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五段的表达技巧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岳阳楼记第五段的写作手法是议论,其实有议论,有抒情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


#井伏荀# 岳阳楼记第五段的内容和结构在全文的作用 -
(15020752025):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作用: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起了铺垫的作用.

#井伏荀# 岳阳楼记第三四段赏析,要详细 -
(15020752025): 岳阳楼记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悲喜的情感.是一种借景抒情的方式.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自然段为例...

#井伏荀# 《岳阳楼记》第5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
(15020752025): 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对朋友滕子京的劝勉.

#井伏荀# 谁能赏析一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15020752025): 沿湘江顺流而下,经长沙再向前,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水映入眼帘,那就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湖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一首题为《临洞庭》的诗里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井伏荀# 岳阳楼记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15020752025):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井伏荀# 岳阳楼记 第五段段意 -
(15020752025): 你好!!!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

#井伏荀# 岳阳楼记中的哪出最妙??妙在哪里?? -
(15020752025): 这个问题看你需要那种“妙”.我个人总结了下,有两种.一种是融情于景,文章的三四两段景物与情感的交融妙不可言.表现出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力和写作技巧.另一种则崇高政治理想...

#井伏荀# 岳阳楼记中的哪出最妙??妙在哪里?? -
(15020752025): 这个问题看你需要那种“妙”.我个人总结了下,有两种. 一种是融情于景,文章的三四两段景物与情感的交融妙不可言.表现出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力和写作技巧. 另一种则崇高政治理想的表达,第五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类的名言警句,精炼深沉,简洁隽永.表现出作者高人一等的胸襟和气度.

#井伏荀# 岳阳楼记主要表达方式 -
(15020752025): 描写 抒情

#井伏荀# 岳阳楼记中第五段文字表现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 -
(1502075202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