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谢谢!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与生活教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并会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正、负数的意义,对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和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等。
  第一课时
  一、课前小游戏:说反话
  游戏规则:老师说出一句话,学生说出与老师意思相反的话来。
  1、向前走10步;
  2、电梯上升5层;
  3、从银行支出1000元;
  4、超市本月盈利500元;
  5、知识竞赛我班获得10分;
  [设计意图:课前以小游戏为载体引入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为相反意义量的感知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我们中国幅员辽阔,有许多风景优美、特色各异的城市,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
  (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呈现信息:“早穿棉袄午穿纱,围者火炉吃西瓜”。日温差特别大。3月份日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日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师:你看到什么?根据这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采用直观演示法,创设观看“中国的热极在哪里”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同时能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
  三、分析素材,理解概念。(个性化表示温度,初步认识正负数。)
  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零上13度与零下3度表示什么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独立创作,师巡回了解学生的想法。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找2—3名学生回答并把自己创造的符号板书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了零上13度与零下3度所表示的意思,而且我发现同学们表示温度时都是先找到0度,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0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师:我们同学非常富有创造性啊!每一种符号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你创作的符号你明白,他创作的符号他明白。可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帮助我们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怎么能让大家都明白呢?(引导学生认识到符号应该统一)
  我们班还有很多人用到了这样的符号记录,(教师指板书“+13、 -3” )能看懂吗?指一生介绍怎么想的。
  师:知道吗?这个符号跟数学家规定的一模一样。同学们,你们说说看,这个符号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借助温度计,学生通过动手拨温度,观察温度计上的数字排列等活动,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明确“0与正负数”的关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同时感受到了数学符号化的思想,体会了数学的简洁思维性。 ]
  四、借助素材,总结概念。(用正负数表示其它温度,进一步认识正、负数。)
  1、小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
  师:你还能用这样的符号表示吐鲁番的其他信息吗?
  (1)夏季平均气温在38℃左右,盆地中心的气温高达49℃,有记录的地表最高气温达82℃,是中国最热的地方。
  (2)四季温差也很大,夏季达到炎热的及至,但到冬季平均气温则降到零下10℃左右。
  (3)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一生板书,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师: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上的用+号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号表示。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
  师:像+13、+38、+49、+82??????这样的数是正数,读作正十三,“+”是正号,人们在记录的时候为了简便通常省略不写。去掉正号读这些数,熟悉吗?像-13、-10、-155??????这样的数是负数,会读吗?学生自己读。“-”是负号。
  师:刚才我们说正号可以省略不写,那么痛快点,负号也省略不写,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如果去掉,就不能区分意义相反的量)
  师 :0是什么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练习正负数的读法,会区分正负数。
  教材第一题,让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正、负数的读写法,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正数其实就是以前所学过的数,知道正、负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3、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用正、负数表示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教师手势演示)你还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现象吗?
  生举例。
  师:同学们都用正、负数表示出了生活中的一些数量,你们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引导学生说出:具有相反的意义。
  师: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后,让学生“趁热打铁”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五、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看来我们同学对正负数了解的还挺深刻,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课本5页第3、4题。
  2、认识吗?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信息,让我不明白。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
  同学们,风速怎么还有负的?(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同学们,刚才刘翔前进时的方向和风向正好(停顿)相反(教师手势演示)所以这时的风速可以用(停顿)-0.4米表示。如果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又是什么意思?(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但在表示时,先要确立哪一个量为正数,那么相反的量就为负数)
  六、反思总结,提升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收获吗?想继续和“正、负数”这个新朋友打交道吗?课后到生活中去寻找正、负数,了解一些与正、负数有关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认识正、负数
  “-”负号 “+”正号
  -3 0 +13
  -10 分界点 +38
  -155 +49
  …… 不是正数 ……
  负数 也不是负数 正数
  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第二课时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复习正、负数的知识)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则到零下10℃左右。你会表示这两个温度吗?
  (学生写出—3℃ 、—10℃ )
  谈话: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
  出示第三个红点问题: —3 ℃与—10℃ 哪个温度更低?
  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借助温度计比较:学生会发现—10℃ 表示的温度低。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第2题(这是一道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比较大小的题目)
  ①先让学生看懂第2题中每一幅温度计图所表示的温度。
  ②独立完成用正负数表示这些温度。
  ③学生独立把这些温度从高到低排列起来。
  ④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办法。
  2、自主练习第5、7题
  ①学生认真观察信息图,分析所示信息。
  ②根据题据独立填统计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自主练习第8题(这道题目是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题目)
  ①先让学生读懂题目,分析题意
  ②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
  ③交流得知。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 。
  2、自主练习第6题(是进一步巩固正负数意义的题目)
  ①引导学生观察标签(课前要准备好标签)
  ②组织学生对“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发表见解。
  ③通过讨论,明白意思。
  “1500±25毫升”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1500—25)毫升 到(1500+25)毫升;“500±10克”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500-10)克到(500+10)克。
  3、自主练习第9题(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综合练习题)
  ①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②让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讨论。(对于得分栏的填写,不要提要求,只要学生得出正确结果即可)
  五、总结收获,评价提高。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搜“一点通教学网”, 有电子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与生活教案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4 小时


