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和宦官有什么区别? “宦官”与“太监”区别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在我们的观念中,太监和宦官有什么区别呢?长期以来,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太监就是宦官,这两者毫无差异,但其实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太监和宦官是毫不相干的两个职位。

我国的历史上,宦官出现的时间比太监早很多,据相关了解,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宦官。“宦”字在古代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它是象征着围绕帝王星座的四颗星星,待在帝王身边服侍帝王的人被称为“宦官”。人们取这样的一个名字,也是为了使宫廷内的管理方便一些。 三国时期,很多宦官的选择都是精挑细选出来,从寻常的百姓家挑选出优秀的小男孩,把他们带到宫里之后,年长的宦官便开始对他们进行培训。能够当上宦官的人都需要进行重重的选拔,能够通过考核的人才有资格服侍帝王。

 在众多的宦官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受了“宫刑”,那些从小就被挑选出来的小男孩是没有净身过程的,只有一些少数是从受了宫刑的犯人中挑选出来。那时候的宦官主要是照顾帝王的生活起居,秦国较为出名的一个宦官就是嫪毐(lào ǎi),因为得到太后的赏识飞黄腾达,后来还当了官,但他就是没有受过宫刑的一个。

  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直到东汉时期才有相关资料记载,实行“宫刑”才能成为宦官的条件。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时期才出现,当时它代表了一个官职,就是少府监、太府监等机构的带领人,这些被称为“太监”或者是“大监”。

 明朝时期,朱元璋设立了专门的宦官机构,根据不同等级分为少监、中监和太监,这个时期的太监一定是宦官,但是宦官不一定是太监。直到清代时期,宦官彻底被取消,太监全归内务府管理,全部统称为太监,这时候的宦官和太监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宦官和太监有什么区别?两者原本毫不相干,只是随着演变成为有关系的称谓,却被我们误会这么多年



“宦官”在古代是伺候皇帝及后宫的人,在清朝,“宦官”和“太监”是画等号的,都是阉人,二者在外延上一致。但纵观中国历史,二者却不完全是一回事。

据记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据《后汉书·宦者列传序》:“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所以绝不允许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

“太监”一词则产生于辽代。据《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太监”之称,但在具体称呼上,仅称监,如太府监。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太监”一官(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出现了刘瑾、魏忠贤那样的奸臣太监。

可见“太监”在辽元时期是官僚机构的长官,与专门服侍皇宫大内的宦官有很大区别。明朝时不再设立“监”这一官僚机构(用别的名称替代),而专指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的长官。这说明“宦官”和“太监”扯上关系,是在明朝。“宦官”和“太监”的区别在于,太监专指宦官的首领。

清朝时,宦官和太监已然没有区别了。只要在宫廷服侍的阉人皆可称太监。“宦官”和“太监”的存在,是中国王权腐朽和残忍的标志。辛亥革命后,太监这一不合理的现象,才最终彻底消失。



宦官与太监是有区别的。其一,最早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其二,宦官与大监在封建社会的概念是有别的。古代宦官足对在皇宫里为皇帝及其至亲服务的官员的总称。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并不都是阉割之人。“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太监一词的出现最早在辽代,是辽代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辽代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设有太监‘元代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都有大监。元代太监尧诸监中的三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
到了明代,大监和宦官有了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大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并不都是大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体裸的高级宦官。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因为清代将侍奉皇帝和皇族的宦官都冠以大监之称。
太监被净身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

“宦官”和“官宦”的区别在于指代群体不同。
“宦官”,又称寺人、奄(阉)人、俺人、奄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官宦”,最早指大理寺专门采集证据的官员。散落民间,有先斩后奏职权,相当于现在的警督。后泛指官员。
虽然他们两者社会地位不同,可以说宦官是处于底层,他们服侍于内朝,而官宦服侍于外朝,两者看起来是毫无关联,其实他们是对立同时又彼此有联系。虽然宦官地位并不高,但是他们的力量也是非常庞大的,更是皇位更迭的重要部分。
在古代一些官宦家族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威望,就会想方设法和这些太监力量进行联合,从而转变为宦官家族的一股力量。例如夏侯家族与曹氏家族为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最后为曹氏争夺了皇权。

“宦官”自古有之,他们是指所有在皇宫为皇帝和皇族服务的官员们的总称。在东汉以前的历朝历代,充当宦官的并非都是阉人,只有到了东汉以后,宦官才全部有阉人来充当。“太监”一词,最早始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当时政府将掌管乘舆、服饰的殿中省改为中御府,并设“中御太监”“少监”之职。到了辽代,“太监”就成了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

宦官和太监有什么区别???~

将宦官与太监混为一谈是不对的。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误认为宦官和太监就是一回事。其实,宦官和太监是有区别的。

  宦官和太监都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宦”,原是星座之名,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所以就用“宦”来称呼帝王身边的服务人员。比较有名的宦官有:“宦官宰相第一人”——秦始皇时期指鹿为马的赵高,东汉时期“敛财弄权乱汉宫”的张让等。

