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密度难题 初二物理①质量密度难题②速度与路程难题 是初二人教版新课本 ...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
  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读作rōu)。国际主单位为单位 为千克/米^3,常用单位还有 克/厘米^3。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对于非均匀物质则称为“平均密度”。

  密度的物理意义,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温度、压强)变化而变化。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用水举例,水的密度在4℃时为10^3千克/米^3或1克/立方厘米(1.0×10^3k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00千克,密度通常用“ρ”表示,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密度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含物质减少,所以质量减少。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公式  密度的公式 :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 V表示体积)
  正确理解密度公式时,要注意条件和每个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义。从数学的角度看有三种情况(判断正误):
  1.ρ一定时,m和V 成正比;
  2.m 一定时,ρ与 V 成反比 ;
  3.V 一定时,ρ与 m 成正比。
  结合物理意义,三种情况只有(1)的说法正确,(2)(3) 都是错误的。因为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随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理解物理公式时,不可能脱离物理事实,不能单纯地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关系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 千克 / 米^3;。正确读法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kg/m^3;,常用的单位是克/厘米^3;,正确读法是克每立方厘米,符号为 g/cm^3;。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
  l g/cm^3=10^3kg/m^3;
  水的密度值为 1000kg/m^-3,即1g/cm^3;
  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立方厘米水的质量为1克。
  密度在生产技术上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可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2.可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
  3.可计算某些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ρ或 ,v=m/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
  4.可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如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用“分析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判定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
  (1)根据公式,求出其密度 ,再与该物质密度ρ比较,若 <ρ,则为空心,若 =ρ,为实心。
(2)已知质量,由公式V=m/ρ ,求出V ,再与V物比较,若V物 <V ,则为空心,若V=V物 ,则该物体为实心。
  密度
  (3) 把物体当作实心物体对待,利用,求出体积为v的实心物体的质量, 然后将m 与物体实际质量m物比较,若m>m物时,则该物体为空心,若m=m物,则该物体为实心。
  5.可计算液体内部压强以及浮力等。
  综上所述,可见密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鉴别未知物质,密度是一个重要的依据。“氩”就是通过计算未知气体的密度发现的。经多次实验后又经光谱分析,确认空气中含有一种以前不知道的新气体,把它命名为氩。在农业上可用来判断土壤的肥力,含腐殖质多的土壤肥沃,其密度一般为2.3×103千克/米3。根据密度即可判断土壤的肥力。在选种时可根据种子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选种:饱满健壮的种子因密度大而下沉;瘪壳和其他杂草种子由于密度小而浮在水面。在工业生产上如淀粉的生产以土豆为原料,一般来说含淀粉多的土豆密度较大,故通过测定土豆的密度可估计淀粉的产量。又如,工厂在铸造金属物之前,需估计熔化多少金属,可根据模子的容积和金属的密度算出需要的金属量。
  测量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种测量方法:
  (首先使用天平测出质量,然后使用量筒测出体积,最后使用公式得出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
  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
  步骤:
  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
  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
  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计算表达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
  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大烧杯、水、小烧杯、小石块(ρ>水)
  步骤:
  1.在大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小烧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大烧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小烧杯中(此时小烧杯应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大烧杯中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大烧杯中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
  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悬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质量相等,甲体积是乙的三倍。只能得出甲的密度只有乙的1/3.
后面乙的密度是甲的4倍。也就乙肯定是空心的。
甲是不是空心的不知道。
选b

我倒...这是难题吗???
首先你要明白一点
把钢材换成铝材
材料的体积是不变的
这由飞机的设计决定
因此设更换材料的体积为V,
制作这些铝材需要铝m/kg,
而用钢材需要钢M/kg
则依题意有M-m=104kg
因为m=pV
所以7900*V-2700*V=104kg
可以求得V=0.02m^3
因此m=2700*0.02=54kg

a,学了个空气吧你

求初二物理关于密度和速度的难题,要难题拓展的~

1、一物体浮在水面不动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这个物体的密度是多少?把它浸在某液体中静止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某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1)设物体的密度为p,体积为V,则G物=mg=pVg,因为物体漂浮,则有F浮=G物
而F浮=p水g(1-2/5)V =0.6gVp水
故pVg=0.6gVp水,得P=0.6p水
(2)G物=pgV=0.6p水gV
F浮'=p液g(1-1/4)V=0.75p液gV
故0.75p液gV=0.6p水gV,解得p液=0.8×10^3kg/m^3 2、一体积为40cm³的铁球,质量是158g,这个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ρ铁=7.9x10³kg/m³) 以铁球的质量158g为基础进行计算,则该铁球的体积为V=m/p=158g/7.9(g/cm^3)=20cm^3。因为20cm^3<40cm^3,所以该铁球是空心的,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V'=40-20=20cm^3 3、有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铜球,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A.1:1 B.8.9:7.8 C.7.8:8.9 D.无法判断 因为铁的密度是7.8,铜的密度是8.9。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得m=pv
即m铁/m铜=p铁v/p铜V=p铁/p铜=7.8/8.9
故它们的质量之比为7.8:8.9。选C。

