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头颅 谁当斫之是什么意思? 好头颅,谁当斫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意思是这样一颗漂亮的脑袋、会是谁来砍它呢?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同年十一月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杨广在江都却越发荒淫昏乱,命王世充挑选江淮民间美女充实后宫,每日酒色取乐;又引镜自照,预感末日将到,锐意尽失的杨广晚年常引镜自照,对萧后和臣下说:“好头颈,谁当斫之!”

扩展资料

杨广好奇花异石,曾三下江南搜寻。并派人将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种植在西苑中。后携众嫔妃、太监、宫去西苑游玩,登上玉凤楼,看到牡丹盛开,大家十分开心。但有一妃喟然叹曰:“牡丹为花中之王,颜色虽好,可惜楼高,只能俯瞰,看不清楚,辜负了这国色天香!”

杨广听了,即命花师来见他命令花师栽12棵高株牡丹,要和楼台一般齐,每株着花至少3色,违命者斩。众花师吓坏了,连连叩头求饶,杨广遂命全国各地花师来洛,群策群力攻克难关。各地花师闻讯,都推举当地技艺最高者前来洛阳。其中有个花师家住山东曹州,擅长牡丹栽培。

他分析牡丹的生长规律、习性与特点,想到牡丹是可以嫁接的,就和其他花师一起搞试验,选择杏树、桃树、梨树、桑树、槐树等树种嫁接,但都失败了。最后,他们把牡丹嫁接在高高的香椿树上,结果成功了。牡丹昂然怒放,高过了楼台,杨广看得清楚,不禁龙颜大悦,称其为“楼台牡丹”。

杨广论功行赏,要奖励花师,不料一个宦官贪功,硬说这“楼台牡丹”是他领头搞出来的,杨广不明就里,赏给这个宦官许多黄金和绸缎。山东花师气愤极了,回家后发誓不再干这一行,培育楼台牡丹之技术失传,楼台牡丹随之绝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广



好头颅,谁当斫之的意思是这样一颗漂亮的脑袋会是谁来砍它呢?

出处:《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帝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后惊问故,帝笑曰:’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

译文:隋炀帝又曾对着镜子自顾,回头对萧后说:“这么好的脑袋,将来不知道被谁砍了去?”萧后大惊问他为什么这样说,隋炀帝笑着说:“贵贱和苦乐,都是朝代更迭造成的,有什么好伤感的哪!”

扩展资料

好头颅,谁当斫之的的典故:

大业十二年(616)四月,隋炀帝在三次征伐高丽失败后,心情十分压抑。再加上洛阳以北地区义军四起,弄得隋炀帝整日心神不安,此时此刻,江都的美景又浮现在他的眼前。他不顾大臣们的劝阻,第三次踏上了前往江都之路。

隋炀帝离开洛阳,躲入了江都这个温柔乡。但天下的形势却不会因为隋炀帝的不闻不问而安定。此时,不仅河北地区义军迭起,江淮义军也直逼江都。同时,李渊等勋贵大臣也趁机起兵,攻占了都城长安,并迎立杨广的孙子十三岁的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身在江都的隋炀帝整日陶醉于美女烈酒之中,在内心深处,隋炀帝也预料到天下纷乱无法收拾,他早已无心北归,只希望能在这种醉生梦死中度过余年。

隋炀帝对于自己的命运十分清醒。一天,他边照镜子,边对萧皇后说:“好头颅,谁当斫之?”皇后闻言大惊,问他为什么会忽然说出这样的话。炀帝苦笑着说:“贵贱苦乐,都是互相更迭的,就算有那么一天,也无所谓。”他还预备了毒药带在身边,准备在危急时服用。



  大好头颅,谁当斫之?
  意思是:这么好一颗脑袋,将来不知道被谁砍了去?这是隋炀帝杨广在扬州行宫时,有一天酒醉后顾影自怜、对镜中俊美英武的自己高声慨叹说的一句话。
  斫:读zhuó 用刀、斧等砍劈。
  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记载:
  帝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尝夜置酒,仰视天文,谓萧后曰:“外间大有人图侬,然侬不失为长城公,卿不失为沈后,且共乐饮耳!”因引满沉醉。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后惊问故,帝笑曰:“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释义:隋炀帝通晓占卜,喜欢讲吴地方言;曾在夜里摆上酒席,仰观天象,对萧后说:“外头有不少人想除掉我,然而我还算得上是长城公一类的人物,你也可比沈后,只管高兴地喝酒吧!”于是开怀畅饮至大醉。又曾对着镜子自顾,回头对萧后说:“这么好的脑袋,将来不知道被谁砍了去?”萧后大惊文他为什么这样说,隋炀帝笑着说:“贵贱和苦乐,都是朝代更迭造成的,有什么好伤感的哪!”)

是隋炀帝杨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用此来形容自己头颅的高贵。
“这个好头颅,将来会被谁砍了去呢?”