#漆凤利# 分数的基本性质五年级下册青岛版3又10分之1整数、分子、分母与除?
(15697243826): 整数是3分子是1分母是10

#漆凤利#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王大婶卖了一筐鸡蛋.第一天卖了36个,第二天卖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下30个,这筐鸡蛋原有多少个?怎样考虑的? - 作业帮
(15697243826):[答案] 第二天卖之前有 30*2=60(个) 这筐鸡蛋原有 36+60=96(个)

#漆凤利# 不知哪位朋友知道在哪儿能找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电子课本? -
(15697243826): 上网啊百度文库

#漆凤利#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日积月累的意思 -
(15697243826): 日积月累rì jī yuè lěi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日积月累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出自】:宋·朱熹《答周南仲书》:“随时体究,随时讨论,但使一日之间整顿得三五次,理会得三五事,则日积月累,自然纯熟,自然光明矣.” 【示例】:自是以后,~,千百成群,其为国之蠹害甚矣.(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近义词】:积少成多、成年累月 【反义词】:一曝十寒、挥霍无度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日积月累的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1.to accumulate over a long period

#漆凤利#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形成性评价测试卷 -
(15697243826):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形成性评价测试卷 (第五、六单元,50分钟完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等第 一、填空.(12分)1.( )里填上最简分数24分=( )时 25公顷=( )平方千米0.8=( ) 1.02=( )2. =( )÷8= = ÷( )= .3.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

#漆凤利#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单词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 -
(15697243826): 第一单元:do morning exercises eat breafast have English class play sport eat dinner when about policeman work evening get up at usually...

#漆凤利# 小学导学案和学案有什么区别? -
(15697243826): 1.导学案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所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动脑完成那些问题.2.导学案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的工具,教案是教师为教学编写的设计和设想 3...

#漆凤利#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练习册45页一.1.把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得到( )个小正方体.2.一块方木长2米,... - 作业帮
(15697243826):[答案] 一.1.8个 2.1000平方厘米,2000立方厘米 二.1.A 2.C 3.C 4.A 三1.(1)20米=200分米 15米=150分米 1.5米=15分米 200*150=30000(平方分米)30000÷5=6000(块) 200*15=3000(平方分米)3000÷5=600(块)600*2=1200(块) 150*15=2250(...

#漆凤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配套练习册第28页答案一.计算1/2+1/3+3/8 1/2 - 1/4+1/81 - (2/3 - 1/8) 1/18+(2/3+4/21)9/10 - (1/2+2/5) 2/3+... - 作业帮
(15697243826):[答案] 一.计算 1/2+1/3+3/8 1/2-1/4+1/8 1-(2/3-1/8) 1/18+(2/3+4/21) 9/10-(1/2+2/5) 2/3+1/4+5/12 二.解下列方程 x+2/9=11/15 9x-1/10=9/10 1/4+x=4/9 2x+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