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岳阳楼记》是一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美文,字里行间无不透露作者高超的写作笔法,湖南岳阳楼也因为这一记名噪至今。大家由《岳阳楼记》想及范仲淹,称赞之情不绝于耳,但经仔细推敲,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并非为写岳阳楼而写岳阳楼,表面上,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理想,实际上是为滕子京唱赞歌。从整篇课文来看,范仲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歌咏滕子京。 一.政绩显著,很有作为。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岳阳楼,仅用一年多时间就让巴陵郡旧貌换新颜,为后世留下千古不朽的人文景观,被当朝司马光称赞为“治为天下第一”。然而这番作为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取得的呢?据相关史料记载:在滕子京未到巴陵郡之前,因其担任泾州知州时,适逢西夏战事,他动用了公款犒劳守关将士,遭人弹劾,落得“贪官”的罪名,幸而得到欧阳修、范仲淹极力求情,先后从庆州贬到凤翔,继而虢州,后又于庆历四年春贬至巴陵郡。可以说滕子京遭遇坎坷,他是在背负着极大的思想包袱来到巴陵郡的,由于勤勉于政事,终于使原本“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萧条冷落的巴陵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呈现出“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生机勃勃、安乐祥和的太平景象。范仲淹用写景,实则抒情的笔调把滕子京来到巴陵郡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展现他的政绩,大力夸赞他的作为,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老朋友滕子京的由衷褒赞。 二.心胸宽广,为人坦荡。 课文第二自然段“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写出了岳阳楼所见洞庭湖的气势雄伟,气魄宏大,壮观。看了之后让人为之心胸开阔,浩荡心灵,这也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目的,被贬官的落寞,郁郁不得志的沮丧心境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排解。滕子京是众多迁客中的一个,被贬官至此,他的心境与其他的迁客是不是一样呢?答案是肯定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观赏景物的心情是不同的。在作者的眼里,老朋友胸怀是宽广的,为人是坦荡的。在这里,老朋友不仅能够排解不如意,还有很大作为。在不到两年的短短时间里,滕子京就把巴陵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呈现出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良好局面,如果没有宽广的胸怀,坦荡的胸襟,抛开个人委屈,是不可能有如此的成就的。老朋友有如此好的政绩,正如史学家司马光对此称赞滕子京的成就为:治为天下第一。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出对他的胸怀赞誉,而是七拐八弯,迂回曲折展现?我们清楚地知道,古代文人许多感情不便于直接说出,而是把感情暗含在所写景物当中,表面写景,实则抒情,借景抒情,滕子京是一名迁客,遭朝廷一贬再贬,是受排挤的对象,在那个“草木皆兵”的时代,如果直接称赞、歌颂好友的胸襟,又会落人口舌,有可能还会累及友人,只好直笔曲写,借写洞庭湖的阔大气势来暗示滕子京的胸怀如洞庭湖一样宽广、博大。虽然一再遭贬谪,但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容得下任何的不快,怨气;别人的栽赃、陷害、诬告、诽谤都熄灭在宽广的心胸里。我们在领略滕子京的宽广胸怀、坦荡人品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三.胸怀国家,心系苍生。 文章第五自然段说:“嗟夫,吾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自己苦苦追寻,探索,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没想到这种具有“古仁人之心”的人就在身边,那就是滕子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做官,就心系黎民百姓,被贬官外任,又担心起国君来了,忧国君身边小人进谄言,祸国殃民,“是进亦忧,退亦忧”,不论处于任何位置,扮演何种角色,都不忘记自己的志向,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关心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试想,一个几经获刑,又被贬官之人,在如此短的时间就使巴陵郡一派祥和,居民安其居,乐其业,如果没有胸怀国家,心系苍生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是不能够达到的。在此,作者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按捺不住对老朋友的由衷赞叹,并发出要向他看齐的心声:“微斯人,吾谁与归?”。 所以,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范仲淹并不仅仅是为了借老朋友滕子京请他为重修岳阳楼写文章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真正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称赞滕子京。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韦帜灵# 岳阳楼记中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一句可看出滕子京是个什么样的人 -
(14730755721): 首先,他是一个有着优秀的管理能力的官员,处理各种政治事务的能力突出,在一年的时间里能把当地的情况改善地很好; 其次,他是一个有着宽阔胸怀的人,以老百姓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虽然他是被贬到巴陵郡,而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照样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韦帜灵# 岳阳楼记 结合文中 说说滕子京是个怎样的人 -
(14730755721): 1、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 这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的...

#韦帜灵# 对滕子京贬谪的感受 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
(14730755721): 欧阳修曾经在《岳阳楼记》中提到过滕子京,说:滕子京谪戍岳阳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可见滕子京为人正直廉明,爱民如子,且是个能干有才的人.此等有才之人被贬谪必然心情抑郁,空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能识.自然悲愤啊

#韦帜灵# 第一段看出滕子京是什么样的人 - 作业帮
(14730755721):[答案]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宋史·滕宗谅传》在全文最后,对滕子京做了盖棺定论的评价:“宗...

#韦帜灵# 范仲淹和滕子京各是怎样的人 -
(14730755721): 范仲淹是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虽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文章水平独步当代,尤其以《岳阳楼记》名垂千古. 滕子京 是范仲淹的朋友,但是品行不端,因为贪污受贿被贬到地方 也就是巴陵郡,今天的岳阳. 滕子京为了搞好政绩工程,重修了岳阳楼,并且让范仲淹给了一篇文章 这就是 岳阳楼记

#韦帜灵# 文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点明滕子京怎样的处境,结合文章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何深意 -
(14730755721): 《岳阳楼记》中“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点名滕子京被贬到巴陵当太守.滕子京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进士,曾擢天章阁待制.因其负才尚气,崇尚改革,故屡遭谪徙.庆历三年,因遭诬陷而被降知岳州. 结果《岳阳楼记》作者这样写是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韦帜灵# 文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句点明了滕子京怎样的处境?结合文章说说作者这样写有怎样的深意?
(14730755721): 《岳阳楼记》中“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点名滕子京被贬到巴陵当太守.滕子京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进士,曾擢天章阁待制.因其负才尚气,崇尚改革,故屡遭谪徙.庆历三年,因遭诬陷而被降知岳州. 结果《岳阳楼记》作者这样写是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望采纳(^_^)

#韦帜灵# 滕子京有什么成就 -
(14730755721): 滕宗谅(990年-1047年),字子京,北宋时河南洛阳人,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为世人所知,岳阳楼的双公祠中有范仲淹与滕子京的雕像(右).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与范仲淹同科进士,授泰州军事判官,迁当涂(今安徽当涂县)、...

#韦帜灵# 滕子京负大才......古文翻译是什么? -
(14730755721): 1.原文: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

#韦帜灵# 从《岳阳楼记》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的品质,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滕子京是一个()的人. -
(14730755721): 从《岳阳楼记》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友善,爱其才,滕子京是一个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