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花儿学校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小学语文学习心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描写了雷云、阵雨、东风和竹林。

1、雷云(原文:雷云在天上轰响)

“雷云”是下雷阵雨时出现的一种黑色云朵,一般是带不同电荷的云朵撞击而产生雷电的云朵的总称。

2、阵雨(原文: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

阵雨降自积雨云中,就是雨时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强度变化很大的雨。有时伴有闪电和雷鸣,多发生在夏季。阵雨有不连续性特点,范围一般不大,带有雨幡,且往往伴有大风出现。

3、东风(原文: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

东方刮来的风,比较潮湿温暖。

4、竹林(原文: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竹林是由竹类植物组成的单优势种群落,在全市分布广泛,而且种类众多,有毛竹、哺鸡竹、淡竹、早竹等。

扩展资料: 

《花的学校》出自泰戈尔的《新月集》,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当时,风华正茂的泰戈尔,正值春风得意。他的第一个女儿刚好降生,事业上也不断取得成功。温馨的家庭,锦绣的前程,使得青年诗人身心愉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了这本著名诗集。

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正是沿着儿童这纯净善良的心灵轨迹,使读者的灵魂受到洗礼,得到人性真善美的升华。泰戈尔自幼厌恶正规学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学度过少年时代。

在《花的学校》里不难看出泰戈尔对当时的教育现象不满,于是1901年,泰戈尔为改造社会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儿童教育实验。他击破的想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                           



景物有:雷云、阵雨、东风和竹林。

1、雷云(原文:雷云在天上轰响)

“雷云”是下雷阵雨时出现的一种黑色云朵,一般是带不同电荷的云朵撞击而产生雷电的云朵的总称。

2、阵雨(原文: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

阵雨降自积雨云中,就是雨时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强度变化很大的雨。有时伴有闪电和雷鸣,多发生在夏季。阵雨有不连续性特点,范围一般不大,带有雨幡,且往往伴有大风出现。

3、东风(原文: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

东方刮来的风,比较潮湿温暖。

4、竹林(原文: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竹林是由竹类植物组成的单优势种群落,在全市分布广泛,而且种类众多,有毛竹、哺鸡竹、淡竹、早竹等。

扩展资料:

《花儿学校》的作者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富有童趣的文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儿在花季里肆意盛开,点缀世界的情态表现了出来,竹林、阵雨等景物的出现衬托了花儿的美丽。

主旨:

本文围绕“花的学校”,通过孩子和妈妈的对话,赞美了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两样东西:童真和母爱,整首诗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天真烂漫的孩子借花儿吐露着自己的心声,这种心声是那么真诚,那么“脱口而出”。当他说着“就像我有自己的妈妈一样”时,甚至可以想象到他们绽放的笑脸,骄傲的姿态。如果没有母爱的温润,人们就很难看到真正幸福的孩子,母爱是童真赖以存在的感情基础。



小学语文课文花儿学校


第一段描写了雷电、黑云、阵雨、东风、荒原、竹林等景物



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1、实践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2、真实性。 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主要关注言语的内容,关注言语所传达的信息,也就是要有真实的信息输入和输出。
3、持续性。 指语言习得者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经常性的大量的读写实践活动。
4、反复性反复性特点是指在母语习得中对部分语言材料反复阅读,反复玩味,以达到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积淀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等目的。
5、渐变性。汉语文表情达意意蕴丰富。语文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环往复地浸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与提高均呈现螺旋上升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不是直线上升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6、整体性。 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皮特·科德在《应用语言学导论》中提出,由于语言具有系统的相互联结关系,因而认为一个项目可以孤立地进行教或学的这种想法是不实际的。
7、文化性。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它记载着我们的信念、人际关系、文化传统。
8、思维性。语文是人学。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思维的大脑,有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
语文学习除了上述特点外,还具有艺术性、趣味性、艰巨性等特点。
对于语文学习的这些特点,在学习语文时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到一条科学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的效率。

