泼陆# 白杨一课中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 是指什么? "几棵小树" 是指什么? "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象征什 -
(18530206393):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爸爸,“几棵小树”指那对哥妹. “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象征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黎泼陆# 左边一个"土"字,右边一个"于"字,怎么读写? -
(18530206393): 基本信息 圩 拼音:wéi xū 部首:土,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编辑本段汉字号码 五笔86&98:FGFH 仓颉:GMD 笔顺编号:121112 四角号码:411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729 编辑本段汉字字义 ◎ 圩 wéi 【名词】 (1) (形声.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