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难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难题20道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沿水平面向下



沿斜面向上

矢量加减,
合力减去重力,得到斜面对物体的力大小和方向。
取g=10m/s²,则此力大小10√ 2m(m为物体质量),关键是角度与水平面成45°
30+45=75<90°
所以,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沿斜面向下的

采用极限法。

如果a=0时,物体m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故他的摩擦力应该是沿着斜面向上。

如果a很大很大的时候,物体m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故他的摩擦力应该是沿着斜面向下。

所以必然存在一个a处在0到无穷大之间的值(设为a1),使得物体m没有摩擦力。当a<a1时,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上;当a>a1,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下;当a=a1时,摩擦力=0。

剩下的工作就是求出这个a1,此时摩擦力=0,物体m的加速度是由支持力和重力提供的,可以求出a1=g*tan30=5.66。很显然,a=10>5.66,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下。



引入惯性力,即小物体受一个方向向右,大小为M(物块)*10
在对物体受力分析(不用分解重力,只需要画出重力和惯性力)对于这种定性研究,不用算数,只将方向算出即可

取地面为参考系,m受水平向右的惯性力ma,重力mg,斜面支持力n,摩擦力f.,摩擦力f。参阅大学物理学牛顿力学章节的非惯性系受力分析一节。
惯性力水平向右,大小为10m,重力竖直向下,为mg=10m,支持力为弹力,垂直斜面向上,为n。取平行斜面为x轴,垂直斜面为y轴,正交分解。在x方向上,应有合力为零。重力分量5m,平行斜面向下,惯性力方向相反,大小为5乘以根号3再乘以m。因此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下,大小为5m乘以根号3减去1.。

高一物理必修一难题~

1.一块冰内含有某种不溶于水的物体,放入盛有0摄氏度的水的水杯内,正好悬浮在水中,此时水杯内的液面升高了4.6厘米,当冰完全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厘米,如果水杯的内横截面积为50平方厘米,则该物体的密度为多少?第一题
我已经大学毕业了,不晓得现在的高1是不是还是默认水密度为1,冰密度为0.9,但是以下解题过程还是以水1冰0.9来算吧。
冰块+物体总体积为:4.6*50=230立方厘米
冰融化后减少的体积数为:0.44*50=22立方厘米
设开始时冰块体积为X,融化前冰质量=融化后形成的水质量。
列方程:X*0.9=(X-22)*1得到X=220立方厘米。
所以不溶于水的物体体积是230-220=10立方厘米
由于冰和物体一起是悬浮于水,所以它们2个平均密度为1,设物体密度为Y
列方程220*0.9+10Y=230*1
得到Y=3.2克/立方厘米。

1、如图,小车在水平面上以5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内用OA、OB两细绳系住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7°,OB是水平的。后来小车改做匀减速运动,并经1.25m的位移停下来, 求
(1)车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两绳的拉力TA、TB各是多少? (sin37º=0.6)
(2)车在匀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两绳的拉力TA、TB各是多少? (g取10m/s2 )
1、匀速运动时:

TA sinθ=TB ①
TAcosθ= mg ②
得TA=25N TB=15N
(2)匀减速时,有向左的加速度,设B绳上弹力为0时(临界条件)加速度为a
TA sinθ=mg ③
TAcosθ=ma0 ④
则:a0=gtanθ
因为a=g>gtanθ所以小球飞起来,TB=0 ,设此时A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a
TA sina=mg ⑤
TAcosa=ma ⑥
解得TA=28.2N(也可用勾股定理解)


#驷钢耐# 物理必修一的问题 -
(18856755636): 维持物体运动的并不是力啊,在匀速运动时,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零,因为水平方向上没有其他外力故两者间就没有摩擦力

#驷钢耐# 物理必修一问题 -
(18856755636): F=sin30*mg*(4/5) a=4m/s v*v=2ax v=40根号2 t=v/a t=10根号2

#驷钢耐# 高一物理难题 -
(18856755636): 若摩托车在整个过程刚好加速到最大速度,由V=at得,当t最大时,a最小即t=240s(即4min),V=30m/s(即108km/h)可求出a=0.125m/s^2由S=1/2at^2,将a带入去验证S可算出S=3600m,可此时汽车在240s内...

#驷钢耐# 高一物理必修一问题求解
(18856755636): 悬挂4N的中物时,弹簧伸长了10-8=2cm 则,再增加1N的重物,弹簧伸长2/4=0.5cm(如果没有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所以,此时弹簧的长度是:10+0.5=10.5cm

#驷钢耐# 高一物理必修1试题
(18856755636): 解:(1)物体匀速上升时:F1=mgsin37°+μmgcos37°=2x10x0.6+0.5x2x10x0.8=20N (2)F2&gt;F1,则匀加速上升,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sin37°-μmgcos37°=ma 得a=F2/m-g(sin37°+μcos37°) =25/2-10x(0.6+0.5x0.8) =2.5m/s² 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得s=(1/2)at² 得t²=2S/a=2x1.25/2.5=1s² 于是有t=1s 答:上移1.25m,需要1s.

#驷钢耐# 高中物理一难题 -
(18856755636): 由题可得:峰值为120倍根号2氖灯点燃和熄灭时的电压均为120V,说明当交变电压超过120时就可以亮了,画出一个正弦交流电的图像,找到当电压为120V对应的时刻,比如当t1=0.0025s时,U=120V,这样可以看...

#驷钢耐# 必修一物理问题
(18856755636): 1.△s=at^2=5 s1=vt-0.5at^2=20-0.5x5=17.5m s2=s1-5=12.5m s1:s2=7:5 2.以甲为参考,设甲的速度为v,乙除了经过路标时的速度为v,其他时刻的速度都大于v.丙正好相反,除了经过路标时的速度为v,其他时刻的速度都小于v. 3.动能的变化量是不变的:0-9m=mv^2/2-25m/2 v=4m/s

#驷钢耐# 高一物理必修一问题 -
(18856755636): 设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t(s);已知A车Va=20(m/s),行驶了T=12(s);已知B车的初速度Vo=4m/(s),加速度为a=2(m/s2);那么,B车停止加速后,又行驶的时间是T-t(s),于是,相遇时,A车行驶的距离Sa=Va*T(m);B车加速阶段行驶的距离为Sb1...

#驷钢耐# 物理必修1有什么典型问题 -
(18856755636): 这个问题太基础了,比如算纸袋B点的速度=A点速度+C点速度/2...,这里举些别的例子,必修一最早的典型问题就是刹车,要看准他什么时候停,直接用公式带就会错,因为公式里带的都是矢量,刹车停了之后,他就当你加速度往后,往回退的.第二的就是同一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放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是不同的,斜面上是重力垂直斜面的分力,而地面上就是重力,这就导致了摩擦力的变化,在分析运动时一定要注意摩擦力是否变了

#驷钢耐# 高一物理必修一问题
(18856755636): 1)位移S²=(5m/s*6s)²+(3m/s*4s)²S=6√29m平均速度V=S/t=6√29m÷(6s+4s)=0.6√29m/s路程S'=5m/s*6s+3m/s*4s=42m平均速率V'=S'/t=42m÷(6s+4s)=4.2m/s