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原文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唐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唐诗三百首 , 国中古诗 , 孤独 , 月下 , 饮酒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译文二

简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赏析二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中的“兴”之起源。它从《诗经》开始就一直赋予大自然以拟人的动作、思想与情感,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愁月”“悲风”等等。李白此诗正应了这“兴”之写法,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正如林语堂所说:“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创作背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落。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


#东岩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15352012586):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句,表达了诗人孤独、豁达和追求自由的情感.首先,这句诗通过“举杯邀明月”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月亮是夜空中独自存在的物体,而诗人在举杯邀请明月时,并没有其...

#东岩勉# 哪位高手能把李白的《月下独酌》有散文的语言翻译出来? -
(15352012586): 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明月一同饮酒,低头却看见自己的影子,我,月亮,影子,原来已经有三个人一块喝酒了.月亮不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子徒然伴随着我!暂且和无知无觉的月亮和...

#东岩勉# 李白的一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谁知道全诗? -
(15352012586):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东岩勉#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何意 -
(15352012586): 月下独酌其一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东岩勉# 举杯什么明什么 -
(15352012586):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原文:《月下独酌》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东岩勉# 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
(15352012586):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东岩勉#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越快越好 - 作业帮
(15352012586):[答案] 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 助动词.能,会,得 不解饮: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月不能与我同酌共饮,影徒然地跟随着我的身体.】

#东岩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哪首诗? -
(15352012586): 出自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东岩勉# 李白的一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谁知道全诗? -
(15352012586):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月下独酌》第六句,其全文如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东岩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哪首诗? -
(15352012586): 出自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