  辽代以前只有“宦官”而没有“太监”。据史料记载,“太监”一词最早出现于辽代。当时,政府机构中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中,都设有“太监”一职。不过这时的“太监”是一种官职,并非后来意义上的“太监”。因为是官职,所以“太监”也多有世袭。到了元朝,“太监”一职已升到二级官吏,官儿也不算小。

  明代时,“太监”和“宦官”才变为专门为皇室服务群体的统称。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为巩固其政权,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组成的二十四衙门。十二监的提领者被称为“掌印太监”,这些“太监”均由宦官来担任。官级小的称为“少监”、“中监”,官阶高的称为“太监”。虽然明朝时“太监”必须由宦官来担任,但宦官却不一定是“太监”——明廷规定,“太监”是宦官的头头,有品有级有俸禄。利益之下,必有所徒,明朝后期,太监“多如蚁阵”,最多时达十万之众,《日下旧闻考》中载:“都人生子,往往yan割,觊为中宫(太监),有非分之福。”
明朝太监位权最高,司礼监掌印太监是被朝廷和民间承认的内相,各太监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和管辖范围,太监品级也很高,不是小官,不能喝宦官混为一谈,宦官是指专门为皇室服务群体的统称,也就是阉人的统称,可是太监却是有品有级有职司的高级官员,只不过这群官员要有 yan 人来担任。

  清朝时,基本上就没有“宦官”这个词而只剩下“太监”了。袁世凯称帝时,宫中仆役全部由女官担任,太监全部被赶走,“太监”就此终结。

  综上所述,宦官和太监还是有区别的,千万别混为一谈。但不管他们有何区别,却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老无所养,死无与殡。”均是封建社会里一个被扭曲的社会群体。

  自清朝始,宦官与太监为同义词,没有大的区别,但在使用范围不太一样。
  通常,朝廷内的官员、文人、大户人家、书面语言等使用“宦官”较多,而“太监”多是民间百姓在用。
  在清朝以前,宦官与太监有较多区别。
  一、出现的时间不一样
  “宦官”出现的年代更早,“宦官”在秦朝以前就出现了,是一个官名,负责管理宫廷杂事的各色奴仆等。在西汉以前,宦官并不是都是阉人,东汉以后才规定全部用阉人。
  “太监”约出现在唐朝,最开始也是一个官名。唐朝当时有多个官署的最高领导都叫太监,副手叫少监,如:殿中省、秘书省、司天台、将作监和少府监。后来,殿中省(掌管皇帝生活诸事的官署)开始用宦官出任太监一职。再后来,其它有“太监”职称的官署名称更改,也不再有“太监”一职。只有殿中省有,“太监”从而成为“宦官”的代名词。
  二、等级不一样
  “宦官”都是阉人,但等级较高,是管理者。“太监”也是阉人,但等级最高,是高级“宦官”。

  到明朝后期,“太监”逐渐变成了“宦官”的统称。清朝的时候,“宦官”统统称为“太监”,两者开始变为同义词。


#党点临# “宦官就是太监”吗?
(18584395476): “宦官”在古代是伺候皇帝及后宫的人,在清朝,“宦官”和“太 监”是划等号的,都是阉人,二者在外延上一致.但纵观中国历史, 二者却不完全是一回事. 据记载,...

#党点临# 宦官与太监是一样的吗?是不是不同朝代的称呼不同而已? -
(18584395476): 阉人、宦官和太监虽说都是供内宫驱使、受阉割的男人,但三者之间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东汉之前的宦官是专指供侍于内宫之人,其中既有阉人,也有士人.东汉时,由于“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后汉书·宦者列传》,”这时阉人才...

#党点临# "宦官"与"太监"有何区别?
(18584395476): 宦官和太监的区别是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

#党点临# 是否同意,太监不是宦官?为什么? -
(18584395476): 自清朝始,宦官与太监为同义词,没有大的区别,但在使用范围不太一样. 通常,朝廷内的官员、文人、大户人家、书面语言等使用“宦官”较多,而“太监”多是民间百姓在用. 在清朝以前,宦官与太监有较多区别. 一、出现的时间不一样 ...

#党点临# 宦官是什么意思?? -
(18584395476): 阉人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也常常把它与宦官、太监混为一谈,如《辞源》把“宦者”解释为太监、阉人,把“宦官”则释作宫内侍奉官,这是一种曲解.其实,阉人、宦官和太监虽说都是供内宫驱使、受阉割的...

#党点临# “宦官和太监”最初是一码事吗?
(18584395476): “宦官”和“太监”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似乎是一码事.这种理解实在欠妥.首先,最初的宦官不都是阉人;其二,“宦官”和“太监”,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同一 概念. ...

#党点临# 古代皇宫里有太监,也有宦官,那么太监和宦官一样吗? -
(18584395476): 太监也称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现在网络赋予新的含义,指一个直播贴的作者半途而废,长时间不更新的称楼主为太监,称此贴为太监贴

#党点临# 太监是什么时候有的 -
(18584395476): 太监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春秋齐桓公时期,宦官就已经开始乱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