浅谈我学习语文的一点感受

现将我进入小学以来学习语文的一些方法总结如下:
一、上课认真听讲:上课时,我们的思维要与老师同步。认真做好笔记。
二、温习与预习:下课或放学后,把上课做的笔记拿出来多加巩固。顺便预习下将要学习的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子划出来,作为上课听的重点。
三、背诵:语文最重要的是靠记忆,背诵的重点就是老师上课划出来的重要词、句和文言文。
四、课外阅读和摘抄:在考试中,作文是一项占分最多的题。作文的分数直接关系到总分的高低,所以增加阅读量,摘抄量是很重要的。
五、考试技巧:我们在答卷时,尽量要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会相应地得到一些印象分。看题一定要仔细,做完后尽量留时间检查一遍,千万不要马虎!
总之,语文学习注重平时的积累,要多读多写多记。其次,要抽时间多与老师交流。老师会帮助你一起发现你的不足之处,及时给一些适当的建议,以便自己更好的改正从而取得进步。



给分吖!!!!


#郑依闻# 花的学校课文是以一个什么对什么说话的口吻来写? -
(15982961912): 花的学校是以孩子对妈妈说话的口吻来写的,文中的我对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突出了我和花孩子一样活泼、可爱、美丽、向上的精神,也表达的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深厚母爱情感,相关原文如下: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

#郑依闻# 拟人句 花孩子们蹦蹦跳跳走出校门,穿着黄的,红的,白的衣裳 .体会作者写法 阅读题 花的学校 小学语文 -
(15982961912): 诗中把鲜花比喻为学童,含苞未放之时,在地下的学校里读书,中规中矩与含苞的情状相一致,当潮湿的东风在田野里吹响笛音,他们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好似穿着黄的,白的,红的衣裳的放学的孩子.如何处理“花谢”是个难点,诗人匠心肚运,把鲜花凋败的景象升华为孩子上天和妈妈团圆,展现一副喜人的画面,令人称奇!

#郑依闻# 为什么说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三年级课文花的学校解答作业? -
(15982961912): 因为雨一来,有了雨的滋润,可以让坏孩子们更更自由快活的生长.用拟人的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花的学校》是泰戈尔写作的一篇散文诗,出自其作品《新月集》.

#郑依闻# 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段话主要描写了草原上的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作业帮
(15982961912):[答案] 主要描写了草原上的风光、空气、天空、小丘 表达了作者热爱草原赞美草原的思想感情

#郑依闻#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听同学们朗读课文.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
(15982961912): 感受到了教室里十分安静.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听同学们朗读课文.“出自:《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

#郑依闻# 《花钟》这篇课文描写了自然界什么的现象? -
(15982961912): 描写了自然界中植物与气候之间密切联系的现象 《花钟》这篇课文仅用3自然段将鲜花之美、花钟之奇描述的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全文可用一个字来概括:美.花儿美、花钟美、插图美、语言更美.词句表达丰富多样,有序有趣. 课文启发我们陶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郑依闻# 朱自清在春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又重点描绘了几幅风景 -
(15982961912): 朱自清的 《春》中描写了春天的景物是草,花,风,雨;展现了盼春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几幅图画! 作者先全面、整体地观察春景,从山色、春水和阳光几方面勾勒出春景的轮廓,总体观察后,再微观描绘,有次...

#郑依闻# 在花的学校这篇课文当中作者泰戈尔说它们的家在天上那么花的妈妈会是谁呢花会对妈妈说什么? -
(15982961912): 这个就是说其实是把我们的妈妈进行了一定的美化,这个作用其实我觉得应该算是挺重要的一中的.下面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来源于百度百科!!!光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其本弊庆质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子流.光源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电子...

#郑依闻# 课文,花的学校是谁写的,还有哪些作品,本文摘自哪一篇
(15982961912): 课文《花的学校》是泰戈尔写的,他的作品还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本文摘自《新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