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把《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所有的诗词句发一下?多谢 黄蓉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性格有何不同?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宋 无名氏《四张机》、《七张机》、《九张机》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剪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边衣。
九张机,双飞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别离。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南宋 戴复古 《淮村兵后》(第一回《风雪惊变》)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南宋 岳飞 《小重山》
昨夜寒蜇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魏 曹植 《行女哀辞》(黄药师以为黄蓉死了)
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南宋 俞国宝《风入松》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香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南宋 林升 《题西林壁》 (郭啸天、杨铁心在钱塘江畔引用)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樵子:城池俱坏,英雄安在?云龙几度相交代?想兴衰,苦为怀。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疾,是天地差!迟,是天地差!
樵子: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千古转头归灭亡。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樵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黄蓉:清风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如山!达,志如山!
——黄蓉在寻一灯路上与樵子对词《山坡羊》(出自第二十九回)

风摆棕榈 千手佛摇摺叠扇
霜凋荷叶 独脚鬼戴逍遥巾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黄蓉在寻一灯路上与书生对对子(出自第三十回)

《诗经》《关雎》(黄蓉解说“好逑汤”)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古今笑概》中《文戏部第二十七》(黄蓉讽刺孔孟)
“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神雕侠侣》
金 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第 一 回 风 月 无 情

《蝶恋花》词: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第 一 回 风 月 无 情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枉劳形。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这是丘处机刻在石碑的诗,郭靖击打此碑被全真教的人误认淫贼)

-------------------第 三 回 投 师 终 南

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于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这个是刻在终南山峰绝顶大石头上的一首诗,前面是林朝英刻的,到重阳起全真以及后面的却是黄药师刻的。)

--------------第 四 回 全 真 门 下

杜甫〈饮中八仙歌〉诗云:“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第 十 二 回 英 雄 大 宴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第 十 五 回 东 邪 门 人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第 十 五 回 东 邪 门 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第 十 五 回 东 邪 门 人

阮籍《赠秀才入军》的第九首和第十四首,第九首:

良马既闻,丽服有晖。
左揽繁弱,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蹑景追飞。
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第十四首: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第 二 十 回 侠 之 大 者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 杜甫的诗)

--------------第 二 十 一 回 襄 阳 鏖 兵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第 三 十 四 回 排 难 解 纷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想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第 三 十 八 回 生 死 茫 茫

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第 四 十 回 华 山 之 巅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翅,心有灵犀一点通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四张机 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瑛姑和周伯通的定情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李莫愁经常念的)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为什么黄蓉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变化这么不一样?~

我觉得这个原因是多样化的,并不是区区一点造成那个的。

一、人生角色不同
在《射雕英雄传》里,黄蓉是个妙龄少女,虽然聪明机智,但仍不失少女纯真,所以她的机谋并没被视作阴险奸诈。她有神通广大的奇葩爹黄老邪护着,有本领高强的专一恋人郭靖爱着,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是父亲、恋人和她自己。大部分时候,她其实只是在父亲和恋人的爱里追逐她自己的人生,她没有太多要背负的责任,随心爱恨,快意人生。这时候的黄蓉,在读者和观众眼里,就是一个活泼靓丽、聪明机智、敢爱敢恨、娇俏可爱的小宝贝。(少女黄蓉)

到了《神雕侠侣》,小宝贝长大了、成家立业了、生儿育女了,黄蓉的人生角色进入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新阶段。这是一个成年人的世界。她做了人妻,要顾丈夫;她做了人母,要顾儿女;她看顾丐帮,要顾帮务;她做了民族英雄的臂膀,要帮丈夫顾天下。太多的责任在肩上,她负重前行,必须谨小慎微。她连自己的人生都不能像射雕阶段那么随心恣意,又怎么肯对杨过小龙女任性?所以她对杨过小龙女,也是诸多防备、束缚、阻挠,这也是黄蓉在神雕阶段败观众好感的一大原因。


二、聪明误
少时的聪明,常傲及自身;年长的聪明,却总睥睨他人。黄蓉的高智商,让她总是很有优越感地认为自己可以在智慧上碾压别人、吊打别人。在她所能触及的世界里,她觉得自己洞悉一切,觉得自己所洞悉的就是真相,轻易看不到别人眼里的真相、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因此,很容易变得固执、多疑、偏执、刚愎自用。这也是很多聪明人的通病,天下聪明人可引以为鉴。

客观的讲,黄蓉在射雕里,所有的聪明,都只是小聪明,为郭靖一个人服务的;但到了神雕里,那真正是大聪明,为了夫君,为了江湖,为了大义,为了大宋江山,多次一人狂挽整个武林态势。从射雕里情窦初开,快意恩仇,任性的小姑娘,变成了神雕里丐帮帮主、三个孩子的母亲、郭大侠的妻子、黄大侠,她担负起了太多的责任,而且人到中年,来不得半点任性了。