如图10所示,小物块由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一粗糙的固定不动的水平的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皮带随皮带轮以恒定的速率转动,小物块仍在P点自由滑下,则关于小物块落地点位置的正确判断是( )
A.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一定落在Q点左边
B.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有可能落在Q点的右边
C.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有可能落在Q点的左边
D.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一定不会落在Q点


#拓石爬# 初二 物理题密度问题 -
(19596525803): 1:182:1.8根据图线X-Y轴对一下点,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密度

#拓石爬# 初二物理密度题
(19596525803): A、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质量M2 B、将烧杯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剩余矿泉水体积V1 矿泉水的实际体积=V-V1,质量=M2-M1 密度=(M2-M1)/(V-V1)

#拓石爬# 物理的初2密度问题
(19596525803): 2P甲V甲=3P乙V乙 2P甲=3P乙 P甲:P乙=3:2 再算一算吧,你的比例算错了

#拓石爬# 初二物理密度题
(19596525803): 因为G物=6N,所以m物=0.6kg 物体在1.5h处的压强为:P=p水g1.5h 压力为:F=PS=p水g1.5hS[S为长方体的横截面积] 因为F=4N,所以化简得Sh=8/3*10^-4,Sh即为物体的体积,所以p=m物/v=9/4*10^3kg/m^3 故物体的质量为0.6Kg,密度为9/4*...

#拓石爬# 初二物理密度问题 -
(19596525803): 1:就是两种密度的平均值了2:纯酒精的密度是已知的吧,水的密度是已知 那么这个范围就要是 大于 M总/V水+V纯酒精 V水=M总X10%/水密度 ,V纯酒精=M总X90%/纯酒精密度3:列方程组...

#拓石爬# 初二物理密度计算题(难度一般)
(19596525803): 当然是乙杯的质量大 可以这样考虑 甲杯因为质量一样 所以密度大的体积就小 肯定小于总体积的1/2 也就是说占的比例小 所以平均密度就小于乙杯 因为乙杯中两种体积各占1/2

#拓石爬# 初二物理密度题 -
(19596525803): 绝对正确,我问过老师了 因为第一次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这时可以知道该玻璃的质量 m=(80-50)*1g/ml=30g 第二次因为是沉没在水中,这时可以知道该玻璃的体积 V=60-50=10 cm3 因而该玻璃的密度为 ρ=m/v=30/10=3g/cm3

#拓石爬# 求几道初二物理密度题
(19596525803): 体积为30CM3的空心铝球,质量为27G,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43G,求该液体的密度 铝的体积为:V铝=m/ρ铝=27/2.7=10cm^3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V铝=30-10=20cm^3 即液体的体积:V液=V空=20cm^3 液体的质量为:m液=43-27...

#拓石爬# 初二物理:密度(难题) -
(19596525803): 我倒...这是难题吗???首先你要明白一点 把钢材换成铝材 材料的体积是不变的 这由飞机的设计决定 因此设更换材料的体积为V, 制作这些铝材需要铝m/kg, 而用钢材需要钢M/kg 则依题意有M-m=104kg 因为m=pV 所以7900*V-2700*V=104kg 可以求得V=0.02m^3 因此m=2700*0.02=54kg

#拓石爬# 初二物理密度问题 -
(19596525803): (1)ρ盐水=m/V=60g/50cm^3=1.2g/cm^3=1.2*10^3kg/m^3>1.1*10^3kg/m^3 所以,不符合要求,应该加水 (2)设应该加水的体积为V水,则ρ盐水V盐水+ρ水V水=ρ(V盐水+V水) 即:1.2*10^3*50*10^(-3)+1.0*10^3*V水=1.1*10^3[50*10^(-3)+V水] 可解得:V水=0.05m^3=50L 则将这些盐水配制到符合要求时共为V=V盐水+V水=50L+50L=10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