这B这么好看的头,谁剁了丫去

好头颅,谁当斫之什么意思~

好头颅,谁当斫之的意思是这样一颗漂亮的脑袋会是谁来砍它呢?
出处:《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帝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后惊问故,帝笑曰:’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
译文:隋炀帝又曾对着镜子自顾,回头对萧后说:“这么好的脑袋,将来不知道被谁砍了去?”萧后大惊问他为什么这样说,隋炀帝笑着说:“贵贱和苦乐,都是朝代更迭造成的,有什么好伤感的哪!”

扩展资料
好头颅,谁当斫之的的典故:
大业十二年(616)四月,隋炀帝在三次征伐高丽失败后,心情十分压抑。再加上洛阳以北地区义军四起,弄得隋炀帝整日心神不安,此时此刻,江都的美景又浮现在他的眼前。他不顾大臣们的劝阻,第三次踏上了前往江都之路。
隋炀帝离开洛阳,躲入了江都这个温柔乡。但天下的形势却不会因为隋炀帝的不闻不问而安定。此时,不仅河北地区义军迭起,江淮义军也直逼江都。同时,李渊等勋贵大臣也趁机起兵,攻占了都城长安,并迎立杨广的孙子十三岁的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身在江都的隋炀帝整日陶醉于美女烈酒之中,在内心深处,隋炀帝也预料到天下纷乱无法收拾,他早已无心北归,只希望能在这种醉生梦死中度过余年。
隋炀帝对于自己的命运十分清醒。一天,他边照镜子,边对萧皇后说:“好头颅,谁当斫之?”皇后闻言大惊,问他为什么会忽然说出这样的话。炀帝苦笑着说:“贵贱苦乐,都是互相更迭的,就算有那么一天,也无所谓。”他还预备了毒药带在身边,准备在危急时服用。

我来,倚天屠龙你选一把。


#颛茂素# 大好头颅 , 只配送知己. 尔等犬辈也胆敢妄言.?什么意思
(18212635382): 一般只 2军对战 一方扬言要斩下对方头颅 但是对方认为他没有这个实力所说 翻译就是 哥的头,只能给哥看得起的人,你这个垃圾也好意思说战胜我? (现代白话版)

#颛茂素# 宽厚狄仁杰文言文翻译 -
(18212635382): 原文: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怨诉者.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

#颛茂素# 《僧荐重元寺阁》的译文 -
(18212635382): 僧荐重元寺阁 〖原文〗 苏州重元寺阁,一角忽倾.计其扶荐之功,当用钱数千贯.有游僧曰:“不足劳人费钱.请一夫斫木为楔,可以正也.”寺主从之.僧每食毕,辄持楔十数,执柯登阁,敲入其间.未逾月,阁柱悉正. 〖译文〗 苏州的重元寺的楼阁,一个角突然倾倒.计算把楼阁扶正所需要的费用,应当要用几千贯钱.有一位云游四方的和尚说:“不用劳动别人和花费钱财.请一个人削木头做成楔,可以是它直.”寺庙的住持听从了.游僧每次吃完饭,就拿几十个楔,拿起斧头上阁楼,在上面敲敲打打.不到一个月,阁楼的柱子都正了. 〖简要评析〗 这篇文章是一片古代寓言故事.虽然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这说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颛茂素# 什么是刎颈之交? -
(18212635382): 大好头颅只送知己.

#颛茂素#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之最
(18212635382): 在东方这块土地上建立统一的大帝国的、有秦始皇、刘邦、司马炎、扬坚、李世民、... 长叹:“大好头颅,谁当斫之”我只恨斫之不早. 最懒的皇帝,一定是明神宗朱翊均...

#颛茂素# 求田汉<关汉卿>全文 -
(18212635382): 《关汉卿》 原著: 田 汉改编: 庄 志 成 荣徐玉兰……关汉卿 王文娟……朱帘秀《留的公道在人间》 关唱:谁把你狗头当人头, 身穿衣冠如禽兽, 摇尾乞怜投豪门, 出卖良心不知丑. 你明知阿合马十恶难赦, 却说是忠良臣为民分忧; 你明知...

#颛茂素# 白玉老虎中赵无忌父亲的绰号是什么 -
(18212635382): 白玉老虎中赵无忌父亲的绰号是金龙剑客.白玉老虎,古龙晚期小说代表作品,1976年南琪出版,本书对唐门的描述尤为独特精彩.主要讲述了一只白玉老虎,是司空晓风在赵无忌混入唐家堡时要他当面转交给上官刃的.它里面藏着一个秘密,...

#颛茂素# 求狄仁杰执法文言文全文及解释······ -
(18212635382): 【原文】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

#颛茂素# 英雄杀朱雀之章英雄台词竞猜中杨广的台词阵亡时有两个正确答案? -
(18212635382): 选上面的那个吧,符合他性格一点

#颛茂素# 《出塞》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
(18212635382): 前两句写边塞生活,后两句写作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