这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到花快凋零了,肯定给人感觉,完全不一样。

据我了解,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俏皮灵动,机智可爱,十分惹人喜爱,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一个十足的好女人。然而在《神雕侠侣》中,黄蓉的性格却表现出护短、猜忌、自作聪明的一面。无疑,这是不招人喜爱的。

而败好感最大的原因,是黄蓉对子女的溺爱,而且简直溺爱到偏心盲目的地步,读者和观众岂不痛心疾首:当初那个千灵百巧娇俏清透的少女,怎么竟仿佛成了个昏聩无理的狭隘妇人?但这其实并不突兀,人生角色变了,心态和生命重心也可能随之改变。当了母亲的黄蓉,儿女变成她生命里最重要的部分,母爱可以多深重,就可能多盲目,这未必是正确的,却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黄蓉也并不算突然改变、前后判若两人,其实爱生命里重要的人是黄蓉一惯的性情,射雕阶段如何对郭靖专一执着万般维护,神雕阶段就如何对子女呵护备至万般维护,这是很统一的。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还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那船慢慢荡近,只见这女子方当韶龄,不过十五六岁年纪,肌肤胜雪、娇美无匹;容色绝丽,不可逼视 。”这时候的少女是未经世事,古灵精怪,无牵无挂,任性而为。可以说这个时候的黄蓉呈现的是一副本真的状态。她叛逆、超脱、敢爱敢恨。。。这是符合人性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因而深受读者喜爱。然而,在《神雕侠侣》中,黄蓉却已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妇女,她有丈夫、女儿,她有了家庭的责任,此外,她还是丐帮帮主,要维护所谓的江湖道义,此时的她俨然已经不可能再有当初的灵动俏皮了,毕竟与身份不符。黄药师的解释是,“她自己嫁了个好夫婿,便不管别了。”细细思量,便可知道,黄蓉前后性格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实际是社会性浸染的结果。

而黄蓉这一角色的成功之处也正在于她前后性格特征的变化,可说黄蓉是金庸笔下最具生活气息,最能反映社会人性的一个角色。
文章结束了,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啊!


#水叙彦# 金庸作品中所有的诗词是什么? -
(18757191313): 展开全部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 归. 两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 伊. 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君须早折,一枝浓艳,...

#水叙彦# 谁能帮我《射雕英雄传》做几首诗出来
(18757191313): (一)王重阳 九阴真经始黄裳,发扬光大王重阳. 华山一战显威力,力挫群雄美名扬. (二)周伯通 童心未泯周伯通,一生痴迷为武功. 互搏术成谁与敌,天下第一老顽童. (三)欧阳锋 人称西毒欧阳锋,成名绝技蛤蟆功. 九阴真经逆修炼...

#水叙彦# 描写洪七公的诗句 -
(18757191313): 编辑词条洪七公 目录 人物简介 人物性格分析(倪匡) 人物评价 群侠星座传-狮子座最佳典范洪七公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洪七公是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人物之一 洪七公正直,豪侠,重民族大义,得到江湖上的尊敬,对朋友...

#水叙彦# 描写黄蓉的诗句 -
(18757191313): 样貌:肌肤胜雪、秋波流转,娇腮欲晕,虽然年齿尚稚,实是生平未见的绝色; 白衣胜雪,眉目如画,丰姿绰约,明艳无俦,生平未见,清风中白衫微动,犹如一朵百合花在黑夜中盛开; 蛾眉敛黛,嫩脸匀红,口角间浅笑盈盈,丽容无俦,又...

#水叙彦# 求一些电影电视剧里最经典的诗句. -
(18757191313):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笑傲江湖》——(描写华山剑法) “会当凌高峰,独览群...

#水叙彦# 金庸 每部小说目录都是一首诗? -
(18757191313): 有的是 但不是每本都是 《倚天屠龙记》每回连起来是一首诗,还是所谓“柏梁体”: 天涯思君不可忘,武当山顶松柏长,宝刀百炼生玄光,字作丧乱意彷徨, 皓臂似玉梅花妆,浮槎北溟海茫茫,谁送冰舸来仙乡,穷发十载泛归航, 七侠...

#水叙彦# 金庸十四部小说组成的两句诗句是什么? -
(18757191313): 展开全部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分别为《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的第一个字,在广大金庸迷心中广为流传. 鸳鸯刀

#水叙彦# 和华山论剑有关的诗句或名言 -
(18757191313):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宋代寇准《咏华山》 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2、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唐代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3、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译文:两家要求将他们夫妻二人合葬,结果合葬在华山旁. 4、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唐代李洞《华山》 译文:高眠于峰顶之上,灵药自然成熟,从此头顶再也没有白头发. 5、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唐代贾岛 《送田卓入华山》 译文:瀑布高耸,在这瀑布旁边有一座草堂.

#水叙彦# “飞雪连天射白鹿”的下一句是什么?
(18757191313): 笑书神侠倚碧鸳香港武侠泰斗金庸先生给自己14部中篇、长篇小说写的一个对联:“... 先后撰写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

#水叙彦# 概括金庸名著的两句诗是哪两句? -
(18757191313):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依碧鸳 答案补充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